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县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北部,义县从燕秦设郡、汉初立县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古老的土地见证了五燕皇朝和大辽萧氏的崛起兴衰,绘就了多民族融合交汇的恢弘画卷,孕育了佛道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
01奉国寺
奉国寺位于中国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年),初名咸熙寺,后易名奉国寺。奉国寺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
辽金元时期是奉国寺的鼎盛时期,到明清时期仅存大雄宝殿,清代续建六角钟亭、四角碑亭、无量殿、牌坊、小山门和西宫禅院。奉国寺是中国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标志性古建筑——大雄殿是古代遗存最大的佛殿,殿内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
奉国寺内主体建筑大雄殿及寺院整体,上乘唐代遗风,下启辽、金等寺院布局,是辽金寺院中最具典型的例证。其中,大雄殿是辽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代表了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
天王殿始建于金代天眷三年(年),原名万寿殿,后改为无量殿,在清康熙四十九年(年)重修,年10月14日,以汉传寺院传统格局为依据,更名为天王殿。天王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通面阔16.14米,通进深12.22米。
天王殿内中间供奉弥勒佛,也称未来佛,另供增长、持国、多闻、广目四尊天王,根据天王所持的不同法器,南方持剑天王,舞剑生“风”;东方手捧琵琶天王,揉弦“调”音;北方持伞天王,遮风挡“雨”;西方一手持珠,一手持龙(或蛇)天王,降伏归“顺”,四大天王所持法器各取一个字,即风、调、雨、顺之意。中间供奉弥勒佛,也称未来佛,弥勒佛像身后为明万历31年敬请的神将韦陀菩萨。天王殿四周墙体上的壁画描绘的是释迦摩尼从出生到涅槃的八个阶段的故事。
大雄殿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大的单层木结构建筑,被誉为“中国第一大雄宝殿”。大雄殿筑于高3米的台基之上,为五脊单檐庑殿式,面阔九间,长48.2米,进深五间,宽25.13米,高达21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是佛教顶级建筑。
佛坛东西两端,对塑天王像一尊,高3.5米,拄杵昂首,刚劲威武。更为神奇的是在毗婆尸佛背后供有明代所塑的倒坐观音,塑像保留着唐朝以前男像观音的风韵。
以汉传寺院传统格局为依据,西方三圣殿更名于年10月10日。西方三圣殿长约20米,宽约14米。西方三圣暨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是佛教宣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尊神,由主尊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组成。据《阿弥陀经》记载,阿弥陀佛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如果众生临命终时念诵他的名字。
奉国寺总体布局与独乐寺和大同善化寺基本一致。寺内还有金、元、明、清重修奉国寺碑十余甬。山门、牌楼、无量殿等均为清代所建。奉国寺分庙门,中殿,大雄宝殿。一侧有出土文物展览。奉国寺是典型的汉传佛教寺院布局,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座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外山门、内山门、牌坊、天王殿、大雄殿。大雄殿东侧是财神殿、菩萨殿,西侧是西方三圣殿和义县出土文物展室,天王殿西侧是景区购物中心。
文物专家杜仙州在调查报告中赞誉“奉国寺大雄殿木构建筑,千年仍平直挺健,是中国建筑史一项极为光辉的成就。辽代七佛像高大庄严,权衡匀整,柔逸俊秀,神态慈祥,极为壮丽。梁架上飞天面相丰颐美悦,色调鲜明绚丽,是国内极为罕见的辽代建筑彩画实例。”
02宝林楼风景名胜区
宝林楼风景名胜区坐落于辽宁省义县张家堡乡上宝林村宝林沟内,自然景观最为广泛传扬的为“鞭打石门、扳倒井、金鸡石、兔儿岭、棋盘山、孤佛顶、仙人桥、倒背岭”等八大景。
宝林楼的历史上可溯至以《炎汉古刹说》及晋朝无味空道人所著《古风·词》为据,公元前年、炎帝(神农氏)榆网施暴政于民,黄帝起兵伐炎战于中原,炎帝败北,避走去梦(即今义县境内),隐居于闾山之石屋。
宝林楼相关的历史名人,有证可查就有26位皇帝、多位朝廷重臣。远至炎帝汉祖、唐宗清帝,近至吴三桂、张作霖、李鹤年留下典故无数,其中最为有名的为乾隆四首回文诗及周总理二提宝林楼。
因乾隆帝的这段夙缘,宝林楼自清代中叶出现了八景。之一是鞭打石门,其二为扳倒井,第三景是棋盘山,第四景是孤佛顶,五景为金鸡石,六景是兔岭,七景为仙人桥,以上七景加上宝林古刹是为乾隆钦定“宝林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