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上旬,对东北国军来说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锦州丢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二块牌——长春也倒了,国民党在黑土地上要干的事情,就只能是如何救出廖耀湘兵团了。
而蒋介石当初要撤退的所谓东北部队,主要的也就是廖耀湘兵团这点家当。
唯一的路,正是廖耀湘一直心心念念的营口,这也正是毛主席一直担心,并再三提醒林彪的。
蒋介石却依然坚持所谓的“东西对进,会师大凌河,收复锦州”。
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就一句话——“以不变应万变”,下命令让廖耀湘赶紧回沈阳。
最高统帅向前拉,顶头上司向后拖,廖耀湘又没魄力,整天担心被校长打入冷宫,自己才40出头啊。
营口也走不成了。
被蒋介石召回黑土地的杜聿明。本来是奉校长之命来做廖耀湘工作的。两个人一研究,也认为走营口是上策。
廖耀湘又跑去沈阳找卫立煌。一番口舌,卫立煌最后也同意先力图出营口,万不得已时退到沈阳,两人都认定共军将回师东进。
廖耀湘说:“无论实行退营口或退沈阳,最要紧的问题是争取时间。必须立即行动或采取预备行动我认为应在必要时独断专行,尤其尔后战况可能千变万化不可能也不可以等待校长的指示。”
相信上到蒋介石,下到廖耀湘,都看过史记,汉文帝进周亚夫细柳营那一段有个名言——“军中闻将军之命、不闻天子之诏。”
卫立煌、廖耀湘倘能当机立断,整个兵团不能说一点救也没有。可对于蒋介石出辽西顶得叮当响的卫立煌,这一刻却记起军人的天职,要听“天子之诏”了。
正好,10月18日,“天子”打电话要他开会,于是又跑去北平研究研究起来。一“研究”就是5天。直接扔下了在秋风中凌乱的廖耀湘。
当了俘虏的败军之将,后来写的那些关于辽沈战役的回忆录,跟着老蒋跑去台湾的那些将军看了,肯定觉得不舒服,甚至为老蒋抱不平。
可是该坚持的不能推动部下去执行,不该坚持的又把部下弄得瞻前顾后,乘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飞来飞去的蒋介石,不就是到处忙活着帮倒忙,浪费着已经根本浪费不起的时间吗?
蒋介石的低能,国民党官僚机器的腐败,也真是没得说的。
现在轮到廖耀湘体验范汉杰面临覆灭前的滋味儿了。只是,这回在辽西大地上漫天搅动的黄褐色征尘,不再是虚张声势的的西进兵团,而是林彪急如星火的东进大军了。
10月19日晚,心急如焚的廖耀湘直接致电蒋介石,坚决要求经黑山、大虎山直退营口。
10月20日晚,蒋介石那扯皮的大尾巴会终于落幕,仍令廖耀湘全力攻锦州,但必要时也可退到营口。
在出辽西还是守沈阳上,以出辽西为准,或多或少,蒋介石和卫立煌等人各自把表针向对方拨动了一次,妥协了一下。现在,蒋介石又把表针向廖耀湘拨动了一下。只是,此刻出营口已是一厢情愿了。
廖兵团21日上午全部离开出新立屯,在去营口、锦州的必经之路——黑山那碰了钉子。
23日—25日,任凭廖耀湘使出浑身解数,愣是打不进东野小兄弟——十纵的阻击阵地。不得不下令以新一军和71军掩护,以49军和新6军为先导,直奔营口。
但就在25日,发生两个廖耀湘没有及时知道但极端严重的情况,请看廖耀湘在《辽沈战役亲历记》中的回忆。
首先,向营口撤退之路在大虎山以南被截断了,第49军先头师前卫团在通过大虎山以南地区被解放军包围,与师部完全失去联络。
这大概是上午10时左有发生的事情,师部不知道,军部也不知道。第49军军长郑庭笈一直未向我及新6军军长李涛(原定第49军归李指挥)报告这一重大情况。
我是直到26日黄昏才知道的。郑庭笈没有执行兵团战略前卫的任务、没在使用他的主力对敌攻击或向翼侧搜索,看看解放军的包围圈究竟有多大,反之他却在新22师之后和在新22师掩护之下,停止于大虎山以东陈家窝棚地区。
