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千年古河,始京城东南的护城河,沿着朝阳西南部小武基往东南流淌……当穿过今日翠城小区、王村路、康华路……由东南五环的化工桥开始,河道渐宽,在通州张家湾汇入了凉水河。
这条地图上很难找到、史书上鲜有记载的古河,却是北京地区唯一以人名命名的河流,也是古老北京最早开发的人工漕运河……民间习惯叫它“萧太后河”。
深秋,秋高气爽。闲暇时,笔者漫步在京城东南部的一条千年古河。
河水渐渐清了,河里芦苇和昌蒲也渐黄了,河边树儿挂满累累果实……京城秋意正浓。望着眼前的古河道,遐思的翅膀仿佛回到千年前的古战场……
公元年,辽景宗驾崩,年幼的辽圣宗继位,改元统和,改国号大契丹。因圣宗年幼,生母萧燕燕开始辅助摄政,史称萧太后。此时,辽朝换帝消息传入大宋,群臣断言是收复北方失地好时机。公元年,雄州贺令图等人上奏朝廷欲收复北方诸州,宋太宗赵炅遂调兵遣将,决定再次对辽征战。于是,大宋兵分三路北上攻辽,势如破竹,长驱直入,攻克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应州(今山西应县)、云州(今山西大同市)、蔚州(今河北蔚县)、涿州……连下辽占州县,大辽死伤无计。此时,宋军养精蓄锐就等三路大军会合后欲取辽之南京幽州,此时幽州岌岌可危。
危难之际,一位巾帼女子挺身而出,亲统援军赶赴城下,兵势倍增。宋军冒雨后撤,辽军精锐紧追不舍,宋军败逃,死伤无计。辽军乘胜夺回被占州县城池。次年冬天,此女再度带兵南下,宋军将领刘廷让率兵迎战。辽宋交战于君子馆(今河北河间北)。时值天寒地冻,宋驻军孤立无援,数万将士战死,刘廷让仅率数骑杀出重围。大宋此战失利,致使河朔地区戍兵毫无斗志。辽军又长驱直入,先后攻陷深、祁、德等州,从此后,大宋再也不敢用兵北伐,对辽由进攻变为防守。
上述这位历史上传奇女子即为萧燕燕,民间称其为“萧太后”。萧太后本名萧绰,小名燕燕,契丹族,出生地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平谷区),生于公元年6月18日,死于公元年12月29日,谥圣神宣献皇后,她是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
萧太后传奇故事民间流传千年。在《杨家将》一书中有广为描述,如果从汉人历史角度看,她或许是反面人物形象,因为历史上她不仅是杨家将死敌,而且杨家满门忠烈尽折于其手。但是,在她执政期间进行改革,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辽朝百姓富裕,国势强盛。
历史沧桑,岁月变迁。
今日笔者漫步在这条千年古河,看到后人立下的醒目石碑—萧太后河,思绪万千。北京地区唯一以人名命名的河流,北京最早的人工漕运河……其历史比通惠河、北运河、西坝河都要早……笔者思,这么一条历史上的古河道,为何正史里鲜有明确记载呢?为何其又是今日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的组成河段呢?带着一串连的问号,翻阅史料,想一窥其究竟。
一、寻千年古河之源
萧太后河原长几何,起点何处,史上并无详细记载。
笔者从近几年一些史地学者挖掘资料获悉,古时萧太后河全长约60里,起点在大辽时南京城的东门——迎春门,即原宣武区的西南部半步桥东大、小川淀胡同及平渊里一带,出迎春门后接大川淀和小川淀之水,然后蜿蜒向南流入位于原宣武区的陶然亭湖,在此与湖水汇流后东流进入位于原崇文区的龙潭湖,出龙潭湖过左安门至位于今朝阳区的十里河村,这一段的距离约10里长,故此地名为十里河。过十里河村后,河水继续向东南流,过老君堂村、西直河、水牛坊、马家湾、大鲁店后,进入位于今通州区的胡家垡(旧时也称胡家筏),台湖、田府、大高力庄至张家湾村,在此与大运河北京段相接,这一段的距离约为50华里。
香河县“境南有大龙湾、小龙湾二水,夏秋始合流,经宝坻界入海,相传辽时海运故道。”这是明朝学者蒋一葵的小说《长安客话》中的描述。据说,当时,宋、辽以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容城、定兴一带)为界长期对峙,辽之南京城作为与宋对抗前沿重镇,又是大辽“五京”之一,不仅大量驻军,而且皇帝和达官贵人也经常过来居住,物资给养的供应极为匮乏,需要辽国从北方的辽河流域及内蒙古、山西等地筹措大批粮食物资运来。由于陆路交通诸多不便,物资运输主要是靠水路。即由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装船运送到北塘海口(在今天津市宁河县境内),再转入内河运输。先进入白龙港河,然后沿七里海(在今天津市宝坻县境内)逆流而上,沿大龙湾河和小龙湾河逆流而上,在香河县西南进入白河(潞河),然后继续向西北逆流而行几十里到达潞县(今通州)南的张家湾进入此河道后,转运至辽之南京城。
不过,笔者从北京一些水利资料看到有如下描述,萧太后河位于北京城东南郊。主流源于东南护城河,上游支流源于朝阳区南磨房和农光里附近的老虎洞。自西北向东南流,在通县汇入大运河北京段的凉水河。据水利资料记载,年在修建通县通惠引水干渠时将该河拦腰截断。上段主河道长约11.85公里,宽约8米至13米,流域面积约21.83平方公里,在朝阳区马家湾村南入通惠排水干渠。萧太后河是北京南部城区及朝阳区南部的主要排水通道。上游河段排洪能力33立方米/秒,下游河段排洪能力55立方米/秒。而今,河道上修建蓄水闸6座,蓄水20余万立方米。从今状看,该河起始于北京东南护城河,从朝阳区西南部小武基往东南方向流淌,穿过今日翠城小区、王村路、康华路,从东南五环化工桥开始,河道渐宽,最终在通州张家湾汇入了凉水河。笔者想,为何这是北京地区唯一以人名命名的河流呢?
