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敌人,俘虏人,这场持续了不到十天的战役,叩开了通往华北地区的大门。
而解放战争时期的这场关键性战役的胜利正式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是解放全东北,甚至解放全国的最重要的战役之一。
这一天是年10月15日,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攻下锦州,奠定了辽沈战役胜利的重要基础。
东北野战军锦州背景
10万守军的长春久攻不破,为什么转向去打比15万装备更精良的锦州?众所周知,锦州这座小城市规模是无法和长春这种省会级城市相比较的,可为什么国民党在长春只有10万兵力,却用15万兵力把锦州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城市把守的固若金汤?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的战略意义不同。
长春在东三省地区,隶属中间位置,与四通八达靠近渤海湾的辽宁不同,长春四面皆是纯内陆东北地区。在防守上或许有优势,但可一旦被围困,优势瞬间就会转变为劣势,很难突围。
东北地势所以我军对长春的攻打策略以包围为主,切断交通要道和物资供给,政治攻势和经济封锁相结合,双管齐下,很快长春就成为了一座内无支援外有强敌的孤城,拿下长春是早晚的事,只要包围的趋势不放松,拿下东北的其他地区的那天,长春自然不攻而破。
然而,锦州不同,国共双方都清楚锦州的重大战略意义,从兵力部署上不难看出,国民党也更加在意锦州的,一座小城竟然配备精良武装,连守军都布置了15万人。
究其根本,不过是因为锦州地处连接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连接关内关外的咽喉,一旦攻下锦州,东北解放军即可长驱直入,直捣华北腹地,切入华北平原。
锦州战役图锦州,进可监视沈阳、长春,退可参战淮海战区,所以先取得锦州,才是攻打辽沈前最关键的一步。
其次,拿下锦州即可切断东北与其它地区联系,才能将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尽数歼灭。
抗日战争结束后,随之而来的解放战争,在实质上是为了中国成立的战争,国共矛盾已久,国民党的在抗日战争中后期的作为逐渐失去民心,在这种情况下,民心所向的共产党对胜利是势在必得的。
军械支持但问题就在于,内战期间,国民党得到了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械支持,想迅速结束内战,着实有些困难。
而战争胜利的基础,就是通讯,一旦切断东北地区国民党与外界的联系,不管是人还是装备都无法到达东北地区,只有切断向外界求助信号的命脉,这样围困才有意义。所以,拿下锦州是战役的辽沈战役胜利最重要的一环。
锦州战役辽宁博物馆图锦州战役中国共双方战力对比
那么在锦州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和国民党军对的战力情况如何呢?在人数上,国民党军队约15万人,而东野军有近25万兵力,为了尽快取得胜利,在锦州战役的战力配备上,我军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在我军攻取锦州作战中,敌共出动飞机架次,担负空运和空中支援任务;我军无飞机战力资源,但在战斗中,高炮部队共击毁飞机15架。
高炮部队在战略据点上,双方各有优势,国民党固守锦州,有先天的自然条件阻挡,又有后天军事建筑阻挡,确实易守难攻。
我军抢先一步拿下交通咽喉北宁路,切断守城军队的大动脉。在武器装备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攻城拿下锦州只是时间问题。
锦州战役锦州战役经过
在锦州战役打响之前,我军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9月中下旬已经控制了锦州南北铁路及沿线地区,切断了范汉杰带领的驻守部队通往外界的传输信号。
东野军指挥官林彪司令,也早在9月30日就已将东野军指挥部秘密移向辽西地区,并根据党中央指导,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锦州是北宁线上的重镇,城区三面临水,易守难攻,是城区的天然屏障,也是国民党守军的最后依托。市区地势呈北高南低、三面环山,海拔均在米左右,为我军攻城增加了一定难度。
民国时期锦州10月1日,我军部队在炮兵的协助掩护下,攻克义县,歼敌已达到两万余人,完成了切断北宁路,孤立锦州的任务。
