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画像临摹的就是毛泽东和朱瑞的这张合影。
近日,号称是青春版《亮剑》的电视剧《雷霆战将》在网络播出,把观众雷了个“外焦里嫩”:剧中的主角用发蜡梳出油光锃亮的发型,八路军住进了欧式豪装大别墅,川军师长在打仗时喝咖啡、抽雪茄,好像战争的胜利轻而易举,抗战将士在战场上很“拉风”一样。
这样的雷人剧集停播了,但怎样不让历史正变得浅薄呢?还是认识一下真正的雷霆战将吧,比如人民炮兵的奠基人、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朱瑞。
朱瑞是延安炮兵学校的校长,培养了大批炮兵专业人才;他把延安炮校带到了东北,白手起家,两年时间建立起一支拥有近五千门火炮的炮兵部队;他提出一系列炮兵作战原则,使炮兵战术、技术和指挥能力迅速成熟……
年10月1日,这位人民炮兵的奠基人,亲身到硝烟未息的战场查看火炮炮击效果,不幸触雷牺牲,年仅43岁。
“始于斯,终于斯,老于斯”,是朱瑞就任延安炮校校长时与全校师生共勉的话。他用生命践行了这个信念。
在红二方面军担任政治部主任时的朱瑞(前排右二),身边是红二方面军司令员贺龙(前排右一)。
“我们中国的炮兵元帅”
年开国大典前夕,为筹备大典,作为主席台的天安门,要在正中门洞上方悬挂毛主席像。
为了给画家们提供画像的参考,摄影师为毛泽东拍摄数幅正面肖像,但是几张照片都不能尽如人意。最后还是周恩来找到几幅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生活照,选定了一张合影中的毛泽东像,作为开国大典毛泽东画像的摹本。
这张合影中的另一个人,就是朱瑞。
然而,在开国大典的礼炮声马上要在北京响起的时候,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的创始人之一、东北野战军炮兵部队司令员朱瑞,却再也回不到毛泽东身旁了。年10月1日解放辽宁义县的战斗中,朱瑞不幸触雷牺牲。
这张合影拍摄于年6月,是毛泽东和朱瑞一起在延河边散步时留下的纪念。照片拍摄之前,毛泽东和朱瑞进行了一次谈话。
朱瑞原为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年12月奉调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年作为中共山东代表团副团长参加了中共“七大”。
“七大”胜利闭幕后不久,中央决定任命朱瑞为军委第二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彭德怀,第一副总参谋长叶剑英)。周恩来已经与朱瑞谈过一次话,告诉他具体承担的工作。没想到,朱瑞竟然想推辞这项职务。
几天后,毛泽东亲自找来了朱瑞。一见面,毛泽东就笑着说,听恩来说你对中央安排的工作有意见,今天我们就一起谈谈,你有什么想法统统说出来。
朱瑞说,同美国人和国民党谈判,事关重大,政策性很强,他恐怕难以胜任。副总参谋长一职,请主席和中央考虑更合适的人选。“我在苏联是学炮兵的,一心想回国搞炮兵。年回国时没有条件,就撂在一边了。”现在建设炮兵已成为我军重要任务,朱瑞“想去炮兵学校当一名教员”。
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和炮兵教员,跨度实在太大了。不过,毛泽东对朱瑞的想法很有兴趣,他详细听取了朱瑞关于建设炮兵的设想,询问了很多问题,甚至还问到了一些火炮性能方面的专业知识。
毛泽东的提问,多少带着些对这位自荐“搞炮兵”的高级干部的考察意味。所有的有关炮兵的问题都难不倒朱瑞,可以说正中下怀。他是当时党内、军内为数不多的科班出身的炮兵专业人才。
朱瑞是江苏宿迁人,早年在徐州、南京读书时,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年,19岁的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考入广东大学。时值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广州是当时全国革命的中心。在中共党组织的推荐下,年年底,朱瑞作为左派青年的代表,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
莫斯科中山大学,可以说是对中国现代革命史影响最大的“洋学府”。这所由苏联出资创办,并以孙中山之名命名的异国学府,在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聚集了一大批中国青年精英,他们当中很多人,陆续成为国共两大政党的风云人物。朱瑞的同班同学中,就有邓小平和左权。
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华大地。中国共产党从血淋淋的现实中认识到“枪杆子里出政权”,开始了武装斗争。“枪杆子”是个代称,当然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枪”。根据国内斗争的需要和共产国际的安排,远在莫斯科的朱瑞,在年的夏天进入莫斯科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
