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红安县一个叫吴家嘴子的小村庄变得空前热闹——一位著名的开国将军要回乡探亲了!
这个消息一传开,当地的领导都急坏了,纷纷表示要好好招待这位战功赫赫的开国上将。没想到,将军却一口回绝了他们的安排:“我回来不是来享福的,我是来看看乡亲们。”
这位不走寻常路的将军没有会见当地的官员,而是住在了一户乡亲家里。面对如此贵客,乡亲们局促而紧张,不知道怎么相处,他却说:“有我在,你们有什么事都可以放开胆子说!谁敢为难你,我饶不了他!”
这位不同寻常的将军,就是韩先楚。不管身上有多少功勋,他始终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韩先楚心系故乡,为百姓做主
韩先楚年少时离开家乡,此后在东北征战一生,再也没有回乡的机会。
时间流逝,家乡的风景却从未在他心中褪色,反而越发鲜明。韩先楚的心里始终牵挂着故乡的亲人,一有机会就想回乡探望。算下来,他曾先后三次回乡探望父老乡亲。
第一次回乡,正是辽沈战役刚刚结束的时候。彼时担任兵团副司令的韩先楚屡建奇功,跟着南下的部队经过湖北时,顺道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探亲。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韩先楚操着乡音,和前来欢迎他的乡亲们称兄道弟,嬉笑怒骂,毫无顾忌。
儿时最好的朋友吴海洲上下打量着他,感叹道:“瞧你穿着这身军装多威武啊,我就说,我们小时候那几个光屁股蛋里就你最有出息,能成大器!”
韩先楚却摇头:“我就是比你们多看了几本书,爱出去闯荡一些。要是你不死守着这几亩地,跟我一起出去,肯定比我更有出息!”
十五年不见,韩先楚却还清清楚楚地记得自己欠着吴满洲四斗稻谷。他执意要把自己带着的钢笔送给吴满洲,吴满洲大笑:“现在土改了,分田了,哪里还缺你那四斗稻谷!不过,我还留着你的那张欠条呢,上面有你韩司令的签名,也算留个想头。”
第二次回故乡时,已经是年。韩先楚从繁忙的事务中抽身回乡,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争着邀请他,他一概回绝了。他对大家说,自己只想和乡亲拉拉家常,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吃。
韩先楚来到了老乡闵永进家里,这可把闵永进高兴坏了,要把自己家里的老母鸡杀了招待将军。韩先楚连忙制止他:“这年头大家都不宽裕,我心里头本来就过意不去,要是还杀鸡给我吃,我心里就更愧疚了!”
听到韩先楚这样说,闵永进热泪盈眶。韩先楚见他好像有话说,就对他道:“有我在这里,你什么话都可以直接说,谁敢为难你,我绝对饶不了他!”
面对韩先楚的关心,闵永进终于打开了心扉。原来,在当时的生产大队里,干部分配得太多,普通群众吃力不讨好,心里有怨气。
韩先楚认真记下了他的意见,离开红安时特意告诉当地的县委领导,要精简一下生产队的干部数量,不能让群众有意见。
他一直将民众放在心上,年再次回乡时,看见乡亲们冻得瑟瑟发抖,直接下令给红安县调拨了五万件旧军大衣。
他常对身边的人说:“革命战争时代群众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我们,我们实在愧对父老乡亲啊!”