他直接报告卫立煌,卫竟要他立即率该军两个师和旁边的新6军的新22师与新3军的第14师经老达房退回沈阳。也是直到26日黄昏,我到新22师师部时才知道这一重要情况的。就是说退营口之路被关闭了。
另一个重要情况是由黑山经新民至沈阳的公路被截断了,也就是说“辽西兵团退归沈阳的道路也被截断了”。25日,新3军主力由新立屯撤至黑山以东绕阳河西岸,其后尾师受到解放军第6纵队猛烈追击。
在强敌压迫下,新3军仍然继续后撤,致使解放军第6纵队过早地于25日黄昏前就渗入到这条公路上的胡日窝棚,把兵团部的特务营冲散了、并截去十几辆卡车的油料和弹药。
我当晚得知消息,心中为之一震。兵团与沈阳的最重要的交通线被截断了,可以说“沈阳之门已经关闭了”。
退营口之路,是被辽南独2师截断的。
辽南独2师是辽沈战役前不久组建的,营连排干部大都为山东、河北人,士兵清一色是辽南人,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清一色日式三八大盖,善于白刃战。
10月15日攻占锦州后,独2师在饶阳河西岸柳树窝棚至半拉山门一线,配合10纵在黑山、大虎山地区组织防御。
21日、22日,独2师与敌49军和新3军14师激战两天。接到“林罗刘”电令,22日晚上隐蔽南进,赶到盘山地区集结待命。第二天日落时分进入盘山镇,东总参谋处长苏静也带着个重炮连赶来了。
在林彪辽西会战的一盘棋上,辽南独2师的任务是在盘山地区隐蔽待机,从南面堵截包围敌人,且总攻时间以独2师的攻击信号为准。
欲攻锦州必先拿下义县,首攻义县,林彪派去苏静。锦州攻坚,林彪最担心的是塔山防线.林彪又派苏静去塔山4纵传达,强调命令。
苏静
因情报工作出色.而被林彪赞为能当十万兵的这位参谋处长,这次又被派到辽南独2师,显见的同样是在全盘棋上独2师这个棋子角色的重要性。
而且如此重要的任务赋予一个刚组建不久的独立师,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师长左叶。
这个左叶是有名的“白刃战将”,红军时期是抡大刀片,抗战后拼刺刀,他带的部队都爱拼刺刀。
抗战时期调去冀中当团参谋长,有人说八路肉搏,三个才顶鬼子一个,左叶偏不信邪,别人训练射击和越野,他却训练队伍拼刺刀,而且第一仗就带部队和鬼子拼刺刀。
一战下来,八路自损,营长等多名干部牺牲,团长一看伤亡数据气得连饭都吃不下,扬言以后不给左叶带兵了。
谁知没几天得到情报,鬼子这一仗伤亡多人,冀中军区直接下了嘉奖令,团长把藏了几年的好酒全拿出来了——下次打仗,你带主力。
左叶
林总说,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过得硬的部队,才是大学生。堵截廖耀湘退营口、那就是死打硬拼。正需要这种敢于刺刀见红的战将。
可光靠拼命也不行,打红眼了什么都不管不顾了、更可能坏事,就派苏静来管住这个“白刃战将”的暴脾气
10月23日。黑山、大虎山一线战事正酣,廖耀湘西进之路被10纵死死挡住。
与此同时,攻锦部队6个纵队和炮兵纵队,正日夜兼程赶来辽西,已经进至北镇及其以东以北地区。
10月25日,6纵开始向饶阳河车站以西地区猛烈穿插,辽西战场风云变幻,形势诡谲。
这天中午,苏静对左叶说:“敌人昨天占了营口,今天廖耀湘肯定南逃,咱们不能等了,独2师下午3点半出发、目标是大虎山以东地区,遇上敌人就迎头痛击,要有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打滥仗的准备,一定要咬住敌人,等待主力部队到来。”
当晚10时后,独2师进至大虎山至台安公路与饶阳河交汇处,夜色中只闻嚓嚓的脚步声和粗重的喘息声。刚拐上公路,前面低压嗓门传来口令,说侧面有敌人。
左叶注目一看,影影绰绰都戴着钢盔,大挎着枪成4路纵队行进。左叶这位猛将命令部队继续前进,截断敌人后路,做好战斗准备。
敌人没想到会碰上解放军,竟把几个穿大衣的独2师官兵,当成了他们的长官。