不同于国民党和苏联联办、专为中国培养人才的中山大学,克拉辛炮兵学校是一所久负盛名的军官学校。在沙皇时期,这所学校就是炮兵军官的摇篮。苏联时期,苏联红军中的炮兵军官很多都出自这里。苏联红军奉行“大炮兵主义”,炮兵教育自然得天独厚。
年7月,朱瑞以毕业考试和实弹射击双项第一的成绩,完成了学业。炮兵学校本想安排他到苏联陆军大学继续深造,但朱瑞归心似箭,急欲投身国内火热的战斗。恰在此时,党中央通过共产国际发来了调令,朱瑞终于踏上归途。
但是,这个克拉辛炮兵学校毕业的炮兵高材生,在回国后的十余年里都没能从事炮兵工作。正如朱瑞所说,“年回国时没有条件”,他回国时的红军,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火炮都极为稀少,还远远不能成为一个兵种。“大炮兵主义”教育出来的朱瑞,在全军火炮最多时也只有两位数的红军、八路军中,实在是没有用武之地。
这十余年中,朱瑞做过地下工作,在中共长江局风雨飘摇时,受命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只身前往白色恐怖中的武汉;他做过统战工作,直接领导了国民党第26军宁都起义;他做的最多、最久的是党政工作,在红3军、红15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八路军第一纵队等部队担任政委、政治部主任;“七大”召开前,他担任着中共山东局书记……
革命形势所需,让朱瑞经历了众多的岗位和工作,却都和炮兵不沾边儿。等到“七大”闭幕,中央给朱瑞安排新的岗位时,他琢磨的却是自己搁置了十多年的“老本行”炮兵。也正是在那时候,朱瑞有了学以致用的条件,我军的第一所炮兵学校——延安炮兵学校成立了,朱瑞主动申请去当炮兵教员。
朱瑞如此说,是发自内心的谦虚,但是,中央不可能如此降职任用,真让一个军委副总参谋长的人选去当教员。延安炮校的确缺教员,但是当时更急需的是一位校长。
据原朱瑞秘书毛鹏云回忆,当朱瑞向毛泽东详细汇报关于建设炮兵的设想,并表示“愿意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给大炮,和大炮交朋友”时,毛泽东很高兴,当即决定让朱瑞代理延安炮兵学校校长,最后还与他合影并鼓励说:“苏联有炮兵元帅,你就做我们中国的炮兵元帅吧!”
“模范战士上炮校来”
在朱瑞到来之前,延安炮兵学校的校长之位,已经空缺几个月了。首任校长郭化若,一手创建了延安炮校,却在开课后不久就积劳成疾病倒了。
郭化若是比朱瑞更为资深的炮兵专家,从军经历堪称传奇。
郭化若是黄埔四期生,所学即为炮科。毕业时,郭化若总分第一,留校担任炮兵第二队代理队长。北伐战争开始后,郭化若带领黄埔军校五期的炮科学生兵参加北伐,在攻克武昌的战斗中立有大功。
八一南昌起义时,已经是中共党员的郭化若身在武汉,获知消息,马上出发去寻找起义军,终于在三河坝追上了部队。此后起义失败,郭化若又与大部队失散。经党组织安排,他前往苏联留学,所学还是炮兵。不过,郭化若的留学生涯并没有完成学业。年,他得知国内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立即退学回国。结果等他回到国内,红四军已经离开了井冈山。几经辗转,郭化若终于在福建龙岩找到了红四军。
和朱瑞刚回国时的境遇类似,这位炮兵专家一时也没有条件施展所学。不过,他的军事才能很快展露出来,长期从事参谋工作,一直在毛泽东和朱德的身边,曾任红一方面军代参谋长,是朱毛指挥作战、建设红军的得力助手。郭化若有毛泽东的“高参”之称,正是缘于这段经历。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郭化若任抗大三分校校长。抗大三分校后来改成八路军军事学院,郭化若任教育长。
年年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处于大规模战略反攻阶段。中国敌后战场也逐渐转入攻势作战,并开始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转变。中央已经着手战略调整,加强炮兵提上日程。
时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的贺龙,最早看中了炮兵专家郭化若,想调他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一番谈话下来,贺龙发现,郭化若的“胃口”可不止一个炮兵团。他说,加强炮兵是有战略眼光的做法,但一个炮兵团远远不够,应该建立一所炮兵学校,这样才能像母鸡下蛋一样,迅速培养炮兵专业干部,壮大炮兵力量。贺龙听罢击节赞赏,马上给中央打报告。
没过几天,贺龙又拉着副司令员徐向前,与郭化若共同研究了炮兵学校的组建问题。贺龙是急脾气,征求郭化若的意见,问他半年内能否开课。没想到郭化若比他还急,表示争取3个月就开课。
12月4日,中共中央军委、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西北局联合发出了延安炮兵学校招生的指示信,号召“模范战士上炮校来”,为建设我们的炮兵而努力!
