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我所爱之小酒版华北篇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m.39.net/pf/a_7585947.html

本文首发《中国酒》杂志年8月刊

汾河穿越吕梁与太行,径直南向……词作者乔羽站在汾河上游向南眺望,“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的山西地貌呈现眼前。若是规范识读地图,歌词就得改写了。

汾河之源位于晋西北的管涔山,公里的蜿蜒曲折尽在山西境内。汾水在奔向黄河的旅途中,清澈的小溪伴着灵秀的涌泉再次汇聚于斯,汾河变成了可以奔流的泉水。纵观中国,以淙淙山泉形成的河流,唯山西独有。

汉语字义里,汾者,大也。奔流不息的汾河,滋润着肥沃的平原,因而又被山西人民称为母亲河,可见她在三晋大地无与伦比的地位。阴阳是古老博大的中国哲学。古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之理,如此,山川河流自然亦可划分阴阳。汾水为南北流向,故河西为阳。山西诸多城名习以“汾”字,于是汾河西北岸边的一座小城,得名汾阳。

晚唐时,杜牧用《清明》诗作描绘出仲春时节雨水纷落的景象:阴雨连绵,路人蹒跚,落魄断魂、几分春寒……唯有一碗醇厚的老酒,方能解除身躯的疲惫和心中的凄凉。路人偶遇放牧孩童悠然牛背,遂问可有沽酒之地?牧童随手指向杏花深处影影绰绰的村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自古以来流传甚广,世人无不耳熟能详。人们记住了酒香飘逸的杏花山庄,也记住了汾阳。

汾河岸边酒清香

年,白酒始以气味分划香型:浓、酱、清、米香及其他之香在飘忽不定中被捕捉,定义于十六字评语中。寥寥数字将它们的幽幽香气解析得淋漓尽致。在中国,酿造业无分南北,香型使他们结成了志同道合的同盟。他们集合在高高飘扬的香型旗帜之下,自成流派,尊崇典范,以香型认祖归宗。

可是,众多民间斗士为捍卫本土荣耀,臆造出烧酒的地域门派,贵酒川酒豫酒……纷至沓来。三晋大地自然也无例外,晋酒从旁而生。其实在山西,只有名不见经传的旁门左道才会傍晋酒之名壮大门楣。用河流署以酒名,汾酒当是中国的特例。倘若将汾酒改称晋酒,那会多么不伦不类。汾酒的历史实在久远,以至于当下仍在苦苦探讨她的起源。但汾酒酿造于汾河岸边,则有史可证。汾酒从远古走来,继而开华夏蒸馏烧酒之先河,亦毋庸置疑。汾酒既是山西的,更是中国的。

汾酒玻瓶小酒版,三十多年前她从汾阳走出,辗转来到荆州。看见她古旧的样子,想必她的故乡已无存量。灵秀,清雅,协调,是它多年不变的风格,在诸种材质推陈出新的年代,玻汾依然挺立不变。她以往的图形可以修正,文字也可商榷,可那是时代赋予的特征。如同古老的文物蒙着厚重的尘埃,却只能修旧如旧,而不可焕然一新。玻汾与茅台瓷瓶、西凤长颈、泸州老窖方瓶一样,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中国名酒的初始面貌,因为岁月积淀的辨识度,已镌刻在民众心中。

