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
郭维城(-),满族,义县人,郭恩波之子,郭恩海的侄子。年,郭维城入东北大学附属高中学习,和李正文等7名同学创办期刊《冰花》,宣传左翼文学。“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第三天,郭维城随同东北大学师生流亡到北平,被分到燕京大学借读。
读书期间,郭维城积极参加学生抗日宣传活动,接触到中共地下党。年2月,经和泰介绍,郭维城加入“左联”。同年8月,转入上海复旦大学法学院三年级求学。在复旦大学,郭维城积极参与期刊《复旦校刊》和壁报《复旦文艺》的编写工作,并于11月加入青年团。年3月,郭维城转为中共党员,成立复旦大学党支部,任党支部书记。[1]同年5月和11月,参与福建事变,被国民党当局先后两次逮捕,经多方营救获释。年2月,郭维城在复旦大学被授予法学学士,提前毕业。年7月,经东北大学秘书长王卓然推荐,到张学良身边担任机要秘书。
西安事变爆发后,郭维城到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宣传委员会任职,主管《解放日报》和广播电台,负责草拟新闻稿、宣传提纲等,通过报纸、广播向社会各界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宣传中共中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张学良被扣押后,赵四小姐担心张学良与中共来往的密电落到国民党手里,急忙找郭维城商量对策,请郭维城将密电、密码本以及她与张学良之间来往的书信全部烧掉。[2]年2月,在任东北军学兵队代主任期间,郭维城利用各种时机和办法,竭力保护学兵队中的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后来郭维城调任东北军总部办公厅科长,期间主持创办《时事特刊》,介绍全国各地形势,宣传抗日御侮思想,招收许多青年学生创办“长虹剧社”,灌输革命思想,培养了一批中共干部。
全面抗战爆发后,郭维城进入东北军将领于学忠领导的第五军团工作,开展抗战宣传鼓动工作,并参加了淮河、台儿庄、武汉等重大战役。年末,随于学忠的鲁苏战区总部挺进山东东部,进行抗日战争,任战区总部秘书主任、政务处长、代秘书长等职。
年秋,隶属于鲁苏战区的东北军第五十七军军长缪澂流,面对日伪军频繁的围剿和扫荡,陷于迷茫和悲观的情绪之中,为了保存部队实力,与驻徐州的日军鹫津师团签订了“互不侵犯、共同防共”秘密协议。五十七军一一一师第三三三旅代旅长万毅(满族)是中共地下党员,掌握了其中详情,立即报告了师长常恩多。常恩多是中共特别党员,常、万两人经过一番计议,决定采取“锄奸”行动。常恩多下令扣押了与此案有关的将领,解除了军部武装,军长缪澂流得到消息后出逃。蒋介石来电责备常恩多“不识大体,意气用事”,年2月,国民党派人扣押了万毅。常恩多对此十分不满,向郭维城提出率部脱离国民党控制的打算。郭维城坚决支持。经过周密策划,8月3日下午,常恩多以开会为名,召集团长以上军官开会,扣押了副师长、参谋长等人。8日,在常恩多和郭维城的率领下,一一一师多人投诚,编入八路军山东军区。郭维城任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公开了中共党员的身份。同年10月,一一一师在悬崮顶一带与日伪军激战,打死打伤日伪军余人。[4]战后,郭维城写下一首题为《咏悬崮顶战斗》的诗,借以表达抗日之决心:“抗日烽火映碧空,沂蒙征战斗顽凶,悬崮顶上弹如雨,血染战袍旗更红。”
抗战胜利后,郭维城返回东北,先后任齐齐哈尔护路军司令员兼齐齐哈尔铁路局局长、西满铁路局副局长等职,负责抢修铁路,保障部队运输和后勤供应。年10月,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率部抢修铁路,保障物资运输和兵员运输,为辽沈战役胜利做出了贡献。
年12月,郭维城任中国人民 新建铁路指挥局局长,率铁道工程部队6个师赴朝,在抢修龟城至殷山铁路时,只用60天时间就修成了公里的运输线,支援了 。
回国后,郭维城历任铁道兵第一指挥所司令员、铁道兵第二副司令员、铁道兵副司令员等职,年授少将军衔,年在北京病逝。
#辽宁好网民学习百年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