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贵州? 时常有人这样问遵义福鑫特殊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明。 “遵义市播州区十佳民营企业”“贵州民营企业强”“贵州省建筑用钢十大流通品牌”……走进福鑫钢铁,荣誉墙上满墙的证书和奖牌,见证了黄国明在贵州13年的发展历程。
年,在钢铁行业已磨练多年的黄国明,毅然将已进入正轨的云南玉溪华盛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托付给他人管理,只身一人到贵州遵义,收购了濒临破产的原遵义县龙坑小轧钢厂,投入自有资金万元,重组原遵义县福鑫钢铁制品有限公司。 “通过深入考察洽谈,看中了贵州钢铁行业的市场前景,同时对贵州的投资环境非常认可,决定到贵州创业。”黄国明说。
年来到贵州创业当年,黄国明就带着福鑫钢铁团队投入多万元进行生产线项目技术改造。 年,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黄国明对生产线进行二次技改,对公司原有的炼钢生产装备、加热炉、环保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企业工艺技术、产品进一步提升。 年,在黄国明的带领下,公司大刀阔斧进行内部改革,实施“节能智能化技改项目”,对“三废”进行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十三年磨一剑。年福鑫钢铁在贵州企业强中名列第68位,贵州制造业强中名列第33位,贵州民营企业强中名列15位,连续5年跻身贵州企业“双百强”。 “历经3次技术改造,福鑫钢铁整体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步步成长为贵州综合实力最强的民营钢铁企业,这离不开贵州省招商引资政策的大力支持。”黄国明说,近年来贵州省及遵义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连续5年入选贵州双百强企业、贵州制造业百强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扎根贵州13年的黄国明,公司不断壮大的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贵州人民修身律己、崇德向善,开放包容、守信重诺的精神品质。 “我是福建人,如今在贵州安家,自己是‘福贵之人’。”黄国明说,在贵州投资兴业,地方政府和老百姓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在文化、生活习俗、语言交流、思维理念等方面得到很好融合。 在内心深处,黄国明早已把贵州当做了第二故乡,以前爱好清淡口味的黄国明,如今也开始变得无辣不欢。 “经历了13年的考验和岁月洗礼,这里让我们异乡来贵州的投资人和企业家找到了一种归属感、认同感,使我们很好地融入了贵州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黄国明说,来贵州投资兴业,早已没有了漂泊感,有信心扎根贵州安心投资、放心投资、长远投资。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法
编辑江婷婷
编审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