我从来没有这般仔细欣赏小巧玲珑的玻汾酒版。她把汾酒的前世今生一丝不苟地浓缩在稚小的身上,心无旁骛地说着过往。瓶肩弧形贴纸,犹如弯弯的月亮。涓埃之微的字迹清晰可见:53度精度含量、50ml净容量、产品执行标准、质量等级,还有一方检验合格的印章。弧形瓶贴的边缘,次第排列着高粱、大麦、豌豆。它们是构成汾酒的主要谷粮,与天底下的酒坊用料毫无二致,但酿出的甘洌与众不同。除了用微生物群落聚集、古老的窖池经年醅染,我们还能用什么诠释?“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是小玻汾的制造商。时过境迁,汾阳县已成为历史,但我们仍能感到汾阳撤县建市时,机构设置,职位调整,官阶晋升所带来的欢欣或沮丧。行政区划的动态,其间的风雨阳光,小小酒标亦能清晰阅览。玻瓶中央的瓶贴与瓶肩遥相呼应。平面设计无须雕龙镂凤,上下协调,布局自然,就能获得过目不忘的美感。几十年前的小玻汾,稚小的瓶签熨贴得工整完美,归功于企业管理的严谨规范。方正的瓶贴,红色底纹绚丽鲜艳,金色的枝叶满布其间,寓意着“清香”在汾阳开枝散叶。“汾酒”二字经艺术扁平处理,含蓄内敛,毫不张扬。

瓶贴上的故事还在继续。注册商标不偏不倚,“古井亭”居中而立。它的左翼,是一枚旧金山宝石大厦的徽章,那是年汾酒漂洋过海在巴拿马万国会上获得的(甲等)大奖。斯人已逝,古旧的徽章仍然泛着傲视同侪的光芒。商标的右翼,是年第一届评酒会上,汾酒获得的中国名酒金奖。五边形奖牌中,青铜酒爵三足鼎立,中国古老的皇室礼器尽显高贵与伟岸。

小小酒版,文字寥寥,给人带来的却是识读典籍般的快乐。古老的汾酒生机勃勃,竹叶青、青花汾,国宴汾……她们自成流派,荟萃一堂,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清香白酒的典范。

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的委婉歌声中,品饮着清雅的汾酒,绵甜醇厚,清香悠然瞬间弥漫。汾酒的精神理念在脑海浮现,那就是“传承国宝,清香久远”。

冀南平原老白干

儿时阅读小说,晋察冀的故事引人入胜。广袤的华北平原,一望无际的青纱帐,游击队员袭击日伪,青纱帐里设伏,常出奇制胜。精彩的故事令少年浮想联翩,心向往之。在华北,青纱帐特指高粱。它植株高大,茎秆坚实,穗子沉甸,漫山遍野。高粱不择土壤,耐涝耐旱,酿造白酒,高粱更是不可或缺的谷粮。

年,直隶改称河北。若从公元前15世纪记录它的更替,漫长的左史右经,本文会“不堪重荷”。在旌旗猎猎的战国时期,河北为燕赵之地,赵都设在邯郸,许多有趣的成语典故就发生这里。从邯郸东南过邢台即达衡水,它位于冀南一隅,平素少被外人留意,但境内的冀州,却名震天下。禹划九州,始有冀州,位列九州之首的冀州,在岁月长河里未能得到长足发展,反而日渐式微,最终成为衡水的辖治。但冀的名字仍在延续,河北称冀,正是源于冀州。

衡水伴随着老白干,它俩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人们知道了老白干,从而也知道了衡水。因物产被人们记住的城市屡见不鲜,衡水并非首例。

年出版的《中国参与巴那马太平洋博览会记实》中,记载了年“直隶(官厅)高粱酒”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斩获甲等金质大奖章的文字。晋冀两地同时获得殊荣,与华北丰产高粱以及悠久的酿造史密不可分。

年,西南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衡水已拨云见日。新中国第一缕阳光照在华北平原大地上,衡水18家私营酒坊走向合作之路。在尚无律例的年,对烧锅老板积累的资本,是没收还是赎买?令冀南行署纠结。

锣鼓喧天,唢呐声声。“冀南行署国营制酒厂”在鞭炮硝烟中挂牌成立。嗣后依然秉承古法,年复一年的地缸发酵、老五甑出酒、续糟配料、混蒸混烧,企业亦随时代更替延续,直至改制重组。直隶官厅选送的高粱酒,虽然金牌在手,但大事小情纷乱如麻,冀南制酒厂只记得“好酒不怕巷子深”,哪管什么金牌金奖。

