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州作家走笔温滴楼采风作品张丹哲温

作家走进凌海温滴楼镇采风

9月上旬,锦州市文联、锦州市作家协会、凌海市文联、凌海市作家协会,共同组织16名作家来到凌海市温滴楼镇开展采风活动。为进一步发挥红色英雄城、生态新凌海的红色基因传承作用,凌海市文联、凌海市作家协会开展“爱凌海、颂家乡,喜迎建党一百年”系列采风活动,旨在用文学的样式讴歌凌海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及各项事业取得的光辉业绩,为建党一百年献礼。为加强采风力量提升活动质量,特别邀请锦州市文联、锦州市作家协会参加采风活动。在温滴楼镇,作家们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到明长城遗址、规模化康养项目疗养院、三变改革光伏扶贫工程、龙王山水花园、美丽乡村梯子沟、生态闭环和红色旅游线路、翠岩山、岩井寺、正在建设的锦州北站、规模化满族刺绣等处,了解“三变改革”给农村带来的幸福生活,了解党的惠农政策给山乡带来的巨大变化,深挖红色历史资源,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获得第一手鲜活、生动的文学创作素材,并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接地气、沾土气、冒露珠的文学作品。特此编辑推送出13位作家采风文学作品,让广大读者在文学作品中感受“美丽乡村”的变化。

温情温滴楼

作者:张丹哲

温情温滴楼-朗读:铎铎.mp:33来自锦州文化

每一地区都有一个主题,通常,都会用一个关键词贯穿。在我看来,温滴楼镇也有个主题,既鲜明,又人情味十足,就是温情。

第一次走近温滴楼的山山水水,目睹光天化日下的锦绣身躯,这真的是一个让美泛滥、让古朴复活、让灵魂归属的地方!

古长城消逝不尽的狼烟、原始森林失踪的茂密、岩景寺临近尘嚣的静谧、满族刺绣的现代演绎,无不出自温滴楼。不仅如此,这里还是锦州苹果真实身份的生发地,是辽沈战役解放锦州北方面军战斗过的地方。

温滴楼镇地处凌海市西北部,南邻锦州市区,北与义县、朝阳接壤,有锦州的北大门之称,省道S、S在辖区穿过,距锦州站10公里,距即将竣工的锦州北站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温滴楼镇还是凌海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乡镇之一,满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37.1%。温滴楼镇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明朝年间,有温总兵者在此建一滴水楼,用以滴水计时,建村得名温滴楼。清道光二十年,村中建庙一座,在庙里的大钟上,仍铸有“温滴楼”字样。因此,温滴楼的名字延续至今。

温滴楼镇境内古迹25处之多,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大茂堡遗址、麻地西边墩台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台子山战斗遗址、边墙子明长城遗址、朝阳寺遗址;有著名的岩井寺、翠岩禅寺、双井寺,还有即将恢复建设的三才寺。

位于温滴楼境内的大胜、大茂两堡,则属于第五级的屯兵城,是保卫长城防线的军事机构。温滴楼镇境内的有一著名的堡城,叫大茂堡城,位于大茂堡村,据考,城为方型,用巨大的石块砌筑,只在顶部用砖,每边长二百米,墙高三米六,现存部分残墙,高约三米有余。城的四角,砌筑成圆形的角城台,底径八米,上径七米,城的西墙、南墙、北墙外侧的中间处,还建有长方形的城台。其建筑形式,为明代堡城所罕有。这个堡城《锦州府志》记载:“城北三十五里,周围一里一百步,东一门”。现己辨识不出当年状态。《辽东志兵食志大茂堡》记载:“官军三百五十一员名,堡南流水堡可屯兵”。流水堡现在尚存,中共建国初曾是锦县政府所在地,城为方型,每边长二百五十米,堡南有一门,《锦州府志》记载:“城东北二十里,周围二里三十四步,南一门”。

大茂堡的建筑结构,是已知所有堡城唯一的特例,城墙用石之大之美之规整,为世所仅见,特别是它所筑之圆角城台,更是堡城建筑中的唯一。遥想当年,这座城堡,绝不比欧洲人所炫耀的古城堡有丝毫逊色,只是我们这个民族心理,特别喜新厌旧。尤其,在建国后,农村干部掌权以后,对于传统文化必欲除之无尽!