左师长下令不准打枪,全抓活的。待敌人全部进入弧形包围圈后,一声令下冲上去,未开一枪,将49军师的前卫团全部缴械。独2师无一伤亡。
后面跟进的敌人,除师外,还有49军军部、师和新3军的14师。
敌人不知道前卫团已经当了俘虏,毫无戒备。迎敌而去的独2师则一清二楚,还掌握了敌人的口令和联络信号,一出手就攻击了师师部,将其大部歼灭,残敌四处逃散。
独2师未去追歼逃敌,而是继续攻击49军军部和师。敌人还未展开,即被三面围攻。
敌人不知遇上了多少解放军,不敢恋战,也不去营口了,且战且退。独2师则穷追猛打,叮住不放,终于将49军全部击溃、
苏静带去的那个炮纵的重炮连,那发射和爆炸声,在深秋深夜的旷野间,显得格外有震撼力。在东北打了3年,国民党军队一听到解放军的重炮声,就知道是碰上主力大部队了,却谁知这次只是个独立师和重炮连。
辽西会战,精锐的廖耀湘兵团成了惊弓之鸟,而南逃营口的先头部队郑庭笈的49军,则是最早的惊弓之鸟。
如前面廖耀湘所述,49军前卫团被歼,师长不知道,军长不知道,兵团司令也不知道。49军残军好歹退到大虎山以东陈家窝棚,郑庭笈却又越过顶头上司廖耀湘向卫立煌报告,卫立煌要他退沈阳。
不知已,也不知彼的廖耀湘,是26日黄昏才知道的,而这时6纵已在厉家窝棚一带顽强阻击一天了,退沈阳的路也被堵死了。
不报告的还有个兵团参谋长杨焜。10月25日下午,空军侦察报告,说彰武以南发现一个长约两公里多的大行军纵队,向无梁殿方向前进,问杨焜是不是自己的部队,不是就轰炸了。杨焜说不是我们的部队,炸吧。
杨焜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新3军军长龙天武,要其注意,却忘了将这一极其重要的情况报告廖耀湘。
龙天武
廖兵团马上就要受到解放军主力南北夹击了,兵团司令官竟然浑然不知,其举止失措也就顺理成章了。
问题还在于龙天武也没当回事儿。25日夜,新1军军长潘裕昆来到新3军军部,见新3军什么动静没有,挺奇怪,说我奉命来接防,你们怎么还不走呀?龙天武说天亮了再走也不迟。结果天未亮,6纵已经到了。
在辽沈战役的许多关节点上,国民党上上下下有意无意的,好像都在配合对手把自己逼入死地。
10月20日10时,林罗刘在给军委的电报中说:此次大战,全局关键在于是否能截断新立屯、彰武之敌的退路。
同样的话,在给各兵团、纵队的电报中,也不断提到。廖耀湘出辽西就害怕林彪的围点打援,惟恐有去无回。退营口或是退沈阳,担心的首先是被截断退路。
结果是那边退营口被截断还不知道,这边又迎头撞上6纵,被堵截个正着。6纵副司令员兼16师李师长,率前指随46团前卫营跟进。
夜色蒙蒙、繁星满天。嚓嚓的脚步声中,是呼哧呼哧的喘息。
一天两夜跑出公里,就是一股劲儿地走、跑,有人累得吐血。战后,6纵政治部主任审讯被俘的廖兵团参谋长杨焜,杨焜说我们计算你们赶到这里需要两天时间,没想到你们一天就到了。
10月26日凌晨.16师抵达北宁线。过铁路时,于姚家窝棚与敌人遭遇。46团向前猛扑、全歼新6军14师前卫营,抢占姚家窝棚,并攻下厉家窝棚车站。
正打着,林罗刘来电:继续前进,不要与敌纠缠。李师长回电:敌情严重,不能继续前进,待查明情况后再告。
有的老人说,枪一响,就听出是敌人主力部队,李师长就判断情况可能有变,决定停止前进。
一个精明的判断和重要的决定。
黑土地上的名将,没一个是只会执行命令的。
战斗打响,师骑兵侦察连就撒出去了。天刚亮,捞回条大鱼,一个换了便衣的少将参议。那参议说,廖耀湘已经改变南出营口计划,决定东退沈阳了。
一个极为重要的情况,宣告了一个难逢的战机和严峻的时刻。
厉家窝棚车站、半拉门、姜屯一线,是敌退沈阳必经之地,守住这里,就能切断敌人退路。但是仓促占领阵地,在攻锦主力赶到之前,这里将要承受难以想像的压力。
设在于家窝棚的前指,距前线1公里远。美式重炮发出的炮弹,从头上掠过。屋顶的蛛网、烟灰和泥土,像流沙样泻落。
性情暴烈,很注重军人仪表的李师长,站在炕沿下,一件黄呢大衣快要从肩头滑下去了:向总部报告,准备战斗!
