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的时候,去盘山的路上途经天津蓟县,特意去游览了独乐寺。出了汽车站左转向东去,走着就到了武定街,独乐寺就在路北。
独乐寺始建于唐,重建于辽统和二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了,是我国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据说安禄山叛唐,在此处誓师,他喜独乐,故以“独乐”二字作为寺名。独乐寺将建筑、泥塑和壁画三大艺术荟萃一堂,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独乐寺和山西大同的华严寺、辽宁义县的奉国寺,是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定街独乐寺山门的屋顶呈五条脊、四面坡,建筑学上称为庑殿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独乐寺山门正脊两端有一对鸱尾,这对邸尾以实物形式出现,也是有史以来最早的;山门的檐角出檐平缓深远,像大鹏鸟展翅一样,主要靠斗拱支撑,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建筑中最早的直枓和斜拱的建筑实例;据说山门的牌匾是严嵩所题。山门内有两尊高大的天王塑像守卫两旁,俗称“哼”“哈”二将,是辽代彩塑珍品。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尊塑像和观音阁内的观音塑像均为泥塑。一千多年来,历经战事、地震等大小灾害,从未受到损坏,尤其是颜色,至今都没有重新刷过,以最古老的原状呈现在人们眼前。
独乐寺庑殿顶山门辽代彩塑色彩鲜艳穿过山门,便能看到高高耸立的观音阁,也是辽圣宗统和二年所建。这是一座三层木结构楼阁,但因为第二层是暗室,且上无檐与第三层分隔,所以在外观上像是两层建筑观音阁内有一尊巨大观世音菩萨塑像,因为没办法照全,所以从网上找一张头部照片,主要想告诉大家观音头上还生有10个小头像,故又称11面观音。观音菩萨像高16.27米,是辽代泥塑艺术珍品,又是国内最大的观音塑像。形体高大的观音像矗立在阁内中央的须弥座上,向上穿过二、三层平台,直入顶层覆斗形的八角藻井之中。观音像慈目低垂,面露微笑,让人感觉很亲切。
到此一游木雕观音像11面观音像观音阁四周的墙上,都画满了色彩缤纷的壁画,应该都是佛教的经典故事。观音阁下层的四壁上满是彩画,为十六罗汉立像和三头六臂或四臂的明王像,间绘山林、云、水和世俗题材画。此系明代画师之作,保存完好,画面清楚,色泽鲜明。
观音阁内壁画作为木结构的楼阁,在历史上历经多次大地震,据说有30次之多,至今仍巍然屹立。尤其是年唐山大地震,震中距离蓟县仅公里,但观音阁只是墙皮部分脱落,梁架未见歪斜,堪称奇迹。
屹立千年的观音阁韦驮亭位于观音阁北面,高约5米,宽约4米,是一座明代修建的攒尖顶八角亭,亭内韦驮像高约3米,威猛庄严,甲胄鲜明,持降魔杆。亭内韦驮像,身着盔甲,表情肃穆,双手合十,怀抱金刚杵。据说韦驮的不同姿势对于行脚僧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只要看见寺内的韦驮像双手合掌,表示寺庙里欢迎,路过和尚尽可大摇大摆进去,白吃白住;要是握杵拄地,表示寺庙不欢迎挂单和尚。
韦驮像独乐寺东边是乾隆行宫,建于乾隆十八年(年),是清代皇帝去东陵谒陵途中小憩的地方,也是天津地区仅存的一处行宫。行宫存有正殿一层,附属建筑三间,现恢复回廊十四间,垂花门一座,使行宫独立成院。乾隆之后的皇帝都来过独乐寺行宫,并留下了大量赞美独乐寺的诗篇。
乾隆行宫乾隆御笔碑刻,共28块,诗文篇独乐寺不是很大,但是它集辽代建筑、泥塑和壁画为一体,历经千年沧桑屹立不倒,必然聚集了天地之灵气,得到了神灵的护佑,值得到此一游沾些灵气。如今,独乐寺已和白塔寺、鲁班庙、鼓楼一起成为蓟县古城内的著名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