那枚在美利坚斩获,但被冀南制酒厂遗忘的镏金奖牌,正面雕刻着一对青年男女,分别代表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人身躯赤裸,含情脉脉对目而视,在冉冉而升的朝阳下,透过曼妙的雾霭走到一起。西洋人总是那么罗曼蒂克,爱情至上,有什么不可?左右海洋图形中的一条陆地,象征着巴拿马运河通航带给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团结与繁荣。底端的拉丁文之大意是“人类从不同区域相聚一起”。这句话真是妙笔生花。中国与美国远隔浩瀚的太平洋,为了向世界展示东方,专门建造极具华夏风格的中华政府馆:重檐歇山式屋顶金碧辉煌,亭、塔、牌、楼,雕梁画栋,飞檐拱璧与东方如出一辙。不就是为了相聚,为了展示吗?

参展的丝绸、茶叶、瓷器、高粱酒之品项10万多件,它们搭乘邮轮在漫无边际的太平洋远航,历时月余到达太平洋彼岸的旧金山。在中国商人眼里,故乡每天西下的夕阳,就落在这个地方。

奖牌的背面耸立着博览会的中心建筑宝石大厦。楼宇由枝叶繁茂的橄榄枝环抱,西方常用之象征和平。奖牌边缘用英文书写着“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字样。

《记实》中载明开幕当日的盛况:中国馆内人声鼎沸,如同潮水涌动。世界列国出于对东方的好奇,八万余人蜂拥而至,探究古国的神秘。美国总统、副总统及政府官员亦位列其中。在中国分馆里,直隶官厅选送的高粱酒,即十八酒坊之一的“德聚烧锅”烈酒,让西洋人见识了高粱酒液的猛烈。它纯净无瑕,点火即燃,烧后不留印痕,“白干”之名因此而来。

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对品牌的美誉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紧接其后必是巨大的经济效益。“品牌与营销”是市场经济行为,企业的兴衰成败尽在于此,这是当下任何工商企业熟知的道理。可是市场、利润与冀南公署制酒厂又有何关呢?那块可以左右企业沉浮的金牌,在岁月里沉寂、遗忘、不知所终……衡水老白干,甲等大奖荣膺者,成了唯一未能获得中国名酒的特例。

斗转星移,新一代衡水老白干人当然明白巴拿马金奖的山高水长。对前人造成的天大遗憾,他们不知有多少次扼腕兴叹。“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的古训,给他们带来丝丝安慰,“甲等金奖,大国品质”的口号随之叫响。

衡水老白干小酒版精巧齐备,品种繁多,但多在含量与酒度上做文章,且计量与酒度差异甚微,给人似曾相识的印象。设计者的初衷,想必是以之满足不同收藏者的喜好,故而为之。

青花瓷瓶是衡水老白干小酒版永恒的特色,它的酒精单位均在50度游离。其实,让我们重回的67度老白干,才是白干烧酒的至尊经典。

太行东麓刘伶醉

保定,位于衡水以北的冀中平原西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都城在其境内。争霸、攻伐、战乱、豪杰、侠士……“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此话真是恰如其分。中国近代史中,太行山、白洋淀、滹沱河英雄辈出:日伪闻风丧胆的雁翎队,纵身狼牙山的五位壮,攻防结合的地道战……燕赵大地的军民,舍生忘死同仇敌忾,保家卫国最为浓墨重彩。河北产酒。保定府徐水的刘伶醉,盛行京津冀一带。

刘伶是安徽濉溪人,只是那时叫西晋沛国。他的生卒年月可考,他的著作仍在刊印,他创造的成语出现在我们的文章里或口语中。这位魏晋时期的名士,曾与嵇康、阮籍等七人在河南修武的竹林中喝酒、纵歌、恣意酣畅,史称“竹林七贤”。刘伶做过官,朝廷问其治国方略时,他侈谈道家的“无为而治”,晋武帝甚不满意,因而刘伶被视为无能之辈而遭罢免。官场轶事并不值得他垂名青史,刘伶之所以被后世乐道,说来令人瞠目,源于刘伶对酒的酷爱。