战争中,主动和优势的得失,经常取决于瞬间的决断。新开岭和新站,韩先楚和梁兴初咬钢嚼铁一声打,当然和此刻有所不同。
但在透视和把握战争的能力上,在最需要,也最能显示一个将军的才华、决心和魄力的时候,他们都表现了不愧为黑土地名将的风度。
在东北野战军中以打硬拼仗著称的16师这块好钢,这下子算是用到刀刃上了
好钢能不能用到刀刃上,用字是大有讲究的。
"八一五"后,在闯关东的10万部队中,没有比华中3师7旅(即现在的6纵16师)战史再辉煌的了。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中,这样写道:
该部队自历史以来参加战斗最多,战斗经验丰富,战斗作风勇猛,能攻、能守、不怕牺牲、准备好、行军力强、能打硬拼仗,战斗力强,有朝气、雷厉风行、但亦存在有些简单化、保守,对新的战术研究与掌提不够、因之进步较慢、该部队为东北各野战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但存在高傲自满情绪。
6纵16师又被称为铁军师
7旅是红一军团2师老底子。年参加南昌起义,年于三河坝失败后上井冈山,抗战后编入师旅团,参加平型关战斗。皖南事变后南下华中,扩编为新4军7旅。
年3月18日,日军65师团多人加多伪军,由淮阴北犯。7旅19团4连,奉命在刘老庄掩护主力撤退。从拂晓战至黄昏,弹药打光了,敌人上来了。
“我们死也不投降!”官兵眼中喷火,迎敌而去,拼起刺刀。一场血战,全连82名勇士,端着打弯的刺刀,扑倒在血染的土地上。
一支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打日本刺刀见红打国民党刺刀见红。能打硬仗,也打了许多硬仗,只是战绩不大。
三下江南中的一下江南主攻焦家岭,7旅上上下下连打七次冲锋。一般部队,三次冲不上去就怵了,松了,软了,冲不动了。
7旅的字典里没有“熊”字。大雪没膝,血飞肉溅,照样打,生死不怕嗷嗷叫。结果,伤亡几百人,只打下一间独立家屋。
后来林彪批评16师战前没搞清敌情,打了莽撞仗,但同时也表扬了这种死打硬拼的顽强精神。
林彪说,不要以为第一次冲不开,第二次、第三次还冲不开,其实每一次冲锋都能使敌人的内部起变化,一次比一次削弱,而且对摧毁敌人的精神和意志有着巨大作用。
几天不打仗,病号一个个倒下了。听说打仗了,都好了。行军路上,飞机轰炸扫射。打倒了,抬走。队伍不停不避,照样前进,就有这么股劲头。
一支两头冒尖,三凶主义,同样需要打翻身仗的部队。这样一个师的师长,也真不大好当。
如今一提到李师长这个名字,上了年纪或对军史有点了解的中国人,眼前就会出现一副墨镜。
他在山东时就戴墨镜。他的眼睛有毛病,怕光。据说是抗战时,被日军毒气弹熏的。
李师长的与众不同之处,不在于当时在中国都少见的墨镜而在于他的出身和经历。梁兴初等人是班排连营团,从战斗部队出生入死一路打上来的。
李师长则是从机要员,参谋、科长、参谋处长,当上纵队副司令兼师长的。
16师在东北换了四任师旅长,比较之下,资历并不深的李师长能辖住这样个两头冒尖的师,那是得见点真功夫的。
就在廖耀湘决定退营口的第二天,由彰武地区东返通江口,准备围歼长春突围之敌的6纵,接到林罗刘电报,告知长春60军已经起义,令6纵停止待命。
6纵黄司令员,当即和政委赖传珠等人商讨,认为攻占锦州,长春解放,东北战局急剧变化,攻锦主力必将回师打廖耀湘兵团。而在我军主力到达之前,廖耀湘很可能退营口,或退沈阳,6纵的任务很可能是阻截敌人撤退。
辽沈战役期间,任务变换最多的就是6纵了。作为局部战场指挥员,统揽全局,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遇事主动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预做准备,接下来的作为和功绩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比之国民党那些军长犹豫不决,当断不断,进退失据,被动挨打,实在是天壤之别了。
25日傍晚,林彪致电6纵:敌主方仍在黑山、大虎山以东。以北地区,你纵务必于26日拂晓前赶到大虎山以东,以切断廖兵团的退路、造成前后夹击之势。
黄司令员当即决定兵分两路,以16师为右翼,以18师为左翼,纵队机关及直属队随18师行动。
并特别强调:经过北宁路两侧可能与敌遭遇;不要恋战,要不顾一切赶到指定地点,各师应以战斗姿态行进,做好遭遇战部署,同时一律轻装急进。
口述完给各师的电报,黄司令员提鞭上马。有人说:得给林总回个电报呀!黄司令员一瞪眼睛道:回什么电报?再架电台,廖耀湘跑了,林总不要你脑袋,要我脑袋!
