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文物工作者葛镇亚:
找到海龙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曹雯赵相康向秋樾
葛镇亚在海龙屯留影。
海龙屯天梯。
“以前觉得它是个国家宝藏就很了不起了,没有想过还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秋日的海龙屯天高云淡,已经年过古稀的葛镇亚在太阳底下站得久了,额头上冒出密集的汗。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但无论多少次走在这青石板铺就的山路上,总是充满干劲。
傍山而立、巍峨逶迤的海龙屯坐落在遵义老城以北的龙岩山上,至今依旧完整保留着明末废弃时的格局,是中国西南土司城堡的代表。其建于险峰之上,南北环水,下临深渊,前有铁柱、铜柱、飞龙、飞虎等关卡拒敌,后有双重翁城防御,建筑构造与山形完美融合,是中国古代“因山为城”的优秀案例。
从年开始旅游开发,到年晋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到年“申遗”成功,海龙屯的过去是播州杨氏土司的故事,而海龙屯的今天却绕不过这位叫葛镇亚的老人。
年,贵州开始文物大普查,时年34岁、在遵义县文化馆上班的葛镇亚,被抽调参与文物普查工作。说是大普查,其实在县级层面只有葛镇亚一人从事具体工作。他从《遵义府志》中看到距离遵义城北面几十里的地方有个“海龙屯”,是明代“平播之役”的主战场。“这应该是个很重要的地方,但时间过去了几百年,物是人非,史料对于海龙屯的记载也很简单。”
一段寻找海龙屯的旅程,就此展开。
在遵义老城西北面的高坪镇附近有一个叫“海龙坝”的地方,那里盛产优质大米。冥冥中葛镇亚觉得“海龙坝”与“海龙屯”有着某种联系,于是从遵义坐车到海龙坝,一路打听。当地人听说“海龙屯”的名字,告诉葛镇亚还在很远的地方,要穿过海龙坝去太平公社一带打听。葛镇亚踩着泥泞的山路赶到太平公社,当地村民说“海龙屯”还很远,要往沟子里再走十里路。
寻找海龙屯的时节恰逢冬天,葛镇亚沿着河谷往上走,踩过独木桥,趟过溪水,不知不自觉日渐黄昏。“倒退肯定不可能,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走到山脚下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幸得山脚下有户人家,里面住着一位姓刘的大爷,葛镇亚便住了下来。他记得那日刘大爷正在土灶上熬猪油,问清来意后便向葛镇亚说起了杨应龙的故事。
葛镇亚此前读过一些材料,对于杨氏土司的情况有所了解,两人一边聊天一边讨论到深夜。他记得那晚山谷里起了大雾,第二天出门一看,竟是白茫茫一片。
大雪加剧了山路的难行。告别刘大爷,葛镇亚找来一根竹竿,小心地戳着往上爬,中途走过几道坍塌的关口,便看见露出的巨大石头。这样的发现让葛镇亚充满力量,心中有个声音不断地暗示着。他一鼓作气爬到飞龙关,在冰天雪地中看见一道黑色的关口矗立在眼前。
“那个时候山上都是农民的耕地,我在一片玉米地里转了转,从飞龙关走到朝天关,用随身携带的海鸥相机拍了些照片。”这次艰难的旅程,葛镇亚确认了史料中海龙屯的真实存在以及地理位置。第二次,他找来当地的村党支部书记刘远光带路,对海龙屯的各个关口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拍摄、绘制,回去后结合史料记载写了一份申请报告,推荐将海龙屯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2月,海龙屯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葛镇亚再次来到海龙屯为其树立保护标识,划定保护范围,并委托刘远光作为海龙屯的第一位文物保管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葛镇亚对海龙屯的感情与日俱增。20世纪90年代初,遵义旅游大发展,成立了海龙屯旅游开发领导小组,葛镇亚被抽调到小组下设的办公室任副主任,主要工作是组织当地的村民用镰刀把古道砍出来、把城墙砍出来、把关口砍出来……“多年过去了,很多地方不但杂草丛生,还长出了竹子,长出参天大树,但我要修路上山。”
修路的过程中,海龙屯天梯被发现了。多年的水土流失,让天梯发生了严重的位移,两边的护墙滑在原地被泥土覆盖。天梯曾是海龙屯上下必经的唯一通道,是一组由36个踏步组成的状如天梯的台阶,每级阶梯60-80厘米高,全长52米,坡度很大,上接飞虎关。葛镇亚说:“发现时,亏得被厚厚的泥土覆盖,天梯才得以保存。”
年8月,遵义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了飞虎关天梯。
打通了上山的主道,再打通周边的支路,慢慢地,海龙屯有了电,有了手机信号,也开始了更加详尽的发掘与研究。
星移斗转,40年对于屹立多年的海龙屯来说,不过是一个片段,而对于葛镇亚来说,却是从青壮年迈入古稀,他始终记得自己作为文物保护者的工作职责。“海龙屯太重要了,我一生能做的事情只有一点点,需要把它保护好才能传给子孙后代,也需要更多人来讲它的故事。海龙屯三分靠看,七分靠讲呐。”葛镇亚轻轻触摸着海龙屯的斑驳巨石,像是为它拂去历史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