四当排长,显英雄本色
对农民的深厚情感,正源于韩先楚的童年经历。
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的韩先楚是个苦孩子。他只上过一年私塾,此后就开始为生计而奔波。他学蔑匠,打短工,小小的肩膀上扛起了沉重的责任。这些经历让他深谙乡亲们的不易。
在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黄麻起义。韩先楚义无反顾地报了名,投身革命,成为了本村的童子团团长。
这个时候的韩先楚只是想在军队混口饭吃,却误打误撞,开启了他传奇的军旅生涯。
在参加革命之后,韩先楚打起仗来奋不顾身,积极勇敢,次次都冲锋在前,很快就被提拔成了班长、排长。可是,就在一切都顺风顺水的时候,命运却跟韩先楚开起玩笑来。
年,韩先楚领命执行侦察任务,好让独立团明确转移方向。没想到,他带着两个战士刚刚离开,敌人就对独立团发动了突袭,独立团不得不立刻转移。
和独立团失去联系后,韩先楚一直在积极寻找组织,终于在半个月后来到了中共鄂东北道委特务第四大队。但是,因为第四大队没有人认识他,也没有东西能证明他的身份,他只好重新从普通战士做起。
第四大队承担着白区和苏区之间的联络工作,经常要外出侦察,收集敌军情报。有一天,韩先楚和战友刘震一起外出侦察,按照惯例隐蔽在群众家里,准备等到晚上再外出活动。
不幸的是,他们的行踪被暴露出去了。敌人的军队很快包围了他们寄居的屋子,危机时刻,韩先楚突然跳出了围墙,一边鸣枪一边向前冲,把敌军的视线吸引过来,刘震则在后方进行突围。
这是极冒险的方法,好在两人最终成功脱险。事迹传开,韩先楚被任命通信排排长。
可是这一次的排长也没能当多久,没过几个月,他就因为“革命不坚决”被撤销了职位。
原来,事情起因是几个来部队打探红军消息的农民。领导觉得这些人一定是敌军侦探,要求予以处决,但韩先楚却持有相反意见。
来打听红军消息,说不定只是红军亲属在寻找亲人呢?抱着这样的想法,韩先楚拒绝对他们行刑。就这样,他被撤去职位,罚去当了炊事员。
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是炊事员,战争发生时仍然要上阵杀敌。在一次次战斗中,韩先楚的军事能力显露无遗,很快,他又当上了排长。
这一次,他过得顺风顺水。年,他成功加入了主力红军红二十五军。在郭家河一战中大放异彩后,他甚至当上了副连长。
在年4月的罗田突袭战中,韩先楚带领一个排缴获了敌军金库,拿到了七千银元。可惜的是,也许他的人生注定坎坷,在敌军疯狂的反扑中,韩先楚被逼入护城河,所有银元都散落在河底。
在当时的红军部队中,七千银元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因为这次失误,韩先楚受到了严厉处分,下放到了交通队。
交通队没有作战任务,大多是刚入伍不久的青年农民,承担着弹药粮食的运输任务。韩先楚到了这里之后,纵有满腹才华也没地方施展,只好干一些体力活。
幸好,是金子总会发光。一次运输途中,交通队突然和一对民兵相遇,对方来势汹汹,显然不怀好意。
看见对方手上的兵器,青涩的队员们都慌了神。这时,韩先楚临危不惧,迅速做了布局。他让几名战士绕到队伍后面,营造声势,自己则站在最前面,大喊一声:“冲啊!抓活的!”
民兵们听见他这一声气势十足的呐喊,再一看队伍后面的“红军队伍”,顿时吓得落荒而逃。就这样,韩先楚以自己的机智化解了一场危机。
事迹传开后,引起了军政委吴焕先的注意。他特地问了韩先楚的事情,最终认定他丢失银元是“无心之失”,可以继续担任排长。
就这样,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之后,韩先楚第四次成为了排长。四当排长的经历将这个年轻人的心性磨砺得沉稳而刚毅,终于使璞玉成材,展露出自己的才华。
“掏心”战术,助柳南大捷
作为名将,韩先楚在战场上一向富有巧思,屡次提出奇策,立下赫赫战功。柳南之战就是典型的案例。
在年,国民党军队屡次进犯临江,屡战屡败。三月,不甘失败的国民党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进攻,让七个师的兵力从三条兵路上发起进攻。
得到消息的党中央决定,让时任第三纵队司令员的曾克林和第四纵队副司令员韩先楚一起组成临时指挥部。韩先楚很快接到任命电令,要求他4月4日到第三纵队和曾克林一起研究。
接到电令时是3月31日,韩先楚心急如焚,等不及4月4日的到来,当晚就扬鞭策马去了第三纵队。
当时,寒冷的东北严寒未消,韩先楚一路踏雪而来,开门见山地对第三纵队首长说:“我就是来给曾司令员当助手的,现在情况太紧急,我们马上开始吧!”
在当时的指挥部,大家都先倾向于攻打左路,因为左路上是新编的第二十二师,实力最薄弱,最好突围。但是韩先楚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提议先打中路。
大家伙面面相觑,中路是第八十九师,不仅实力最强,而且攻打中路时最容易受到左右的敌人夹击。为什么要先打中路呢?