从现地到厉家窝棚是多公里,从当时到26日拂晓仅有30多个小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间表?
两夜一天,多少还得打个尖、吃顿饭吧?而从架设电合到译电、发电,需要两个小时左右。林彪曾说一秒钟可以成为支撑一场胜仗的杠杆,那么两个小时战场上又会出现多大的变数?
为了争取这两小时的主动权,黄司令员对林彪咳都未咳嗽一声,不顾一切地就挥师上路了。
只是那边可急苦林彪。一天两夜,6纵无声无息,从他的视野中消失了。
大战在即,这样一个主力纵队,又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的关节点上,倘若黄司令员贻误战机,放跑了廖耀湘兵团,林彪即便不要他脑袋,杀个“四条腿的”(即骑马的。当时营以上干部才配有坐骑),撤职处分肯定是免不了的。
野战运动战的特点,是敌情变化大,有更多的不确定性。锦州攻坚,塔山守备,战场是固定的,敌情我情也明摆在那儿,打法也是战前制定好了,基本就是那样子了。
这辽西会战就不同了。首先,也是最关键的,是敌人究竟会如何动作,奔锦州,还是退沈阳、出营口?
实际上廖耀湘有形无形的已被蒋介石和自己的部下支使懵了,没头苍蝇似的这一头。那一头,本来想这样子,一会儿又做出预想不到的举动来。
林彪呢?敌变我变,随时调兵遣将,调整部署。所谓战场上瞬息万变,主要指的就是这种游移不定的运动战,必须全神贯注,随时应对变化,做出判断、决断。
结果,瞬息万变的变化无常中,就把6纵这样一枚举足轻重的棋子变“丢”了。
26日凌晨,当右翼16师46团前卫部队与敌遭遇不久,左翼18师前卫也在厉家窝棚北面打响了。黄司令员接到报告,听到枪声,打开地图一看,正是预定到达的位置。
而且正当敌人退路。当即决定就地阻截死打硬顶,打剩一兵一卒也不后退
从塔山到黑山,再到厉家窝棚,那是谁都想到了这场恶战的残酷性的。
不同的是,厉家窝棚阻截战虽然预有准备,却也是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简单的工事都来不及构筑。
而且,塔山4纵后边还蹲着个1纵,黑山10纵还配属个独立师,6纵反倒缺个攻坚老虎17师,要堵截的是蜂拥而来的5个美械装备精锐军,是前所未有的强大的敌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分量和压力?
一旦顶不住,辽西围歼战就流产了,6纵这支老部队的荣誉和尊严将一扫而光,他黄司令就是历史的罪人。
两发炮弹落在临时开设的指挥所院内,冲击波把院墙掀倒了。黄司令员面不改色,吐掉溅在嘴上的泥土,昂然说:“我的指挥位置就在这里,我就准备死在这里!”
