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义县社火来自群众身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

.

义县民间艺术文化丰富多彩,一个个在民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个个色彩奇异的艺术瑰宝,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文艺世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义县社火早已成为宜州百姓庆祝节日、祝贺丰收时的重要表现形式;人们通过社火,传达着生活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起源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地方的社火都渐渐凋零,甚至失传,然而在义县,社火不仅没有没落的迹象,反而重回百姓的视野,复活了很多义县人儿时的记忆。义县社火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医巫闾山西麓,大凌河、细河交汇处,是当地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以歌舞祭祀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多种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

根据《义县志》记载,义县社火在当地至少流传了年以上。由于其活动范围覆盖9个大村、18个自然屯,故当地称“九龙十八会”。义县社火的主要表演节目是竹马舞和旱船舞,历史上义县是辽国国舅部萧氏封地,义县社火充分展示了我国北方民族文化融合的现象,服饰具有民族特色,有固定唱词,固定人物,固定表演程式。民间艺术与民俗活动相互依存,体现出北方少数民族独特的民间民族艺术特征,具有鲜明的民俗风情和祭祀、娱乐、商贸多重功能,充分体现了其历史、文化、经济价值。

发掘与传承

竹马舞传承人刘书江说:“我们岔路沟村的竹马舞是年县文化馆到我们这挖掘,才开始承办的原生态的竹马舞,通过我们几个传承人的共同努力,现在我们岔路沟村的竹马舞已经成型,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村男女老少都会。”

旱船舞(义县社火)传承人何永泉说:“作为旱船舞的传承人,从六七岁就看过父亲的演出。我经常带领我的团队去各地演出,传承民间艺术,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保护与发扬

近年来,义县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立义县社火培训基地,农闲时培训新人进行排练;印制发放宣传资料,让广大群众了解义县社火的历史文化内涵;成立“义县岔路沟农民舞蹈队”,将义县社火搬上各大活动舞台;邀请市群众艺术馆的舞蹈老师前来对义县社火进行复排,将非遗与广场舞充分结合,让义县社火更具观赏性,让群众在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发现民俗之美。

广阔舞台

竹马舞(义县社火)传承人刘志忠说:“作为竹马舞的传承人,有责任和义务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艺术,让它走出义县,走向更大的舞台。”

在几位传承人的带领下,义县社火已陆续在辽西各地进行展演,具有地域特色的演出不仅展示了义县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民间文化,也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舞蹈队常年进行演出的有27人,掌握表演技能的达到百余人,具有余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义县社火正逐渐恢复其繁荣,以更加接地气的形式在宜州大地传承和发展。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