韩先楚思索了好一会儿,指着地图,向大家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中路是敌军主要进攻的一路,只要对其进行粉碎,敌军的全面进攻就没法进行了。
他特别提到,这对部队刚从热河调来,对当地的地形、民情很不熟悉,缺乏作战经验,但又十分冒进骄傲,非常适合诱其深入进行包围。
尽管他振振有词,大家还是很难统一意见,只好将两种作战方案都交给南满军区,请他们进行裁定。两个小时后,他们得到了回复:同意韩先楚的意见,并由他统一指挥。
曾克林看完了电报,郑重地对韩先楚说:“老韩,一切的作战行动,我们听你的。”
此时的韩先楚却收起了锋芒,诚恳地说:“具体的作战部署,我们还是共同研究。”
很快,他们定下了最终的进攻方案。在最后决定时刻,韩先楚又提出了意见:“总攻时间就定在4月3日清晨6时。”
这下大家又看不懂了,一般进攻都会选在夜间进行,以获得隐蔽性,这次怎么要到天亮后呢?
韩先楚向大家解释道,4月3日清晨正是敌军要向红石砾子开进的时候,这个时候发动进攻,正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其次,也有作战地域地形复杂的原因,白天作战有利于士兵们看清地形。
一切如韩先楚所料,总攻开始后,全歼落网之敌余人,参战的我方士兵却仅伤亡余人。延安新华社大字发表了“柳南大捷”消息以表示祝贺。
可以说,这一次的重大胜利,离不开韩先楚的“掏心”战术。
驰骋锦州,书军旅传奇
经过时间证明,韩先楚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肯定,他被委托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要。解放战场上,他又一次书写下传奇。
年,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韩先楚、罗舜初率部协同第一、第七纵队和独立第二师,攻占东北战略要地四平,全歼灭敌军近2万人。
这个时候,东北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中央军委见时机已成熟,给东北人民解放军下达了攻占锦州的任务。
这个任务可不轻。锦州是东北与华北之间的沟通要塞,能否攻下锦州,决定着秋冬季节的辽沈战役是否能成功,能不能把东北国民党军消灭在东北地区内。
韩先楚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就去了锦州的北大门义县进行勘察。义县以易守难攻而闻名,周围围筑着一圈坚固的防御工事,很难攻打下来。
见到这种情况,韩先楚提出了兵分两路的进攻方案。先派一队人向义县实行佯攻,而另一队人则可以利用夜晚悄悄实行近迫作业,挖交通壕来掩护进攻部队。
这些交通壕在实际作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不仅保障了突击部队可以顺利进入出发阵地,还充分发挥了炮兵和步兵密切协同的炮火支援作用。总攻义县的战斗只持续了四个小时,我军就大获全胜。
攻下义县后,韩先楚带着部队直逼锦州城下。锦州城里有十万余国民党军队驻守,北面还有着两个制高点,简直可以算固若金汤,到底该从哪里进行突围呢?
韩先楚早有准备。在攻打义县时,他就对锦州进行过细致的侦察,认定这两个制高点正是扫清锦州外围的重点。
10月12日,随着韩先楚的一声呐喊,攻击部队勇猛无比地向前冲出,顽强拼搏,一举攻占了配水池制高点。
在这次战斗中,韩先楚还发现了惊喜。他在亮马山后面发现了一条交通壕,可以直接通到城里,敌军正是通过这一条交通壕从城里向亮马山增援。
韩先楚当机立断,指挥兵力切断了这条交通壕。很快,由于得不到城里的增援,亮马山阵地被我军迅速攻破。这样一来,锦州里的国民党就陷入了绝境。
韩先楚不敢掉以轻心,乘胜追击,在10月14日发动了对锦州城的总攻。由于强大的火力压制和战前的精准判断,坚固的锦州军队顿时土崩瓦解。15日拂晓前,各方突击队胜利会师,锦州被彻底攻克。
这一次战争结束后,东北国民党军队元气大伤,再也成不了气候。蒋介石连忙指挥军队撤退,韩先楚威风凛凛地守在辽西战场,见到哪里有敌军就向哪里进攻,把敌人的企图彻底扼杀。
11月2日,我军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韩先楚这位东北解放战场上的名将,也圆满地结束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使命。
结语
年的3月份,韩先楚已经身患重病,卧病在床。弥留之际,他却始终记挂着家乡。看见人们火热地进行着植树活动,他叮嘱夫人送些风景树到红安县,美化街上的环境。
“我曾经向乡亲们许过愿,要送一片风景林给他们。我现在的情况,恐怕是回不去了,只好把愿望托付给你……”
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老将军虚弱地躺在病床上,缓缓地说:“你送树苗回去时,请代我向父老乡亲问个好,就说我韩先楚想念他们。将来我去世了,你也要把我送回红安,让我的灵魂永远和他们在一起……”
年5月18日,韩先楚的骨灰被护送回到红安,葬在红安东郊。至此,这位至勇至善、至真至诚的老将军,给自己的人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