在历史的传诵中,刘伶多以醉死复生的神话出现。但“鹿车荷锸”我深信不疑。故事出自《晋书.刘伶传》,讲述刘伶乘鹿车出行,车载酒壶,时刻饮用。仆人荷锸随之,即扛着铁锹紧跟其后。刘伶曰“死便埋我”,真是惊世之语。走在哪就喝到哪,死在哪里就埋在哪,刘伶对酒的真爱不可言表。“鹿车荷锸”也读出刘伶旷达生日顺其自然的人生观。

在中国,声称刘伶墓冢的地域多达八处,无可否定的是当中必有七伪。如此这般无非是出于对酒仙刘伶的尊崇,兴许他真的就埋葬在游历的旅途之中。

刘伶生于公元年,卒于公元年,在人均寿命仅39岁的魏晋,终日泡在酒海,嗜酒如命的刘伶竟活了80岁,可见酒并非什么“洪水猛兽”。那些貌似科学却未经过验证的伪说,是不是应当见鬼去?白居易说,“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以酒为伍,谁能奈何?

刘伶千里迢迢探访徐水,留下许多豪饮的佳话。充分发掘历史文化,让酒仙重新焕发光彩,“刘伶醉”做到了极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工业遗产,国家4a旅游景区……刘伶醉酒坊被众多光环拥抱,每一件荣誉,都来之不易。

绿荫园林工厂,地藏陶坛数万。甘洌浓香在四季更替的寒暑中自然老熟,年代酒不再是噱头。独创私人定制,满足藏家愿望。创办京津冀酒版协会,倡导酒版收藏。刘伶醉酒与众不同、独辟蹊径的营销风格,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畿辅之地二锅头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自辽金以来即为历代政治文化中心。若继续追寻她的历史,可上溯至三千年前。她的称谓因朝代而变,燕都、幽州、大都、北平、京师……是她曾经的名字。七雄争霸的燕赵悲歌,秦朝嬴政的一统天下,唐代安禄山的天宝之乱,蒙古铁骑挥师南下,以及明朝的繁荣和清朝的盛极而衰,都在它身旁上演。

久远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几百年的建都史,形成了皇宫、城楼、庄严、正统、势位至尊的宫廷文化,亦诞生了庙宇、京剧、城楼、胡同、美食的市井文化。在丰富的文化单元中,北京二锅头酒亦当位列其中。

元朝时,蒸馏酒进入中国,它的名字尚未称之白酒。初来乍到的陌生,人们根据它的猛烈冲辣,称其烧酒或者烧刀子,不知所以的“阿剌吉”也是它的名字。那个带有肃杀之气的烧刀子,正是绵柔二锅头的前身。彼时烧刀子并非像今天二锅头那样被大庭广众所饮用,烧刀子品质低劣难登大雅之堂,酒的高端市场,常年被江南的黄酒所垄断。

“二锅头”本是酿酒民间土语,然而在京城,二锅头变成了人人皆知的商品名。它在业内的工序被称之“掐头去尾留中间”,这些平庸土气的话语,外行通常不明就里。

原来,酒醅蒸馏时,釜锅中率先流出的暴辣酒液,醛类甚多,工匠将之舍去,此为“掐头”;末端流出的酒尾,其酒花散尽,浑浊酸涩,度数低微,尽悉扔之,此谓“去尾”。中间亦即第二锅流出的头酒,糟粕已去,精华尽存,此时的甘洌,就是妇孺皆知的二锅头。

年5月,棋布北京的十二家“老烧锅”收拾好祖传的家什,来到察哈尔省的怀柔县。此地距离长安街旁胡同里的宅院已有58公里。离开北京的前夜,他们再一次拂拭着斑驳的匾额,那是祖传家业的核心所在,数代人无不靠着这块招牌走过来。尽管有着千般不舍,但不得不将之束之高阁。由颐指气使的掌柜转化为唯唯诺诺的工匠,曾经暗中较劲的对手,如今成了朝朝暮暮的同事,角色转换,多少有些令人不适。可是,为建国献美酒,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舍我其谁?