大茂堡所管领的长城,西南起大胜堡梯子山墩台,从麻地河口东岸起,沿苏子沟山向北,经马家沟山、佟家沟山、于台山、西坡寺山,北至义州卫大定堡界止。

明长城,是中原对东北的最后一道防守。而这种守卫,不仅是军事的,也是文化的,更是一种心理阻抗。修建长城,绝对是一个王朝内心空虚的表现。

由长城牵线,便可以看见北方民族,在这一文脉下一一握手。那纵横交错的长城。既给了他们辽阔,也给了他们逼仄。关外,还有边外,东北,不但被一层一层地隔在了外面,隔在了远方,东北,还作茧自缚一般,自己将自己一层层包裹进了黑暗,关外、塞外、边外,仅仅一墙之隔,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段长城由石筑城墙和部分险山墙构成,石筑城墙高约二米多,底基宽三至五米不等。险山墙是利用如屏障一般突起的山石,再筑以人工石墙,使其成为完整的城墙,是充分利用自然山石的好办法,省工省料而且更加坚固。沿长城的外墙,皆筑有沟堑,现在也大部分淤平了,只存遗址,这些沟堑的上口,大约三米左右。

长城建筑部分之一的瞭望台,有的用石头修筑,有的用砖砌筑,都是实心的,现在基本上全部倒塌,一座完好的都没剩下。这段长城的空,都居于山口处。《全辽志》特别记载了这段长城的空:“唐帽山南空、北空、韭菜山南空、北空……”说明这段长城地理环境是很复杂的。

堡是屯兵系统最小的单位,其屯兵数是根据其军事方面的重要性决定的,最少的一百七八十名,最多的四百名左右,锦县二堡都是比较大的,从其建筑规模大概也可知其屯兵较多。镇守堡城的将领称镇抚或百户,大约相当于现在的营一级建制。明朝与堡城相类似的建制单位,还有驿站、铁场百户所、盐场百户所等。现在,这里已是国家文物保护基地,对于研究明清历史文化,尤为珍贵。虽是当年的军事重镇,而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却令人强烈地感觉到一种温暖,对于曾经的历史军屯小镇、小村小院、小家小户的脉脉温情。

温滴楼镇地界道路两边都是格桑花引路,并且背景一直连绵着起伏不定的山峦,素有“七山二坡一分田”之称,还有大河弯弯地流过。

有人把生命局促于斗室,有人则把生命放眼在大地长天、远山沧海,在我眼中,温滴楼就是以“秀美满乡、温情小镇”的宽博厚朴吸纳着更多的实践者,抚慰着每一个抛不开乡愁的灵魂。

温滴楼是古老的,又是青春的,这些古老的景观,在这个夏天向我们招摇着新生的活力,换发着勃勃生机。温滴楼是逛不厌的,当地人把村庄串成珍珠,在串成珍珠的村庄中走过,总感觉意犹未尽,不过瘾,于是我们又分开来,每个人深入一个小村,慢慢逛。

我要去的是九颗珍珠之一,赫赫有名凌海市六大贫困村之一——小沈家台村。

当主路西侧路边出现一块写着“小沈家台村”字样的村牌,同时看见一座白色石栏杆的小桥,桥头漆成黄色的石头上用红色楷书写着“一九九六年建”“沈台村桥”。走过小桥,就到了村口,对着小桥一条小路,一直延伸到村里。村口一侧有几位老人“把守”,另一侧是一户人家,门口是晾晒的黄蘑“把守”,走过“蘑菇阵”,前边一个大院子就是村部了,第一个见到的是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精干男生,原来他是锦州市文旅广电局两年前派驻到小沈台村的第一书记张家春,他每天早晨六点从市区骑两个小时自行车来上班,晚上再骑行两小时回家。他向我详细介绍了村里脱贫情况。

部队帮扶建设的“军民情光伏电站”建在村头北边的一个大院子里,院子里浩荡排列着光板,还有一个变压器,院子门口有几间房子,平时并不需要人管理,发电直接输入国家电网,村里每家每年都能收到利润。另一个脱贫产业是入股肉牛养殖地,是贫困户入股,养殖基地每年给入股者分红。每户都会养些鸡鸭鹅,房前屋后还会种些蔬菜,大多数在山上有果树。我想实际看看最贫困的一户,张书记骑着他的车带我去村里,他带我在村里兜了好几圈,看了一户他觉得不是最贫困,再看一户还是觉得不算最贫困,对村民情况如数家珍的他,竟然找不到贫困户了,看来真是全面脱贫了。

温滴楼的路很特别,尤其路边那些长得齐腰高的格桑花,在清风中轻轻摇曳,简直可以和吴景娅笔下曾家岩的那条路媲美,这条路“像一段爱情,一直在我心底垫着底”,只是这条路摒弃了那孤寂和绝望,传递给人的是开不败的温情。这片山水的一生一世,饱含温暖的力量。因为它,我对这个厚博的地方,多了一份敬爱!就如这片土地上工作着的同样厚朴又青春飞扬的人,朴实的温情最是让人意外的心动。

作者:张丹哲

张丹哲,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凌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爱好者,有诗集出版。

朗诵:铎铎

铎铎,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当文字遇见声音书友会成员。

文字统筹:蔡宝鑫、张丹哲

摄影保障:李建、张英男、金璐

责任主编:张佳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