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汪遵
春秋战国,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大变革的时期,各个国家为了保卫领土与人口,他们纷纷花费巨资修筑长城。楚国、齐国、魏国、燕国、赵国等都有为了互相防御而在各自的边境修筑的长城。按照修筑长城防御对象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原各国之间的长城,另一种是中国各国与游牧民族之间修筑的长城。
中原各国之间的长城
楚长城是我国古代较早修筑的长城,也有一些学者称之为中国最早的长城。关于其地理位置,大多学者都认为它在南阳叶县(约当今河南叶县以南之地)或者称南阳叶县有方城之一。
楚长城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它由春秋时期的关隘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完整体系的军事防御工程,而在战国时期依然有方城之名,说明它是从春秋时期延续下来的,也就是说春秋时期就有楚长城的修筑。
齐长城是我国古代较早修筑的长城之一,在我国长城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有学者称之为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较早的记载有:“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齐长城主要是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齐国主要为防御鲁、楚两国而修筑的防御工事。
楚灭鲁以后,齐长城基本上是东西朝向的,把整个山东分成南北两部分,以北为齐,以南为楚。另外,由于齐长城是因山之便,沿着绵延起伏的山岭修筑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修筑的特点是因山就险、因地制宜。
魏长城共有两部分,这已经是史学界的共识,即河西长城、河南长城或者河右之长城、卷之长城(此处的“河”,当时主要指黄河)等,名称不同,但所指基本都是这两段长城。魏河西长城“当是公元前年至前年,前后十年间陆续都在修建的。”
魏河西长城主要是“备秦”的,说明魏国对秦国的东进已经采取守势,转为以防御为主了。此长城之修建在于防齐、楚两国的入侵。
燕国位于当时中国的东北部,它北邻东胡,南接中山、赵国和秦国,东临大海,曾一度强盛。战国时代燕国一共修建了两道长城,在南境的称为南长城,北境的称为北长城。在燕昭王的元年时期,易水长城早就已经存在了。
因为当时燕南有赵、东有强齐的威胁,且燕昭王的祖父燕易王即位之初,齐宣王侵燕,夺其十城之地,到了燕昭王父亲燕王哙的时候,齐国又利用燕国内部矛盾,对之大肆侵略。可见,依据当时的紧迫形势,燕南长城的修建应始于燕王哙时期。
但是燕南长城的建造并不只是在燕王哙时期就建造完成,燕南长城的走向大体上是从西北往东南方向,燕南长城的修建目的,如上所述,主要是为了防御赵、齐两个国家,燕南长城最初可能是为了防御齐国及赵国的威胁,特别是东部齐国,所以燕南长城应以东段的修筑较早。
赵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它北接林胡、楼烦,南接魏国、韩国,东北有燕国、东胡,西
北有强大秦国,东又与齐国毗邻,又有中山在其腹心。可以说是在诸多强国的包围当中,诸多王侯在边境虎视眈眈,四面八方都有敌人,所以赵国也被称为“四战之国”。魏赵之间大小战争竟达十三次之多,赵倒败了九次,且十三次战争都在两国交界的漳水两岸。
可见赵国当时受魏胁迫之甚,是故为防魏,修筑防御工事迫在眉睫。长城的修建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邺城,它比黄城更靠近邯郸,是另一军事重镇,与黄城一起对邯郸构成严重威胁长城所经之地、具体走向大概经过武安县、磁县、临漳县、成安县、肥乡县、曲周县等地,形状就像一把弓。
以上就是中原各国中修筑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几个国家的长城。由上述各国的互防长城可知,在各国角逐称雄、兼并扩张的时代,为了自保、自守,他们纷纷在本国边界修筑以长城为主的防御工事。这类长城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国家的安全和经济的发展。
防御游牧民族的长城
战国时代北方的游牧民族主要有东胡、匈奴、山戎等,他们经常武力进攻中原的各个国家,特别是经常和燕国、赵国、秦国这三个国家发生争斗,于是这三个国家都在在北方修筑了防御游牧民族的长城,此为秦长城的直接基础。
燕北长城的修建稍晚于燕南长城。燕北长城修建于燕昭王时期。此长城的走向是:从怀来盆地北部开始,然后走向东北方,进入赤城、沽源、多伦、丰宁、围场境内。再转向东方,进入赤峰市、喀喇沁旗、建平县、敖汉旗、北票、义县,再经经过辽宁的北部、东部南行,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西北部、沿大宁江右岸向西走向,最后终止于大宁江入海口处的碣石山。
赵国作为四战之土,其处境非常险恶,对中原各国的战争不仅没有多大成效,反而屡遭魏国、齐国等的侵扰,损失惨重,以致自身难保。况且,北方少数民族也经常南下侵略,在这种情况下,至赵武灵王时期,改变策略.
转而把目光放到林胡、楼烦等北方游牧民族身上。其父亲赵肃侯时期修筑的赵南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魏国北侵的野心,为赵国专注内务、为赵武灵王专心北伐也创造了条件。
赵武灵王修筑的长城,始于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完成于赵惠文王时代。赵北长城的修建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赵国不再受游牧民族的侵犯,维护了国内统治秩序的稳定,对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入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延缓赵国的灭亡也起到了某些关键的作用。
秦国在秦昭王时期,军事实力十分强大,赢得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斗争,接着为了防止少数民族再次来犯,秦国设置了郡县,修筑了长城。秦昭王长城开始修建于秦昭王三十五年。
结语
可以看出,秦国、燕国、赵国这三个国家的北边长城主要都是以防御少数游牧民族的武力侵犯为目的而建造的。在这三个国家的国家军事实力开始蒸蒸日上越来越强大后,为了国内社会的安定和边境人民的安全,对游牧民族发动战争。
把他们赶往更为边远的北方、西北方,进而在新占领地方修筑长城以防止其伺机卷土重来。这些长城在当时都发挥了很大的防御作用,并且某些部分后来还被秦始皇加以修缮利用,成为秦朝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史记:历史的长城》《中国建筑史》《秦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