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抹黑英雄,污蔑英烈请记住他们为什么牺牲

年4月4日,在建党周年之际的清明节,我们倍加追思前辈、怀念先烈。几天以来,人们纷纷来到烈士陵园里,在英烈纪念碑前献上鲜花和花篮,既是表达对烈士们的敬意,更是为了铭记他们身上那种情怀、那份气节、那股精神。

但是,总有一些人,跳出来抹黑英雄、污蔑英烈、恶心大众:

我们要庆幸,历史是以党和人民的胜利为结局、以英烈们大无畏的牺牲付出为底色来书写的。

“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犹忆去年人”。今天是清明节,我们一起走进历史,重新感悟英烈们的牺牲精神。

英烈们的牺牲,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纵使青春正当好,为国牺牲岂惜身?”“中国革命烈士们的牺牲精神,源于信仰信念的执着、源于爱国主义的情感、源于革命事业的需要。当祖国和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的意志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几十年前,红军北上先遣队领导人之一、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慷慨赴死。

留守苏区的刘伯坚烈士,也在遗书中写下“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英勇就义。

电影《杨靖宇》剧照

东北抗联主要领导人,杨靖宇烈士在面对劝降时,大义凛然地说:“我是中国人,是不能向外国人投降的!”即使粮食断绝、强咽着草根树皮,也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就在去年,年仅18岁就牺牲在高原边境的陈祥榕烈士,同样写下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战斗口号。

尽管时代不同、年龄不同、战场不同,但烈士们的信仰追求是一以贯之的,这份跨越时空的崇高情怀,如基因血脉流淌不止,贯穿于我党我军“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战斗史。

长征路上,中央红军日均行军70余里,走里休整一次,几乎每天都遭遇战斗,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3-4名战士牺牲。红军长征出发时总人数为20余万,沿途补充兵力约2万,到长征结束只剩5万多人,大约16万红军将士牺牲或失散在长征途中。

据不完全统计,牺牲的烈士中,既有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也有把干粮、衣服留给战友,自己却饿死、冻死的。红3军团炊事员过雪山时,为抢救伤病员做鲜姜辣椒汤,为了“不能让任何人死在雪山上”,把热汤送给伤员,自己却倒下再也没醒过来。很多红军将士就是这样毅然牺牲自己的生命,把生的机会留给了战友,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个年代,留下了对信仰的誓死追随,矗立起一座座为理想牺牲的精神丰碑。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在陕北看到长征胜利的红军将士时写道,“尽管他们身上长满虱子,没有分文军饷,又忍饥挨饿,却以其不可思议的自我牺牲精神,使生命的价值弥为珍贵,一个伟大民族的谋求生存、自强不息的斗争也因而成为一项崇高的事业”。

英烈们的牺牲,是普遍的而不是个别的。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独立、赢得解放、戮力复兴的百年征程里,对抗的是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为首的强大反动集团,依靠的是最贫苦最广大的工农联盟,改变的是旧中国任人宰割、贫穷落后的局面。斗争双方的实力对比,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不匹配、非对称的;需要克服的困难、跨越的门槛,也是数不胜数。这也就要求我党我军,必须趟开一条充满牺牲的血路。

翻开中国革命的画卷,英勇牺牲的满门忠烈,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以毛泽东同志为例,妻子杨开慧、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妹妹毛泽建、妹夫陈芬、儿子毛岸英、侄子即毛泽覃烈士的儿子毛楚雄,先后牺牲。

反映毛泽东同志家族6位烈士的画作《韶山魂》

刑场上的婚礼:周文雍、陈铁军烈士就义前在监狱里的合影

在我们党的烈士名单里,父子接班闹革命,兄弟、夫妻是烈士,姐妹携手上刑场,姑嫂、叔侄前仆后继者,比比皆是。这就是《党章》里中国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体现:关键时刻,“党员先上,党员家庭、家属先上,有吃亏,有要死的,我们先来,大家再跟我们上!”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万余名登记在册烈士,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英雄至今也没能找到亲人。在许多烈士陵园里,甚至还有一些无名烈士。革命战争年代,这些英烈牺牲得太激烈太突然了,以至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

