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教师拒绝上早晚自习被3个校长约谈

前不久,在整治“教育减负”问题上,教育部做出了“小学生作业不出校门”的要求。随后,中学阶段“是否还该上早晚自习”的问题又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关于“高中早晚自习”的争议:

近日,一位河北尚义县的教师在网上发文称,因为“拒绝上早晚自习”被3个校长“约谈”,但他最终还是坚决拒绝这个除“工作时间”外的“额外要求”。

这事已经曝光,立刻引起了热议。对此,有网友长篇留言表示“反对”:

我不知道这位老师的老师是怎么教他的。反正我上学的时候,老师跟了早读的,难道世道都变了,跟早读不应该是分内?还是你每天真的有工作八小时啊?一节课算一个小时(包括课间),每天给你算四节课,也就四个小时。备课加批改作业,四小时?一小时备课吧,三小时改作业,算个学生,每份作业都看完了吗?八小时确实是你工作的时间,你确定都安排了?”

但也有网友长篇留言表示“支持”:

“某些人啊,以为老师是陪着学生同时放假。学生考完试回家,他们需要:试卷批改(某些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高负荷批改完所有答卷)、成绩汇总、评语;自己本学期所教授学段的作业,试卷等进行汇总将其中的知识点进行罗列整理;参加培训;熟悉下学期教学安排(讲座、培训、学校会议),更新教学方法;参加调研、学习、科研活动……你们眼红教师的“带薪假期”,为什么不去当老师?但凡多(读)点点书,也不至于整天怀疑老师假期在‘清闲自在’。”

“高中早晚自习”的弊端:

高中阶段的早晚自习,对学生的学习不可否认有一定帮助,但这可能只是“部分学生”,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大进步和提升。

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考出更好成绩,所有高中学校都会安排学生上早晚自习。一直以来,因为“成绩大于一切”,所以“早晚自习”似乎也成了高中学校的“标配”。

虽说是“学校的标配”,但实际上最终变成了“老师的标配”。几十年以来,早晚自习的成绩优势显著,但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①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一所高中,白天大约有9节正课(上午5节,下午4节),如果加上早晚自习5节(早上1节,晚上4节),每天上课大约上课14节。每节课40—45分钟,想想吧,学生的负担和压力为什么这么大?有些学生上课上着上这就走神了,有些学生在学校呆久了反而“厌学”,还有一些学生觉得异常“烦闷”,有些学生觉得看不到希望、焦虑不堪,有些学生越来越麻木、缺乏生机,如此等等,问题越来越多。

②严重影响学生的睡眠。有人说,是“作业太多”影响了学生的睡眠,而实际上,对于高中生来说,“早晚自习”才是影响学生睡眠的主因。一般情况下,学生早起是6:00—6:30左右,一些学校甚至提前到5:30;而晚自习下课时间为10:20—11:00。下晚自习之后,加餐、洗漱之后,再聊会天,上床休息入睡大约在11:30。这样一来,学生每天休息只有五六个小时,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既影响正在长身体的学生健康,也影响白天上正课学习的效率,精神状态不好,老是打瞌睡!

③住读生在“寝室集体生活”中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大部分上早晚自习的学生都是“住读生”,这些学生晚自习下课后回到寝室,就容易受到负面影响。比如有人抽烟,有人玩手机,或者是讲话,让想休息的学生难以正常休息。老师不可能一直陪伴监管,一些学生原本遵守纪律,但是在其他同学的影响下,也开始变得“放肆”起来。学生关系超过了正常的亲密程度,也会影响到和父母家长的关系。很多学生到了高中之后,就不再听父母家长的话了,这里面就有寝室及成员的影响!

④早晚自习严重影响老师们的身体健康。老师们的身体,毕竟不如学生们的身体。在如此“高密度”和“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中,连学生身体都受影响,更何况老师?尤其是语文和英语老师,基本上都把早自习“包干”了。上了早自习,还要上晚自习,从早上六点多钟出门,晚上十点多钟回家,长期如此,在身体上的确受不了!

⑤早晚自习缺乏“法律依据”,是应试教育的“帮凶”。高中早晚自习是属于法定工作时间之外的工作任务,无论是《教育法》还是《教师法》,对早晚自习都没有明确规定;《劳动法》所规定的是8小时工作制,教师的工作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工作时间,而这还不包括周末上课。这不仅仅是教师们身体是否受得了的问题,更是关涉“依法治教”的工作推荐。在日益重视和保护学生权益的今天,对教师权益“视而不见”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早晚自习”需要怎么改?

综上所述,“早晚自习”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帮助部分学生提高成绩,属于“合情”,但是给学生和老师也带来了很大伤害,属于“不合理”,违背相关法律规定和精神,属于“不合法”,是应该进行改革了!

但是,如何要对“早晚自习”进行改革,那么究竟该怎么改呢?以下建议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凭“自愿”原则进行参与,减少各方矛盾!

学生和老师都“自愿参与”,学生自己认为早晚自习对自己有帮助、有必要参与的,主动自愿报名;

老师自己认为有多余时间、身体较好、愿意挣点生活费的,主动自愿报名;然后由学校统筹安排。

这样一来,双方都自愿参与,一方面可以提高早晚自习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不会有学生或家长去举报,师生矛盾和家校矛盾都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第二,早晚自习可以“丰富形式”,减少各种压力!

当前的早晚自习,一般来讲都是采用“上课”或“做作业”的形式,全部固定在教室,甚至不允许讨论,这自然会让学生感到烦闷。

可以改变“学习形式”,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组织观看爱国教育片、组织学生进行书法比赛、组织学生讨论社会热点事件;

也可以“改变地点”,参考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组织学生到走廊、花园、图书室开展自习活动;

还可以改变“学习科目”,比如早自习比一定只上语文和英语两个学科,各个学科都有需要背诵的东西,都可以上早自习,晚自习也可以增加“心理课”,学生一定喜欢。

如果学校都可以这样来上早晚自习的话,学生肯定愿意参与,热情肯定很高。

结束语:

“牺牲身体健康来搞学习”,这就像过去“牺牲环境来搞经济”一样,都属于“不可持续发展”,这些做法到了一定时候,就需要改革,就需要摒弃了!

总有一天,人们会意识到这个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