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与绿的交响人民资讯

□高咏志

彰武,横亘在科尔沁沙漠的南缘。巍巍青松布阵,亭亭白杨成林,像披挂戎装的英雄队伍,将甚嚣尘上的风沙,狙击在沈阳的北大门之外。今天作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它以碧色连天的葱茏,击退疯狂弥漫的黄龙,成为辽宁抗击沙化的桥头堡,耸立在八百里瀚海的前哨。

当你走进绿洲,就走进了青松、白杨、绿柳、碧草的故乡,走进了“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诗中。假如你牵着春风的手,来高山台踏青,欢迎你的是“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假如你追随夏日的蛙鸣而至,你会融入那木斯莱“接天莲叶无穷碧,瀚海荷花别样红”的意境;秋高气爽时节,假如你来到闻名遐迩的大青沟,你又会惊叹“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清新美妙;假如你乘着一朵漂亮的雪花,来到傲立沙海的“万亩松林”,你会想起陈毅元帅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而这随处可见的青松,阵阵松涛,风箫雨鼓,恰恰是这方绿洲的华彩乐章。你应该记住它们的姓名:彰武松。这与彰武人民在同一片热土上生长的青松,已经成为彰武人文精神的象征。风霜雪雨,四季常青,吃苦耐劳,坚韧不拔,顽强而倔强。正是青松精神,让彰武成为从沙荒里破茧而出的绿洲。

车进彰武,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柳河桥头的石碑,那是省政府为表彰彰武人工造林突破万亩而立,是记载彰武人民几十年绿化史的一座丰碑。

沙丘上的青松曾记得:多少治沙人,在这里播撒青春的热血。高天上的流云曾记得:多少治沙人,看着遍野青翠热泪盈盈。沙原的座座青山不会忘记:没有党的阳光雨露,哪有到处柳绿花红、漫山青葱。

当五星红旗照亮这片土地,彰武人民抗击风沙的战役拉开了帷幕。首任固沙造林研究所当家人,曾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党员,他把家从义县搬到了章古台的风沙口。他与同志们昼转沙坨子,夜宿矮土房,点煤油灯,吃咸菜窝头,与风沙展开搏斗。他们春天布下的道道沙障,被一场大风连根拔去;他们雨后撒种的粒粒草籽,一见绿即葬于狂沙中。记不得,多少次脸被飞沙走石打破;说不清,多少次手被凛冽寒风冻裂。终于,他们和黄柳、胡枝子这些灌木,在沙海里站稳了脚跟。刘斌开始把眼睛瞄准乔木,他的青松梦在专家“沙地栽松违背规律”的断语里破灭。但他哪肯死心,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再一次次实验……这就是刘斌!那些高挺的樟子松被感动,从心田走进沙地,与他们站在了一起。从株到3.6万亩,漫漫瀚海,变成森森林海,让前来参观的马里总统叹为观止。如今这里成了东北第一个沙地森林公园,当初书写大漠风流的专家们却老了。昨天的灼灼青春,今日已垂垂老矣。绿了章古台,白了少年头!省林业厅为刘斌颁发了一块匾,上面铭刻着“大漠苍松”。现在他的骨灰按着他的遗愿,就洒在第一棵樟子松立起来的林海深处。那阵阵松涛里,依然传递着铮铮铁骨的声音。

从年4月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的创建算起,宋晓东是第12任所长,这位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党员,跨越两个世纪,成为防沙治沙科研攻关的第四代“掌门人”。

他们把天然分布于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沙地的樟子松,南移到章古台,建成中国第一片樟子松引种固沙林,进而使樟子松栽植面积在彰武地区超过10万亩,在辽宁地区超过60万亩,当属卓世之功。但固沙所并未故步自封,他们使命在肩,矢志不渝。几十年间,建成科研基地公顷,承担上级下达的攻关课题项,共取得科研成果84项,其中58项获奖。从引种樟子松,到选育彰武松,从引进吸收到独立原创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范式,却历经了整整半个世纪。固沙所取得的84项科研成果莫不如此!岁月如风,艰苦经年,这里成为国家唯一的樟子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三北局樟子松科技推广中心,国家级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为我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一年年、一代代,樟子松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屹立在中国北方的风口沙尖。