郭化若给延安炮校列出的招生条件是:一要政治清白;二要年龄在18岁以上28岁以下;三要身体强壮、五官健全(近视、夜盲、耳聋均不收)、无传染病或慢性病,身高在1.6米以上;四要自己能写笔记,看军事书籍,演算四则混合运算题。
这样的要求,现在看来并不算高,但是放在当时,这些条件都满足的八路军战士,放在哪个部队都是“宝贝”,特别是第四条,能有这样文化水平的,多数都是干部或文化教员了。中央对此已有准备,在指示信中特意明确规定:凡在部队中担任连、排长或政治、文化教员……符合报考条件者都应准其报考并欢迎其报考,各部首长及各机关首长不得借故阻拦不准,至其所遗下的职务,则由上级机关或各部调人补充。
其实,延安炮校的招生消息一来,八路军各部的报名都非常踊跃,也不存在部队首长留人、藏人的情况。这支部队,早吃够了缺乏重火力的苦头,终于有机会培养自己的炮兵了,哪有不支持的道理。
与此同时,延安炮校的组建工作也全面展开。延安炮兵学校虽然可以依托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家底,但还是远远不够,从工作、教学到生活,哪方面都有欠缺。为了尽快开课,教材要靠自己编写,教具要靠自己制作,小到水平仪、米尺、三角板,大到山炮,都要设法制作代用品或模型。
除了准备教学用品外,还要开荒种粮、种菜。延安炮校的前身炮兵团,是第一支进驻南泥湾的八路军部队,比三五九旅还要早几个月,是他们拉开了开垦南泥湾的序幕。炮兵团变身炮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精神也一点没有丢。
在郭化若校长的全面组织下,炮兵学校组建工作进展迅速。从受领任务到延安炮兵学校宣布成立,只用了1个月;到完成招生、编队及开课准备工作,只用了3个月。年3月15日,延安炮兵学校正式开课,人民军队的第一所炮兵专业学校在南泥湾宣布诞生。
然而就在延安炮校开课后不久,郭化若因为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积劳成疾,不得不住院病休。待到郭化若身体康复,革命形势已经发生变化,郭化若调任华东野战军,历任纵队副司令员、政委,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
此后,郭化若没有再从事炮兵工作,但晚年的他仍时常感慨:组建延安炮兵学校是我一生中度过最愉快,最幸福的难忘时光。
幸而,继任延安炮兵学校校长的朱瑞,没有辜负郭化若此前的心血,不只是延安炮兵学校,他还白手起家,迅速建立起了一支威武雄壮的人民炮兵。
车到山前必有路
延安炮兵学校校址位于南泥湾桃宝峪,离延安有几十公里路程。朱瑞到炮校报到上任的第一天,全校师生集合在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炮校政委邱创成对着整齐列队的千余名师生,高声说道:“毛主席给我们炮兵学校派来的新校长朱瑞同志到任了。”
当年的炮校学员王振奎回忆,站在简陋的主席台上的朱瑞身材高大,却不是威猛的武将形象,他身着褪了色的粗布军装,破旧却干净利落,戴着黄边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形象。
朱瑞讲话带有很重的江苏口音,却不是“吴侬软语”,相反,他的一番话让台下这些未来的炮兵们热血沸腾。朱瑞转述了毛主席的话,“没有炮兵就没有胜利”。随后,他“像讲故事似的讲了苏德战争中炮兵对取得战争胜利所起的作用”。
虽然很多年没有从事炮兵工作,但朱瑞一直没有撂下自己的专业。除了在苏联红军“大炮兵主义”的专业训练外,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