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国共双方最后的战略决战即将开始。此时在东北地区,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的实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部队已经扩充为12个纵队、16个独立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兵纵队,共计52个师70余万之众,除此之外还另有地方武装和二线补充兵团33万人,两者叠加总兵力超过万人。而国民党军虽然还有55万部队,但为了收缩防线、防止被各个击破,已经全部龟缩到了长春、沈阳、锦州3个相对孤立的重要城市中,彼此之间陆路交通已经完全隔绝,所有物资补给、人员调动全部要靠空运维持。
尽管如此,不得不承认这55万国民党军也依然不可小觑。按照辽沈战役前夕的兵力部署,兵力最多的沈阳城驻扎着东北“剿总”总部和廖耀湘第9兵团,下辖新1军、新3军、新6军、59军、52军、53军、71军及青年军师等部,总兵力近30万人。其中,新1军、新6军都位列“五大主力”,是美军在抗战末期在印度兰姆伽基地帮助装备训练的,深得美式武器真传,其火力之强、官兵素质之高,堪称全国各军之冠。
但由于东北野战军采取“关门打狗”的策略,首先攻击锦州城以便关闭通往华北的大门,蒋介石不甘心坐以待毙,强令沈阳守军组成“西进兵团”(由新编第1、第3、第6军及第71、第49军主力共11个师及3个骑兵旅组成),由廖耀湘率领前去增援,为东北全军退入华北保住退路。结果,锦州没有保住,廖耀湘兵团也在辽西地区被东北野战军包围,5个军12个师共10万余精锐全军覆灭,仅被俘的就有8万余人。此时,沈阳城虽然仍有近20万守军,但战力不强、士气低落,加上卫立煌等高级将领坐飞机撤离,一时间军心大乱,仅仅抵抗2天就溃不成军、沈阳解放。
相比之下,由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率领的锦州守军可算战力孱弱,其下辖的新5军在年初冬季攻势中刚刚被歼灭,军长陈林达也被俘虏,此时刚刚重新组建;新8军系辽沈战役前夕,为了增加兵力,以第71军第88师、第52军暂编第54师和新成立的暂编第55师拼凑而出,刚刚组建不到两个月;第93军则是滇军杂牌,与集合云南全省精华组建的姊妹军——第60军不同,该军系地方武装和保安团改编,成立晚,装备也差。
但是,与困守孤城的沈阳守敌不同,锦州守军还控制着辽西走廊上的义县、锦西、葫芦岛、兴城、绥中、山海关、北戴河一线。从陆路上,可以通过锦西走廊与华北“剿总”傅作义部遥相呼应;从海路上,可以通过葫芦岛随时获得海运补给,甚至得到河北塘沽、山东烟台等地守军的增援。事实上,当东北野战军开始南下攻击锦州的时候,蒋介石就紧急从华北“剿总”战斗序列中抽调了5个军的精锐部队,组成“东进兵团”屯兵锦西、葫芦岛一线,随时准备增援锦州外围。
由于背后有退路、有援兵,因此锦州守军始终保持着比较高昂的士气,并在锦州外围的义县、配水池等要点凭险据守,坚持抵抗。当时,“东进兵团”就在锦州东南30公里的塔山,隆隆的炮声在锦州城内听得清清楚楚,仿佛下一秒援兵就会赶到,与守军一起里应外合解锦州之围,因此锦州守军始终心怀希望,外围失守就撤入城内、城墙失守就转入巷战,步步为营、坚持了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