八路军团长左齐、刘转连、陈外欧,在陕甘宁根据地训练场

八路军师旅的3位独臂将军:彭清云、左齐、晏福生

在残酷的革命战争中,我党我军的很多中高级干部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以抗日战争为例,八路军牺牲团以上干部高达人,旅以上干部牺牲人。新四军有多名团以上干部牺牲,旅以上干部牺牲45人。东北抗联第一批任命的11名军长中,有7人血洒疆场,前后共16名军长牺牲。

我军炮兵奠基人、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朱瑞,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的战斗中踩雷牺牲,这是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我军高级干部之一,距离新中国成立只剩下1年时间。

“烈火中永生”的江姐等红岩烈士们,牺牲在解放的前夜,他们在狱中绣好了红旗,却没有看到红旗插遍全中国的那一天。

为中国革命牺牲的战士不胜枚举,很多烈士甚至是刚入伍第二天,就默默倒在了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前进征途上。这种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压倒、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务的精神,流传至今。

英烈们的牺牲,是果断的而不是犹豫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在革命战争史上,中国英烈们的牺牲是义利的取舍,他们为了革命的需要放弃自己在人世间的一切,选择往往总在危急一刻、生死一念,根本不会去考虑身后名利、利弊得失。

这种义不容辞、牺牲小我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年历史的历史中一脉相承、发扬光大。无论是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雄关漫道的长征之路,还是太行深处的烽火硝烟、横渡长江的汹涌波涛、跨越鸭绿江的峥嵘岁月;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敌人、还是克服什么样的困难,总有许多英雄一次次挺身而出,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英勇牺牲的冲锋姿态。他们把壮烈牺牲留给自己,把和平安宁留在身后,甘愿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推动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复兴之路。

中, 为了合围美军,宁可冻死也不撤出阵地, “冰雕连”的战斗事迹,每次提起都让人潸然泪下。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 26军和27军主力部队在冻饿交加、体力消耗到极限的情况下,靠捡食品和武器弹药顽强追击美军,很多战士永远倒在了冲锋的路上。当 前辈们一把炒面一把雪,靠着为数不多的热量追击美军时,他们想的是:“我们现在吃雪,为的就是让祖国人民不用吃雪。”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两山轮战中,坚守在猫耳洞里的我军将士依然保持着这种精神,叫响“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战斗口号。

时至今日,在托举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东风烈士陵园、马兰烈士陵园里,也埋葬着许多为了强国梦、强军梦献出年轻生命的烈士,他们牺牲自我,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大国重器。

同样,在去年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全球处处都是战场。中国之所以能率先稳控疫情,和众多抗疫勇士的牺牲奉献是分不开的。无数的专家和医疗工作者们无论生死,不计报酬,铁了心和病毒“死扛”一场。无数的党政机关、流调人员、社区志愿者坚守岗位、连续奋战。他们中有许多人,甚至付出了生命……

在这场看不见的战斗中,中国的80后、90后、00后不负众望,留下了“白衣执甲战武汉”“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等铮铮誓言。这是当代中国年轻人的高光时刻,他们不仅没有成为西方蔑称的“垮掉的一代”,反而接过了父辈的旗帜,交出了合格的历史答卷。

中国今天的和平安定,是许多英雄烈士拼出来的。“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

中国无战事,但烈士有牺牲。从抗洪勇士、抗震勇士到逆火而行的消防救援勇士,从每年都被网民刷屏纪念的海空卫士王伟,到“宁可透支生命、绝不拖欠使命”的科学家林俊德,再到去年高原边境牺牲的边防战士……不同时空的英烈们,在各自领域做出了同样的牺牲抉择,也彰显了人民英雄不变的精神内核——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永远记住你!

(来源:共青团中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