年秋季攻势伊始,辽西三战三捷,给刚上任的陈诚当头一棒,时任8纵司令员的黄司令员功劳不小。
作为建纵不到一个月的小兄弟,8纵、9纵兵少炮少。8纵还不到2.5万人。以此薄弱的兵力优势,不到半个月歼敌1万6万,是颇见指挥员功力的。
第二次杨杖子战斗,以1:11的伤亡比例,47小时歼敌正规军一万二万,在此前的黑土地是少见的。
把王铁汉的援军诱至杨杖子,侦察报告是两个团。一打,打不动。再侦察,是两个师。装备好,也有战斗经验。
刚从地方部队升级的8纵,熟悉的是扒铁路,炸桥梁,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下一口吃掉两个师,过去连想都未想过。
纵队指挥所设在一座高山上,距敌几千米。落霞纷纷中,撤退命令已经下达了,有的部队已经向后运动了。眼睛熬得通红的黄司令员,一屁股坐在山坡上,摸出一盒揉得像纸团似的10支装的小粉包:抽支烟,神仙神仙。
邱副政委和参谋长黄鹄显见了,上去就抢。黄司令员叫起来:别抢,我不是土豪呀。黄鹄显按着,邱政委搜身,三个人嘻嘻哈哈滚成一团警卫员站在一边笑。
咣咣咣咣,一阵炮弹突然打过来。一发口径挺大的山炮弹,带着尖利的啸音落在不到10米处。
溅起的泥土石块,冰雹般砸在他们身上。没爆炸,是发臭弹,不然全完了。邱政委反应最快:敌人要退?
黄鹄显脑子也转过来了:“教师爷”(邱政委外号教师爷)说得对。
黄司令员拍拍身上泥土说:通知部队,停止撤退,立即转入攻击
电台已经撤了,电话也不通。黄司令员命令司令部和政治部几个科长带上命令,分头去追赶和通知部队。
八纵邱政委
8纵追,9纵堵,一场阵地战变成了运动战。原是东北军的王铁汉军长也被截住了可他凭借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又换了便衣,蒙混过去跑掉了。
8纵9纵开门大吉,不但改变了热河局面,自己也鸟枪换炮了。8纵一下子发展到4万人。
林彪说:这个8纵,还真有点主力样子。
后来,黄司令员直接从小兄弟的8纵,去到主力中的主力6纵当了司令员。
战争年代,谁能打仗谁上。
机敏、果断,会抓住战机打巧仗,还能设紧牙关打硬仗,历家窝棚阻截战。在那种最需要一种决心和胆魄的关节点上。黄司令员的那句“我就死在这儿”,可谓气壮山河了
厉家窝棚位于黑山县城东南42公里的厉家车站南侧,距廖灌湘兵团指挥所驻地胡家窝棚仅7.5公里。
历家窝棚紧靠沈(阳)锦(州)铁路和沈锦公路。廖耀湘退营口或是退沈阳,都得经过这里。
林罗刘25日致电6纵令6纵务于26日拂晓前赶到厉家窝棚一带、为的就是落实“拦住先头、拖住后尾、夹击中间”的12个字。辽西会战方针中的最重要的是前4个字。
6纵16师按时赶到了。但并不知道故人在哪里,更不知道敌兵团指挥所就在不到10公里的胡家窝棚。
就像范汉杰不知道辽沈战役期间,林彪就在锦州城北15公里左右的牤牛屯一样。
26日拂晓,46团前卫连在通过大虎山北面的铁路时装首先在么家窝棚与敌遭退6纵急行军,强行军一路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战斗,敌人却根本没想到对手会抢到他们前面。
侦察员把敌哨兵抓住了,哨兵还以为是自己人,开玩笑说别闹。
敌人是新3军14师一个先头营,也是刚到,前卫连一边派人向营团报告一边派一个班冲进去。敌人火力很猛,又占据有利地势,一个班战士纷纷倒下。
团长吴纯仁和政委张天涛带一个加强营跑步上来了,重机枪、迫击炮掩护,2连、3连从西南、西北两个方向突击,1连、6连从东西分头插入,断敌退路,并迎击姜家窝棚、铁家窝棚援敌。
团长吴纯仁
2连动作很快,一个排迅速突入纵深,与敌人展开逐屋争夺。3连攻击一个大院时受阻,敌人机枪像刮风似的,致使我军伤亡很大。
吴团长命令炮火掩护,将团警卫连也投入战斗。敌人很顽强,从被打着火的房子里跑出来,不是逃窜,而是嗷嗷叫着反击。