二、探萧太后河名起因
查阅史书,从古至今国内以人名命名的河流并不多见。在江苏苏州古时有条人工运河叫胥江,据说是公元前年由伍子胥主持开挖的,故名为胥江,今已改名“胥溪”,其早于隋朝开挖京杭大运河。而在河南中部有条淮河支流,叫贾鲁河,据记载为纪念元代工部郎中、总治河防使贾鲁的治河有功,而得名贾鲁河。
而眼前的这条北京萧太后河之名来源,在一些正史中找不到它的记载,即便翻遍辽金文献资料,也难找到萧太后开凿的记录。笔者纳闷儿,这条千年古河与萧太后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对于萧太后河起源问题眼下只有民间传说,而无正史记载。偶有明清文人的文学或随笔中略有涉及。而在北京有关传说中,相传为萧太后重视农业水利建设而主持开凿而得名。笔者观察,从社会上流传的一些猎奇故事中代表性的有两种:一是传说当年萧太后率军征宋时,在辽南京城附近安营,因缺水派人四处找水,终于找到一条无名河,河水甘洌,遂以其名号命名。还有个神话色彩故事,说当年萧太后率军路过京城郊野时,因缺水众将士口渴难耐,萧太后勒马扬鞭一指,前面即现清澈河流,此河遂被称萧太后河。这些仅是后人茶余饭后编写的民间传说,似乎并无文史参考价值。而对萧太后河最早记载应出现在明末居京文人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一书,这是本集民俗史地和文学于一体的著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中在描写“白云观”中说,“西南五六里,为萧太后运粮河,泯然漶灭,无问者。”可见,这条河或许与古代运粮有关。此后,在清代一些文人作品中便有一些“萧太后运粮河”的记载或描述。譬如,清代咸丰年间文人震钧所著的《天咫偶闻》一书中描述道:“八里庄之西二里,有河名十里河,又名萧太后运粮河。”而地方志康熙版的《通州志》记载饮羊河写道:“与牧羊台相近,在州城南,俗传苏子卿牧羝处,或云即萧太后运粮河。”清朝文人的这些说法,是否也出自《帝京景物略》,也无法考究。明清一些作品中使用“萧太后河”之名,难道此河是萧太后主持开凿的吗?
