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地理学上专指便于通行的狭长通道或国土,走廊两旁往往是地形高耸的山地、高原或海洋,或不为自己据有的他国领土。中国有三大走廊,分别是河西走廊、海上走廊和辽西走廊。这三大走廊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都显现出非凡的重要性。
河西走廊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后就成为中原王朝向西拓展空间和影响力的最佳通道,不但让汉民族把臂膀伸向了中亚,以及更加遥远的中东和欧洲,还同时巧妙地隔开了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以防止这两个区域上的势力合围中原。历史上控制了河西走廊的朝代大多能统一全国,反之则只能偏安一隅。没有了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也会变得支离破碎。
海上走廊指的是连接东海和南海的台湾海峡,是中国北方自水路到达南方的必经之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军事意义。浅浅的一弯海峡,把一座宝岛和大陆隔离开来,它既是一道鸿沟,又是一座桥梁。
但这两条走廊和位于辽宁锦州与河北山海关之间的辽西走廊比起来,至少要稍逊一筹。直观地讲,拿出一张中国地图,标出这三条走廊,你就发现:如果整个中国是雄鸡,那么河西走廊连接了鸡背和鸡腹,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连接了鸡身和两只鸡足,而第三条走廊--辽西走廊,则控制了雄鸡的咽喉。比起腹背和手足,咽喉自然是要害中的要害。所以说辽西走廊是中国的咽喉要道,一点不为过。
再从历史上来说,从两汉到盛唐,河西走廊一直是中原王朝经略的重点,这也是唐诗中边塞诗大行其道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海上走廊的台湾海峡则呈现出和平时期为“平静港湾”,当被外部势力所利用时就波涛汹涌的诡异现象。从明朝到当代,分分合合中,台海的胶着态势竟占了大部。
而辽西走廊的重要性也是从明朝后期凸显了出来。五代中原王朝失燕云十六州,北元败走后控制蒙古高原,明朝从华北到东北的陆上交通仅剩辽西走廊一途。满清得辽西走廊而得天下,闯王失辽西走廊而失天下。得天下后,辽西走廊则是满清控制汉人出关东的天然关卡。而从清末到抗战再到解放,针对辽西走廊的争夺始终是成败的关键之一。从地缘上讲,如果不能控制渤海,那么中国的辽西走廊则和印度的西里古里走廊一样成为“阿克琉斯之踵”。
辽西走廊西南-东北走向约公里,最窄处仅八公里,东临辽东湾,西依燕山余脉松岭山,可谓背山面海,所以狭义的辽西走廊被叫做“傍海道”。由于沿途丘陵起伏,辽金之前辽西走廊仅偶因战事而接通,正式开拓则始于辽,并随海岸线的拓展而使走廊成为坦途。辽人利用俘获的汉人开垦辽西土地,金人则在上京和南京(今北京)沿途设置驿站,辽西走廊从此有了永久官道。明清进一步完善了辽西通道,明朝徐达设山海卫,自此有了山海关和关内外之分。从宁远大捷到满清入关,明清在辽西走廊纠缠了十八年。
从柳条边到闯关东,再从日俄争抢到日本独占,东北经历了开发到殖民的历程,辽西走廊也随之从移民的通道变成了战事的焦点。年,北京到沈阳的京奉铁路建成,上千年的辽西走廊第一次跟现代沾上了边;年全线贯通的京哈高速公路让辽西走廊开始上了快车道,而年开通运营的京沈高速铁路则让辽西走廊进入了新时代。
世人都知山海关,但辽西走廊的旅游资源远比一座关城丰富。绥中的九门口水上长城、兴城的宁远古城、锦州古城都是明清重要的历史遗存;锦州的北普陀山号称关外第一佛山,五镇之一的医巫闾山居东北三大名山之首;义县的奉国寺为关外第一巨刹,主尊的七佛彰显着后魏和大辽两代帝国的荣耀。除了历史人文景观,在辽西走廊近二百公里的海岸线上,还分布着风景如画的海滨、岛屿、礁石和滩涂,少了南方热带风情的椰风和旖旎,但多了北方山海大观的粗犷和大气。
也许你只听过辽西的大名,也许你曾穿越这条走廊。无论如何,出入关东大通道的沿途都值得你驻足停留。而你对本文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在评论区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