16师还吃这一套?冲上去短兵相接,霹雳卡拉起刺刀。
战斗进行两个小时,将新3军这个先头营全部歼灭,尔后,在么家窝棚构筑工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血战、恶战。
这天上午,16师侦察队抓获一名少将参议,得知新1军已进至张家窝棚,准备经姜家屯退向台安,或经半拉山门退往沈阳。
敌人的这一动向,更加坚定了黄司令员等人就地阻截的决心,同时电报林罗刘,请令5纵迅速南下协助阻击。
新3军14师在么家窝棚被截击,军长龙天武与新1军军长潘裕昆商量,决定绕道翟家窝棚向东北方向突围。
黄司令员得知这个情况,命令16师、18师死守正面阵地,抽调18师54团跑步占领段家窝棚,歼敌一个工兵营,将翟家窝棚的敌人顶了回去。
为了整个防线的协同配合,黄司令员将16师和18师统归6纵副司令员兼16师师长李师长指挥,防御重点是北宁路上的厉家窝棚火车站。
16师46团占领么家窝棚后,敌人从姜家窝棚、铁家窝棚、朱家窝棚三个方向,向么家窝棚反复冲突,拼命要打开东退的缺口。
敌人炮火很猛,临时抢修的简易工事被炸得一塌糊涂。炮火急袭过后,还活着的人扭动着身子从工事里拱出来,向冲上来的敌人射击、投弹,并适时进行反击。
反击中,2连指导员孟贤学率一个排追歼逃敌,直冲进铁家窝棚,出来进去,反复搏杀,最后全部牺牲。
47团勇猛冲击,插断了14师与新3军和廖耀湘兵团主力的联系,又以两个连向小孙家窝棚之敌发起攻击。最后两个连合并成5个班,仍钉在那里与敌死缠乱打。
26日一天,以厉家窝棚车站为重点的整个防线,在枪炮声中纹丝未动。黄昏时分廖耀湘兵团大部队潮水般涌到了。前边攻不动,后边朝前挤,全憋堵住了。
秋日的夕阳下,尘土飞扬、人声嘈杂,村镇和铁路、公路、乡间小路及旷野,都被暗绿色的钢盔和黄乎乎的军装填满了,偶尔还有抱着哭叫着的孩子的国民党官太太。
别说廖耀湘了,就是一个普通士兵,乃至那些抱着孩子的女人,也明白眼下惟一的生路,就是拼命杀出一条血路。
天晃地动,日月无光!
国民党总说共产党搞“人海战术”,凭借人多打人,好像多么胜之不武。这一刻,他们却凭借绝对优势的炮火,绝对优势的兵力,铺天盖地般向6纵的防线打压过来。
只是共产党的以多打少,以众击寡,是本事、艺术。而眼下国民党的这种绝对优势,却是共产党的战法使然。
没头苍蝇般撞到一起的,就等着被围歼吧。
据守厉家窝棚车站的18师52团,利用有利地势,顽强阻击。炮弹把房顶掀掉了,钢轨也炸飞了,砖头水泥块雨点般砸下来。没处躲,也不躲,活着干,死了算!烟尘弥漫中,面对蜂拥上来的敌人,射击技术再差的新兵,也几乎弹弹咬肉。
威力强大的重机枪子弹,那就是穿糖葫芦了。可敌人也是拼命了,还是不断地朝上涌。
这一夜,6纵的许多连队都打得只剩下几个人、十几个人。在厉家窝棚铁道南端的16师46团一个营,插到敌人堆里去了,三面受敌。
阵地打平了,就跳进弹坑里打,把尸体垒起来打。枪打坏了弹药打光了,就从敌尸上找来打。两头冒尖师,这一刻,轻伤不包扎,重伤不下火线,还能动弹的,爬来爬去在阵地上运送弹药。
2连一个排,在姜家窝棚和铁家窝棚之间抢占了阵地,打退了10多次冲锋后全部战死。但敌人也再不敢进攻了,他们不敢相信这块阵地上已经没有人了。
48团1连据守的张家窝棚,在打剩几个人后失守了,直接威胁到侧后面的崔家岗子,全线防御有被突破的危险。
48团立即调集主力,火速赶到崔家岗子、朱家窝棚,死死地钉在那里,将快要决堤的口子牢牢封住。
战至27日凌晨4点左右,打得红天血地的战地好像断裂了似的,豁出老本死打硬拼的敌人也不攻了,溃退了。原来是5纵、10纵赶来了,在敌人侧后打响了。不久,攻锦主力也赶到了,被林彪调走一个月的攻坚老虎器17师也回来了
廖耀湘兵团总崩溃的时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