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对个人也呈现出他的双面性:一方面是温情和助力,一方面是无情与阻力。家对于个人而言究竟是什么,是家为人们提供归宿,还是人为家提供了栖所。人们都将哪些人纳入自己的家庭范围,换句话说,怎样的人群聚集能够被称为家庭。在不同代际的人们心中,家的范围究竟都有多大,是始终限制一门之隔的那片空间里,还是不断漂泊的亲人的步伐。简言之,家是那道门,还是各处流动的人?
一、祖父们的“家”
从在当今城市民间的很多人口中都能听到这样一句话,“谁敢看不起农民,谁家往上数三代不都是农民出生”,这句话往往成为人们告诫那些看不起农民,不珍惜现有生活的年轻人的警言。从这句话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巨大进展,一是当时人口的流动的频率。所以,现在城市中祖父辈的家多是当时从农村搬迁而来。
“我,56年来沈阳,(为什么来沈阳啊),人家(老伴)先来的,来4年我才来的,他来4年我才来的(原来在哪啊)在义县,来沈阳他爷来的就给我们就带来了,那阵大儿子都在农村呢,完了都给带这来了,完了就在这旮过呗,哈哈,在北海里那嘎达。”
老人现年已经87岁高龄,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识字的女性之一。她家是当时由农村搬迁到城市的代表之一。但是我们可以从老人的话语中看出,他们的搬家之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先是由家中的成年男性劳动力来到城市,待到稳定之后才将家里的人渐渐的聚到城市中来。
在他们将家整体都搬到城里后,仍与老家保持的很频繁的联系。家人亲戚之间会时隔不久定期或不定期的来城里他门家里走动。除此之外,由于搬迁至城市而从原来的联合家庭中分离出来的新型核心家庭与原来的联合家庭还保持者经济上的供养关系。不仅要供养老人,对同辈没有经济收入的同辈人“小姑子”“小叔子”也提供经济上的供养现象,“那晚就是几块钱学费你也得供啊”。简言之,组父辈们的家多是在形式上与原有的联合家庭分离,但是在人际关系和经济供养关系上和原有的传统联合家庭有很多的相似性。
二、父辈们的“家”
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并没有限制人口生育,甚至对生育的鼓励态度和措施,加之当时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导致这一代人家庭人口几乎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多的。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家庭的概念和要求有了新的变化。
“我家姐弟7人,我排行老6,上面有3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底下还有一个妹妹。结婚前儿,我二哥跟我爸妈一起住,他们其他兄弟姐妹结婚以后就都搬出去了。我结婚后就跟老婆婆和小姑子一起住,那个时候没有下岗的都有工作,日子过得挺好的。老公公去得早,得了肝癌。老婆婆有心脏病常年的吃药,不过他们有医保还有退休金,我们拿的也不多,他家兄弟六个,一平均也没多少,就是的轮流着照顾。”
从这段访谈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一代人的家更倾向于通过群体赡养形式来联系的大家庭。这种家庭形式的出现,一方面得益于当时庞大的家庭人口,兄弟姐妹众多,另一方面源于工业化和改革开发思想对传统家庭模式的冲击。虽然这一代人的家庭模式与传统的联合家庭有很多的相似性,但在生活重心上更偏向于由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所构成的小家。“老人住院只能姊妹们轮流这来,哪个人每人自己的家,家里也一堆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