十二酒坊在拱手作揖的礼俗中,北京红星酒厂组建成立。

七十余年过去,我们至今仍记得十二家“老烧锅”的宝号。那些带有时代印记的“源升号、龙泉烧锅、益源烧锅、锦裕生……在岁月中消失殆尽。酒坊的掌柜们早已作古,曾被他们视为荣耀的招牌店号,如今孑然一身地静静悬挂在红星酒厂的博物馆里,孤独地注视着身边的过往。其实它并没有消亡,与它同时代诞生的酿酒技艺,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下,永续传承。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红星”。当年为了让北京民众都能喝到二锅头酒,“红星”售价由官方制定,工厂不得僭越。这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特征,低价位,高销售的红星二锅头,伴随京城百姓五十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名酒”。

传统的红星圆柱瓶小酒版摆在桌面,它与母本一脉相承,熟悉的身影又回到眼前。曾几何时,与众兄弟豪放畅饮红星,盖因为它的适口与价廉。

瓶身通体茵茵之蓝,犹如秋日天空的湛蓝。庄重肃穆的五角红星居于正中。红白相间的瓶贴,简明扼要。“红星二锅头”五个大字如行云流水,刚劲有力。“红星”用R示意,她早已迈进中国驰名商标的行列。ml的容量,53度酒精单位,收藏品饮两相宜。“绵柔纯粮”宣示它每一滴都来自田野,品质纯真理所当然。那个不引人注目的“8”字,代表瓶中酒液已八年窖藏。“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商,巨大的经济实力,从股东构成可见一斑。

43度ml小方瓶古酿,43度ml绿扁小二,它们接踵进入市场,在营销大战中,红星正调整着自己的方向。

牛栏山位于顺义北缘的古镇,从地理角度上,牛栏山酒厂与红星酒厂相距不过十公里,他们不但是近在咫尺的乡邑,而且酿造的白酒有着共同的属性即绵柔清香。他们还共同使用二锅头的名字,却从没有因商品名称引发纷争。

牛栏山镇地处燕山南麓,华北平原北端在此已到尽头。牛栏山境内的燕山植被茂密、潮白河碧波荡漾。好山好水必出好酒,再一次得到印证。旧时,牛栏山镇烧锅青烟缥缈,小小的村镇散发酒香。打开泛黄的《顺义县志》,石印文字记载了曾经的热烈:“工者约百余人,受雇治内十一家烧锅,所酿之酒甘洌异常,为平北特产,销售邻县或平市,颇脍炙人口,尤以牛栏山酒为最著。”真实的最著,而非空穴来风。

年,牛栏山酒厂成立。那时尚不称为“北京牛栏山”,时年为“河北省通州专区顺义县牛栏山镇酒厂。”如今读着它的名字,是不是过于冗长?此时,红星二锅头已经开工酿造三个春秋。他与牛栏山二锅头同在河北通州辖地。《论语》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何况他们是近邻,彼此多有互助,“红星”理所当然是兄长。

牛栏山酒厂虽鸿基始创,但他并非无本之木。“师承”是汉语词汇,引申为传承。师承概指学术、技艺上的一脉相承。在造酒技艺上,最为讲究师承,因为它代表正宗嫡派。牛栏山品牌自创建伊始,富顺成、魁胜号、义信号和公利四家本土老烧锅就加持其中,它们酿造的品质在《顺义县志》称为“最著”。看来,牛栏山酒从开工之日就轻车熟路。

