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朝时副司令邓华洪学智和韩先楚,

年9月27日,57岁的彭德怀被授予元帅;首批入朝作战的三位 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们的年龄分别为:45岁,42岁,42岁。

这三个副司令员,分工不同。

邓华是第一副司令兼副政委,常常代替彭总主持工作;洪学智分管后勤工作,其实,在朝鲜的作战主要是打后勤;韩先楚是分管作战的副司令员,第二次战役,38军关键的一仗和“万岁军”的荣誉,就是在他指挥下打出的。

这3个高级将领,是第四野战军3个主力纵队的司令员,当年都是林彪麾下的得力战将。

邓华来自东野7纵,即后来的44军,如今是解放军王牌54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8月,成立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邓华任司令员,陶铸任政治委员,吴富善任副政治委员,高体乾任参谋长,袁升平任政治部主任。3个独立师依次改称为该纵队下辖之第19、第20、第21师。全纵队2.1万余人。9月至11月参加东北秋季攻势。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7纵队。

年11月,第7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邓华任军长,吴富善任政治委员,曾克林任副军长,谭甫仁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高体乾任参谋长,龙开富任后勤部部首任政委吴富善长。

洪学智曾任东野6纵的司令员,后来整编为43军,这是解放军王牌中的王牌,有两个虎师,分别是“铁军”师和“攻坚老虎”师。

年10月,第三师第七旅与第七师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陈光任司令员(后洪学智、黄永胜),赖传珠任政治委员(年8月到职),杨国夫任副司令员(后梁兴初、曹里怀、李作鹏),刘其人任副政治委员,阎捷三任参谋长(后黄炜华、曹里怀、黄一平),徐斌洲任政治部主任(后邓飞)。

原第三师第七旅改为第十六师,王东保代师长(后由梁兴初、李作鹏兼师长),郭成柱任政治委员(后张池明);原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第十九旅与第二十旅合并为第十七师,龙书金任师长,当时缺政治委员,年7月徐斌洲调任;原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第二十一旅改为第十八师,王兆相任师长(后阎捷三),陈德任政治委员(后袁克服)。全纵队2.3万余人。

韩先楚来自东野3纵,即著名的“旋风部队”,后来的40军。

3纵则是由鲁中军区和冀热辽军区的老八路组成,在韩先楚的率领下战功赫赫。

3纵在东野中以神速奔袭闻名,被称为旋风纵队。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主要依靠的就是3纵。在辽沈战役中,3纵攻势凶猛,攻锦州,克义县,战辽西,歼敌3.9万余人,生俘国民党军第9兵团中将司令官廖耀湘。

全军大整编后,3纵改编为第四野战军40军。在进军中南的战役中,40军连战湘赣、衡宝、广西,登陆海南岛,建功赫赫。

40军是第一批入朝,也是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的部队。

年10月25日,40军师和师最先赶至前线。在云山以东的温井地区,韩6师的一个营加炮兵分队大摇大摆地北进,一直深入了师团的设伏阵地。团凶猛出击,一顿手榴弹迫击炮,然后就是漫山遍野的白刃追杀。这仗打得干净漂亮,20多分钟就结束了战斗,共毙伤韩军名,俘虏名,缴获汽车38辆,榴弹炮2门。

40军首战告捷,打出了国威军威,后来,10月25日就定为了中国人民 出国作战的纪念日。

抗美援朝的第一次、第二次战役和第三次战役,彭德怀率领着邓华、洪学智和韩先楚3员虎将,打出了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把美军赶回了38线,撵到了37线附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