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 http://baidianfeng.39.net/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煌遗书》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的《赵城金藏》,因发现于山西赵城(今洪洞县)广胜寺故被称为《赵城金藏》。《赵城金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开宝藏》的复刻本。《开宝藏》刻于宋代,是唐代玄奘自天竺取回的梵文经卷中译善本。作为复刻本的《赵城金藏》共帙,约六千万字,总计卷。现存余卷,作为金代遗存,全世界只此一部,因此被视为稀世珍宝。佛教虽发源于古天竺,但佛教文物典籍在全世界只有汉译本保存的最多和最全面。佛教典籍汇编丛书就被称为大藏经,大藏经按经、律、论分为三藏,是一部包罗万象涉哲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天文、历算、医药等领域的百科式佛教全书,对唐宋文化的都产生过深远影响。而《赵城金藏》在北宋开宝年间(公元年-年)雕刻的历史上第一部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开宝藏》散佚殆尽的境况下,就更显得弥足珍贵,毕竟《赵城金藏》以《开宝藏》为蓝本覆刻,最大程度保留了《开宝藏》的原貌,对于了解佛学和中国雕版印刷发展史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历史作用。《赵城金藏》以及一系列大藏经等佛教经文在山西陆续的发现,让山西又多了一个标签,那就是天下经文出山西。明代刑部尚书陆光祖在万历十二年(年)所作《嘉兴藏刻藏缘起》记述:“昔有女子崔法珍,断臂募刻藏经,三十年始就绪,当时檀越有破产鬻儿应之者。”《永乐大典》和《金史记事本本末》都详细记载了崔法珍化缘雕刻藏经一事。崔法珍,金代山西潞州长子崔进之女。传说自幼多病,其父崔员外遍寻良医,最后因偶被云游到长子县的实公法师治好。再复健无恙身,崔法珍由此受实会佛法影响,十三岁出家,从此一心向佛,甚至发宏愿募捐刻大藏经。一部大藏经,礼佛天地人。大藏经覆盖之广,可以说汇聚了佛教千百年所有的教义和典籍。身为佛家弟子的崔法珍可能也知道刻经所耗费的精力和财力,要不也不会断臂明志来证明自己的意志力和决心了。要知道六百年后,官办的有国家财力和人力为后盾的《乾隆大藏经》刻印还前后经历了十年之久,崔法珍以个人之力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三十年间的募捐刻经的心志可谓异乎寻常。崔法珍明为断臂化缘,实为一种苦修。在山西、陕西之间募捐,泽州、潞州、平阳都有其身影,期间也有了大批信众追随成为其弟子。到了金熙宗皇统9年(年)前后在天宁寺开始刻造,到金世宗大定13年(年)方成。崔法珍在卷经上留下了每个捐献人的信息却始终没有留下自己名称的一个字。这有着山西人的义薄云天和信念背后的取舍,舍小节而成全大义。山西人崔法珍发愿募捐刻经从山西现存的古建筑数量来看并不意外。全国现存宋辽金以前木结构古建筑座,山西就有座,山西占到了总量的75%;元代及其之前的木结构古建筑全国约计座,山西有座,占到全国的近80%。晋东南古上党地区,已知宋辽金以前的古建筑80座,占到全国半数。这些早期木结构古建筑建筑,以庙宇为主,主要分布在晋东南地区的长治市、晋城市和运城市,建筑年代跨越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未有间断,足以说明历史上山西佛教信仰之兴盛。至于以前的潞州即今天的长治市,拥有的各类古建筑达座,并且拥有众多的木结构古建筑,年代跨越了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从未间断。长治市目前拥有6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绝大多数都是古建筑。长治拥有座元代及其以前的木构古建筑,占全国存在量的近三分之一。在崔法珍的家乡长子,能追溯到百年前的法兴寺和北宋年间建造的崇庆寺,这两处久经战乱幸存下来的国宝,更是证明当年佛教文化之兴。由此可见,众多的现存庙宇也说明了历史上山西的庙宇之多,民间信仰风气之浓。有寺庙必有藏经楼,历代收集翻印,也就由此诠释了天下佛经出山西的气概,在这种氛围中实公法师云游到长子,与崔法珍结缘,山西出现崔法珍这个一个断臂发愿募捐刻经人并不意外。辽金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虽然相对短暂,但却在中国古建筑史中,留下了浓厚一笔。那些精致恢宏的佛教建筑也反映了辽金对佛教信仰的笃行。从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山西大同华严寺大殿、善化寺大殿;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阁;河北高碑店开善寺大殿等这些现存辽金古建的恢宏,就可以看到当年佛教文化影响下建筑技艺的高超,也从正面显示了辽金时代对佛教的虔诚。时代造就了机遇,机遇成全了历史,因此,就有了潞州崔进之女断臂募捐刻经的历史,这段历史也就为未来留下了一部《赵城金藏》。崔淑珍在金藏刻成后的大定十八年(年)将印本送到燕京受到金世宗重视,在圣安寺设坛为崔授比丘尼戒,此时崔淑珍正式出家为尼。3年后,崔又将经版送到中州(北京)大批量印刷流通,实现了她的刻经宏法之源。大定三十年(年),崔法珍被赐紫衣,受封为宏教大师。从受信仰熏陶,再到以身明智追随佛法,最后四处化缘募捐,完成佛家浩瀚典籍整理印刷,最终率众信被皇家敇封,这就就是一个山西女子的传奇经历,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成就了近代一部佛教经典。总结:历史充满因缘。尽管金朝如同崔法珍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昙花一现,但却留在历史长河中不经意间留下了一部传世的海内孤品《赵城金藏》。有的人为历史而生,为使命而来;而历史似乎也在不经意间成全一个人完成。崔法珍断臂宏愿募捐刻经,刻经成版并在皇家支持下在金都实现了翻版印刷,可是最终能保存下来的只有偏安一隅的山西赵城飞虹塔里那一部。历史成全了崔淑珍,机遇造就了《赵城金藏》,而因缘又让一切透过尘封的岁月再现在大众面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8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