牛栏山二锅头琳琅满目。我以为,但凡小酒版花色繁多的酒企,必然业绩骄人春风得意。倘若产品无人问津门可罗雀,焦头烂额自顾不暇,哪有闲情雅致去造酒版?牛栏山二锅头珍品小青龙,“京华皇风,君临天下”呼之欲出,故宫文化的核心元素在此尽显。瓷瓶上绘制皇家韵味的青龙与祥云,一条黑色青龙腾云驾雾,趾指蓄势待发苍劲有力,展现出“吾辈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化作龙”的凶猛。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凤呈祥……中国人对祥瑞之龙无比挚爱,不然怎么会说是龙的传人呢?可惜作为酒版,ml之53度小青龙的文字转嫁于纸盒包装,给藏家留下空白,如此之举,会导致收藏之价值低微,实在是轻虑浅谋。

ml,52度小红龙喜酒,与小青龙相映成趣,一青一红,异曲同工;50ml三色小酒版金黄、金红、金碧辉煌,组合三款酒版,度数各异,自有参差,以最富有的色泽演绎它的“土豪金”。三色酒版一改牛栏山惯有的“清香”,走进“浓香”天地。

“正宗二锅头,地道北京味”,京味十足的二锅头,必将在顺鑫农业光大发扬。

津沽宁城高粱酒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天津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因京杭大运河的漕运而兴。津沽、津门是它常用的别称。津与沽皆从水,只是津常做渡口而言,沽即入海口矣,可以说,天津之名因水而生。

尽管津沽多水,但非水清石见、纤尘不染的山泉。津沽之水的品质与酿酒的清澈佳泉不可同日而语。因而天津不像中国西南那般酒坊林立,最能证明酿造史的明清窖池或深水古井,在天津难觅踪影。

中国酿酒的谷粮不分伯仲,酿酒的技法亦大同小异。即使同种同宗,工艺复刻,如法炮制,也未必获得同质佳酿,甚至天悬地隔。不同区域的显著差异,不知困扰了多少酒企,因质量导致土崩瓦解的酒坊何止万千?

仔细想来,中国名白酒无一不出自山清水秀的镇落。汉传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生命。既然如此,酒曲酒醅乃至酒糟焉能例外?它们喜爱于青山绿水之地与微生物菌群一起,对酿造环境产生感应,可见小城才是名酒佳酿的归宿地。渲沸尘世的大都市为什么不出名酒?许多专家穷其一生的学问,也难以破解,何况我等呢?

天津依水而兴,可是没有制造名酒的山水地貌。但位于华北平原东部的宁河,曾经“烧锅”氤氲。宁河西周时属幽州,春秋战国时又属燕地,数千年前的地名里,我们读出宁河的悠久。年后,宁河在唐山与天津之间朝秦暮楚。年代,宁河成为唐山专区的汉沽市,只是汉沽昙花一现,少有人记得而已。之后,始于光绪六年的宁河烧锅“义聚永”,在百转千回中来到天津。

“金星”牌高粱酒,是津门酒业唯一的“中华老字号”。50ml的小酒版盛装着62度高粱酒。华北特有的清香,密闭在玻瓶中。瓶贴上如湖水一般的蓝色,静谧而深邃。湖蓝与灿烂的金黄构成了瓶贴基本色调。光芒闪烁的金星,是它的注册商标。横亘标签的“高粮酒”而不是司空见惯的“高粱酒”,留给藏家无尽的想象。

不带边缘花饰的背标,文字占据了所有的平面。它们拥挤在窄小的纸片上几近窒息,也许是刻意为之,给人留下粗犷豪放?

中国地理将秦岭-淮河以北,万里长城以南的天地,称之华北。她远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华北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壮丽画卷,在史册中记载了动人篇章。

清香绵柔的烈酒,大多云集在华北的山川、河谷、平原。优雅的清香之源,除了我们已知的乙酸乙酯,更多的神秘引人遐想。她们为什么唯独发生在这里?她们被逶迤的秦岭阻挡,被滔滔淮河截拦。她对南方的吝啬令人不解,却无私地润泽中国北方。

我们感叹酒中清香的神奇,她包含着人与天地的关系。她隐藏的密码,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破译,唯有从“天人合一、人天同构、天人互泰……”去寻找高深莫测的答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