10月2日,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得知国军华北某部将增援葫芦岛,预判出所属的葫芦岛国军将举城之力增援锦州。
而锦州东西跨度过大,如果有外来部队增援,由于战线太长,战力只得分散配备,这样的情况下,我军部队将完全失去优势,因此在2日晚22时致电中央军委,提出速攻锦州的作战方案。
林彪10月4日,中央军委经过商讨与分析,批准了司令员林彪的作战计划,并下令东北野战军首长坚决执行林彪同志的作战计划。
同时将位于阜新的东野军指挥所,移向锦州,确立了各个攻城梯队的攻城据点位置。将攻城部队分成了北、南、东三个作战集团,并将炮兵部队分配到各集团担任攻城时的火力掩护,将15辆坦克集中配属正面战场部队北集团,协助作战。
10月5日深夜,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到达位于锦州市西北方向的牛屯,连夜商讨准备作战前指挥计划。
东北野战军10月6日,指挥官林彪、罗荣桓将战役指挥所定在锦州西北方向的帽儿山,并部署兵力到指定位置,准备战斗。
10月7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决定将观察指挥所的最终位置确定在帽山。并听取了东野军作战司令部参谋长苏静的建议,借鉴攻打义县时的作战手法,构筑壕沟为锦州总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准备攻锦的同时,时刻注意整个战局的发展变化,随时准备应对沈阳、锦西两个方向的打援工作。
东北野战军10月8日—9日周边地形勘探完毕后,在分析了敌情、作战地形的基础上,定制出了主攻方向和具体进攻部署,并电报中央军委进行备案。并将东野军作战参谋处长苏静派往塔山方向,以加强现场作战指挥。
在军民的同心一体配合下,各部队抢修工事,大力开展了政治鼓动工作,保持了高昂的战斗士气,在接下来6天的阻击战中,挡住了国民党军数十次集团冲锋,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增援锦州的战略意图,保证了主要战线攻打锦州城区战斗的顺利进行。
10月9日——13日,战斗正式打响,部署在各个战略要地的纵队已得到指挥部命令全力猛攻。在锦州外围阵地展开激烈的战斗,逐步攻占敌方城南高地、紫荆山、合成燃料厂、团管区、十二亩地、配水池、大疙瘩(亮甲山)、北大营、东大梁、被服厂等阵地。
东北野战军至此,我军已控制锦州所有外围有利地形,俯瞰锦州,即将集中火力对锦州城内发发动总攻。10月14日,锦州城总攻开始。
首先用门火炮对城内进行破坏射击,打开了多处突破口,随着炮火的蔓延,我军各突破口的部队对城区内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打退敌军的多次反击,很快攻入城内,并采用用包围战术穿插打乱敌人阵型,在火力的掩护下,对固守最后据点的敌人展开猛烈攻势。
10月15日中午,国民党军残部全部退入老城内,6个团兵力只剩下1.5万人苟延残喘象征性抵抗。18时,我军全歼残敌,俘虏守城指挥官范汉杰,战斗以胜利结束。
战斗胜利结束攻克锦州对长春战役的影响
锦州战役结束的信号传到长春,国民党内部一片哗然。长春经过几个月的包围,国民党守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被我军吓破了胆。
即便在10月15日蒋介石到达沈阳亲自指挥突围,依旧无济于事,长春国民党守军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于17日,毅然率部起义,我军兵不血刃拿下长春市东城区,19日,守城司令郑洞国率部投降,自此长春和平解放。
祝捷大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锦州战役对整个解放战争的影响
锦州的攻克使东北战争局势发生急剧变化,彻底扭转了国共战争形势,彻底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气焰和信心,加速了我军对东北地区的解放进程,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东北野战军得到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对后续参与平津战役提供了强大的战力支持。
锦州战役从根本上影响了解放战争的整体步伐,加速了国民党军队的溃败历程,极大地增加了我党和人民的自信心,为新中国的的成立,渲染了其中最浓墨淡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