在彰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到处传诵着一个个造林人的传奇……

他叫杨海清,一个在这片沙地上长大的老党员,憨厚得没有多少话语。他将语言化作行动,化作一颗颗草籽、一棵棵树苗,插进了亩沙地。嚣张的风沙,一次次打碎他的绿色梦想。他咬着牙,不吭声,又一次次把梦想的种子,重新播进现实的沙石中。他把所有的积蓄和仅有一次的生命都拼上了。亲友们的不理解,他只是默默地用行动发言。杨海清,像路边的那棵老杨树,耿直地向着理想的太阳生长!他追随雨后羊群的深深蹄印,洒下种子,那些种子竟发出嫩绿的芽苞。老杨的脸上露出了微笑,那笑容像荆棘开出的花。苍天不负苦心人,老杨缥缈的绿色之梦,在亩不毛之地上,长成青翠欲滴的现实。在他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他艰辛史的半个小时里,杨海清老泪纵横……在那青葱的森林里,常常闪动着老杨佝偻的身影,他深深爱上了这些树,甚至超过了他的生命。老伴重病,大量用钱,他宁可磕头作揖去借;孩子上大学,要大笔学费,他宁肯去求亲告友地筹,就是不肯动他那些大树。他和它们的根已经连在了一起,那绿幽幽的林子就是他的心啊!

年,在北甸子,这个中国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村庄,一个名字“感动中国”,他生于斯长于斯。从小见惯风沙虐,一夜之间,封堵房门;懂事即知行路难,六七里路,走两小时;稍长更识贫穷苦,一年到头,难得温饱。从担任村支书那天起,他就立志治沙、修路、致富。年,他领着全家带头栽树,历千辛经万苦,百年沙坨子,耸起第一株樟子松!如今全村已植树2.6万亩,把绿色向北推进了10公里。3年8月,连接北甸子村和阿尔乡镇的“天路”,全线通车。地绿了,路通了,他引导村民大力发展黄牛产业。年,全村人均收入比0年增加8倍。白沙退去,绿树成荫,坎坷踏成大道,他却走了……

他助人建华屋,却身居陋室;他引人走富路,却自甘清贫;他与人以康乐,却积劳成疾。他心中装着全村,唯独没有他自己。董福财,北甸子的每一棵青松都是他的丰碑,每一片绿叶都是他的颂歌。

森林,是彰武的眼睛。彰武人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这里每一棵树。

一个水壶、一把砍柴刀、一袋干粮,李东魁只身走进青山,走进一望无际的森林,每日巡山六七个小时,一巡就是27年。他把妻儿老小放在村里,把物质享受抛在身后,只身走进青山,以孤独当老酒,以寂寞当口粮,九千多个日日夜夜,他用踏实的脚印作音符,在他八千五百亩的乐谱上,弹一曲青山恋!二十七年,他像一尊山神,守护着绿色的梦想,守望着我们共同的家园。

樟子松林四面环绕,一处山坡空地上立着三间砖石房,房子的下方是圈牲口的木栅栏,上空,铁塔架着高压线通过横空穿过。这里就是李东魁的家,方圆六七里单门独户。年,24岁的李东魁从部队转业就来到这里,管护着章古台林场在阿尔乡区域的亩森林。开始时,他的住处是两间茅草屋,窗户透风,四壁潮湿,没水没电,只有一口破井。白天巡山还好,转一圈六七个小时就过去了,可到了夜晚,既不能看电视又不能听广播,他只能在蜡烛的微光下写日记。有一年腊月大雪封山,妻子牵挂丈夫,决定带着孩子上山过年。腊月二十八这天,王玉华领着5岁的女儿,大早就从10多里外镇街上的家里出发,娘俩在雪地里跋涉5个多小时,才赶到李东魁的茅草屋。看着孤苦的丈夫,王玉华不禁心酸落泪。后来,妻子变卖了街里的房子,来到他的身边。一家人,一座山,一片林。这位当过兵扛过枪的老党员说:“习惯了,我已经是林子的一部分了。”

这些扎根沙乡的共产党员,像伟岸的大树,把鲜花献给春天,把绿荫献给夏日,把硕果献给金秋,把落叶献给隆冬,只把一缕缕清风留给自己。

正是这些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把鲜红的旗帜插到无垠的沙地,冲在治沙战役的最前沿,一片丹心绿沙乡,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红与绿的交响。

本文来源:阜新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