自古“人以食为天”。从历史看,辽太宗公元年契丹将幽州提升为陪都南京(今北京所在地),又称燕京,城中在今广安门一带。城市规模扩大,从外地调运粮食入京成为生活必需。到公元年秋,辽圣宗时萧太后与宋真宗签订过“澶渊之盟”,两国间以拒马河、海河一线为界。此时,契丹人在辽之南京城所需粮食及各种物资,也只能从辽东等地调集,走海路运输,从天津宁河的蓟运河入海口靠岸,换载河船后再循今蓟运河、北运河等进入南京城。因此,有史学者认为,从当时政治军事形势上看,运粮河与萧太后有关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关于契丹人漕运到达南京城的具体路线有两种可能:一是漕船沿今蓟运河西入泃河,至今河北三河或北京平谷一带卸载,再由陆运至大辽的南京;二是利用人工开凿连通的运河直接驶入大辽的南京城。从此意义看,利用天然河道开凿一条运河的动力和可能性都具备,萧太后河很可能在此时出现,利用当时残留古河道、经人工疏通整理后,形成了上承蓟水、中连大辽南京的护城河、下接今北运河的重要河运通道,承担起辽南京地区与外界的物资运输功能。以上学者们对萧太后运粮河起源推测也许有一定道理。
不过,萧太后作为一位对辽朝发展颇有影响的历史上传奇女性,是将民众带入和平的重要人物。在她摄政期间,匡扶辽朝江山社稷,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使大辽百姓富裕,国势强盛,在朝野有着巨大的社会威望。之后,在历史的长河里,很多事情都往萧太后那里靠也成为必然。如果从在北京地区流传许多关于她的地名和遗迹看,萧太后运粮河的得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通州曾有一景为“驻跸甘泉”,康熙《通州志》记载:“驻跸甘泉,在儒学西北,相传辽萧太后所凿,其味甘洁。”民国版《通县志要》也有萧太后粮仓记载:“陈辛庄东口外东沙坑以西,有地名东仓,地多瓦砾,相传为萧太后存粮之仓。”在顺义区的民国版《顺义县志》有“萧太后饮马处”的记载;在延庆县的乾隆版《延庆志略》有“萧太后梳妆处”的记载;在密云县的雍正版《密云县志》也有“萧太后看花台”的记载;而昌平区的康熙版《昌平州志》有“萧太后浴沭云”的记载。同时,关于萧太后的众多传说在北京更是比比皆是,海淀区的肖(即萧)家河流传着萧太后的传说,在平谷北山中有个山村名“肖(即萧)家院”,而民国版《平谷县志》如此说,“相传旧有尼庵,西山角(脚)下有龙潭,水势渊深。有幼尼出行汲,忽内急而溺于潭侧。潭中龙因有人道之感孕而生女,弃之山陬。邻村萧姓者怜而养之,长而韶秀聪慧,后入辽宫为后。主卒子幼,后即专政,遂有萧太后之称,至今其地名萧家院。”
由此看来,关于京城东南的这条不起眼的千年古河,随着元朝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的连通,随着之后北京商贸漕运历史的发展,民间将这条凉水河的漕运无名支流叫为“萧太后河”也就成为自然了。如果追其名称历史,也许应是明清的事了,这也也就是萧太后河起源问题成谜,而名称问题也仅在少数明清人笔记中略有提及的主要原因了。
三、望千年古河今换新颜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段时间以来,萧太后河生活垃圾对河道的污染相当严重。十几年前,长期从事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研究的专家姜文来教授考察后曾指出,造成污水直排的原因:一是居住人口的不断聚集;二是基础设施不健全;三是污水处理能力的不足。
年随着《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年)》的推行,专门为治理萧太后河而建的垡头污水处理厂已经实现开工运转,这条脏了数十年的河道,逐步还清。随后,北京出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明确把“萧太后河景观提升及生态修复工程”提到更高的运河文化建设上来,逐渐恢复保护历史水系,统一文化遗产标识。为千年古河整治工程带来了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机。为恢复明代“河面船只穿行,河岸行人如织,如同江南水乡”的美景,眼下,正对萧太后河进行整治建设,其中朝阳段两岸将新增公园3座,并打造一条平均宽度达米,连通中心城与城市副中心的水系湿地生态廊道。而萧太后河通州段也将分为3段进行治理,治理内容主要包括河道疏挖、水质改善、景观提升等。
河水向东穿越四环路,经过小武基、翠城馨园、十八里店到五环外,这一段叫“古都溢彩”描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西起弘燕路的源头广场的“运河怀古”,一个白色帆船形状的雕塑,象征着扬帆起航,“河面船只穿行,河岸行人如织”的热闹场面。再向东还有“马家湾之忆”、“田园鱼跃”等景观带。沿途有“磨坊汀步”、“周庄码头”、“青龙平眺”、“铜帮铁底”等22个根据历史记载修建景点,重新焕发新生的绿色滨水廊道。而今,马家湾湿地公园已接待市民游客,从化工桥开始,沿着渐宽河道便进入公园去追寻“马家湾之忆”。这里“有山有水有城”,依偎于萧太后河,地形起伏错落,形成湖山相映的独特景观。露天平台、亲水码头、辽代古桥、芦苇荷花,构成了西南近郊一道“江南水乡”美丽风景。
沿着古河继续东行,便是通州张家湾货运码头。古代南来客船都停泊在张家湾城西南角外萧太后河宽阔处,然后在此登岸。《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当年据说正是由此下船后,辗转进入贾府。张家湾城南门外处有座萧太后桥,据说,此桥至今已有余年历史,当年万历皇帝赐名为通运桥,俗称萧太后桥。该桥原为木桥,明神宗时建成石桥。因从这里运兵运粮,成为当时京城的门户。此桥为南北走向,桥身平直,桥下有三孔,中孔最大为9米,两侧券孔为7米,桥体全长43.3米,桥宽10米。桥身两侧都是一色的青沙岩,18根望柱上有神态各异、雕工精美的石狮子,19块护栏板上雕有寓意“保佑平安”的宝瓶状浮雕。中孔两边上方的镇水兽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两面的水势。
“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正逢时”。随着运河文化的建设,历经千年岁月的萧太后河正在再现其昔日的容姿和时代的风采。
(本文作者艾君:系文化学者、社会学家、民俗学家。兼任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学院古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