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军与国军有何不同 王牌师长战后总结

大家都知道,年10月, ,开启保家卫国的征程。而出国与美军作战,这对 来说是头一遭。以往我军都是与日军和国军作战,并没有跟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交过手,各级指战员都在思考:在朝鲜的山地,和拥有最现代化军事优势的敌人作战,敌人的战术特点如何?战斗力如何?在敌人强大的空军、炮兵和坦克联合打击下,在防御作战中我们如何才能守住阵地?在进攻中我们如何才能以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

很快,双方就有了交战的机会。

面对敌军冒进的势头,彭总调兵遣将,部署40军在两水洞、温井、龙头洞等地积极设伏,基本歼灭了韩军第六师团三个联队和第八师团一个联队。遭此打击,美韩联军纷纷分散向后收缩,战机就此出现。

当时,驻扎在39军正面云山地区的是韩军第一师,左右两翼均无敌军。而云山是一个约户居民的小城镇,处于小盆地内,四面环山,丛林茂密,河流纵横,正是打歼灭战的好地方。

在完成对云山三面包围后,39军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决心集中8个步兵团在2个炮兵团、1个高射炮兵团支援下攻占云山。具体部署是:第师从正面实施主攻,师两个团从左翼、师两个团从右翼协助师围攻云山,师1个团插至上九洞断敌退路;师一个团负责阻击美军第24师北援。攻击时间确定为11月1日19时30分。

之所以选师担任主攻任务,是因为师是39军乃至四野头号王牌师。早在东野时期,师的前身2纵5师就以善于攻坚、善于运动而出名。靠山屯战斗,2纵5师改变野司战役部署,不仅歼灭71军守敌一个团,而且还为大部队重创71军创造了条件。辽沈战役主攻锦州,11小时挖壕沟7公里,在总攻时率先突破城垣,以伤亡人(牺牲多人)的代价歼灭国军八千多人。

正巧,当天下午,骑一师八团进入云山,开始接替韩军第一师防务,在交接过程后,车辆、人员向后收缩,正在前线观察情况的师师长汪洋在请示军长吴信泉后,果断下令提前于16:40分提前发起进攻,霎时间,小小的云山盆地立即被炮火所笼罩。

主攻的师以两个团作为第一梯队、一个团作为第二梯队,采取宽正面、多点突破的战术,于23时30分突破要隘龙浦洞,突入云山城。第师于17时30分向三巨里南朝鲜军第15团发起进攻,21时攻占三巨里,而后向云山进攻,将美军骑兵第1师第8团直属队及第3营余人包围压缩在诸仁桥。

到第二天凌晨3时30分,第师占领云山城,美军、韩军分散逃窜,战至2日早晨,云山及其附近地区的战斗基本结束。3日晚,师第团发起总攻,全歼被围于诸仁桥的美军,云山战斗胜利结束。

此战,我军歼灭骑八团大部和韩军第1师第15团大部,共计人,击落飞机3架、缴获4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辆、各种炮门,取得了首次与美军作战的胜利。

战后,师不愧为王牌部队,师长汪洋认真分析经验教训:这一战虽然战果不小,估算本师正面歼敌人左右(其中美军人),但自身却伤亡人,敌我伤亡比差不多1:1。

原东野二纵五师攻坚义县、昌图、锦州、天津,依靠步炮协同和出色的近战突破战术,往往能以较小的伤亡实现较大的战果,像攻守双方伤亡如此接近的战斗,对师来说还是头一次。

根据汪洋战后总结,美军和国军作战有三点不同。

1.在防御时,国军喜欢依托既有工事设置若干据点进行重点防御,每个据点集中有大量的兵力兵器,且工事密集坚固。而美军则更倾向于宽正面的要点式防御,每个点兵力不多、工事简单、随到随守,但随意构筑的野战阵地不仅有异常强大的火力支援,而且还有非常迅速的兵力支援。

因此在对付国军时,我军一般采取集中兵力兵器,缩小正面,加大纵深的打法,才能克敌制胜。对付美军则不同,必须在宽大正面上加大第一梯队的力量,多点突破,对多个分散守点之敌形成局部优势,让美军无法相互支援,进而将其逐点包围歼灭。

2.进攻时,国军一般在炮火准备完成后一次动用所有坦克,掩护步兵全线进攻或重点进攻我军防御阵地。而美军进攻就狡猾得多,在陆地和天空火力支援下,以小分队跟随坦克实行轮番攻击,但不做强攻,专门探寻我方阵地弱点。没多久,美军空军和炮兵集中轰炸我方火力兵力稍弱的阵地,再出动数个小分队进行重点突破,步炮坦和空军协同程度十分强。

3.撤退时,国军往往人马混乱,很多时候就演变为溃败,年东北夏季攻势,我军就是趁增援怀德的71军撤退时将其两个师大部歼灭。辽沈战役,我军也是多路拦腰斩断撤退的廖耀湘兵团,三天就将其全歼。

而美军则强得多,以坦克分队在撤退的公路上展开,以火力和装甲组成防御,后面以摩托化步兵和炮兵阻击。我追击部队接近后,以坦炮阻击压制,以空军掩护。等到黄昏时敌人早已撤远,而我军要追击,又得一夜的时间才能赶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