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浩是五代到宋初时木匠中的翘楚——“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
南方早期七铺作下昂造斗栱示意图
作为搞建筑的,我真正希望了解的是建筑细节。故事里有线索吗?
南方早期七铺作下昂造斗栱
开封相国寺中的“十绝”,喻浩说:“他皆可能,惟不解卷檐尔。”笔者猜测,“卷檐”或许便是斗栱。
山西平遥镇国寺七铺作下昂造斗栱示意图
长江以北,现存的辽代、北宋早期木结构中带下昂造的七铺作斗栱,有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年)、山西高平崇明寺中佛殿(年)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局部(年)、辽宁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年)、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局部(年)。
山西高平崇明寺七铺作下昂造斗栱
山西应县木塔二层的七铺作下昂造斗栱示意图
再把这些斗栱式样罗列在一起,我们可以突出地感到——它们实在是太相像了!
辽宁义县奉国寺七铺作下昂造斗栱示意图
它们都是由两大跳构成的,每大跳中又有两小跳。下面两小跳上都是华栱,又叫做杪;上面两小跳上都是昂,需要设计者巧妙确定昂的斜度姿态。
相似之外也有差异。要是探究形式之外的尺度规律,这五座建筑可以分成三组:佛光寺东大殿自己一组,两大跳均分。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外檐七铺作下昂造斗栱示意图
镇国寺万佛殿、崇明寺中佛殿和奉国寺大雄殿一组,内大跳略大于外大跳。
南方早期七铺作下昂造斗栱及示意图
独乐寺观音阁上层与佛宫寺释迦塔下二层塔身为另一组,与第二组相反,外大跳显著大于内大跳。
福州华林寺七铺作下昂造斗栱斜度示意图
避免陷入穷究专业的泥沼,抛开尺度设计细节不谈,北方七铺作与南方的做法不同,北方发现的各个七铺作上的令栱都与内侧第二跳上的慢栱位于同一高度上。
网络图片
“喻浩故事”的结尾做一个大胆的假想—喻浩所熟知的可否是南方的算法,而相国寺楼门系唐人造,秉承的是唐官式的规矩?
宋《营造法式》斗栱基本组成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