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游考”现场学生们在参加考试。校方提供中新网杭州7月19日电(牛妍童笑雨)年,浙江省教育厅在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中指出,严禁在小学低年级举办任何形式的校外和校内统一考试,严禁按成绩给学生排名。如今3年过去,在浙江迎来暑期期末考试的时候,以游考代替传统笔试的期末测评方式,已经在浙江各地小学低年级间流行开来。对于游考,不少专家认为,这是一种让小学生在“玩中学、考中乐”的教育模式,是一次素质教育的“落地”实践,更称得上的是浙江素质教育的新实践。游考即“无纸化”考试,也称“乐考”,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群体,利用游戏的方式对小学生们进行面对面测试的一种新的期末考方式。它取代了传统的纸质答题考试,是一种新型的学业评测方式。学生们展示“游考”成果。校方提供游考在浙江各地盛行家长态度呈现两极化作为改革小学低年级学业评价方式的一个突破口,游考在浙江省的出现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年,游考改革率先在浙江杭州的一些知名小学呈现萌芽状态,到年,因浙江金华市武义县壶山小学进行了一次“以游园活动代替考试”的尝试后,游学迅速在金华市推广,金华市也由此完成了游考在小学低年级的全覆盖。在取消小学低年级统一考试背景下,浙江省其他地市的小学也开始纷纷向金华市“取经”,开辟自己的游考道路。例如,义乌市宗泽小学的游考是让学生们佩戴卡通头饰,手持“电影票”参加挑战。每完成一项,“电影票”就会增加一个通关印章,考察内容涵盖了校内所有学科和家庭活动模块。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在一、二年级新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展游考活动,考察内容涵盖语文能力、体质健康和社会实践等多方面,与此同时,还会邀请家长担任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体验,更能让他们深刻认识孩子的多元智能,对今后转变教育观念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长江实验小学游考相关负责老师说。相较传统纸质答题的“死板”,游考更显灵活多变。对于这样的考试方式,家长们的接受度也各有不同。“我跟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不必在期末着急忙慌地准备考试,反而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课外实践,做自己想做的事挺好。”孩子就读于杭州胜利小学的童女士说。作为接受传统教育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她认为,游考对于孩子而言,是实实在在的减负,是素质教育的实践。但在减负背后,还有另一部分家长略显忧虑。来自台州温岭的一位家长表示,游考改革后感觉不能完全了解孩子知识的掌握程度。她说:“在担任家长志愿者时,我发现大部分孩子都能获得游考的最高评价,感觉‘水份’比较大。身为家长,也不好判断自己的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究竟在班级中是怎样的一个水平。”其实采访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家长呈现“心中没底”的感受与初次接触游考不无关系。一位家长甚至表示,相较于游考,他更倾向于传统的测试。“实实在在的分数,更令我安心,不然总觉得孩子的一年级什么收获也没有。”学生们参加体育“游考”。校方提供游考成素质教育的一次“落地”实践“家长出现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这是在升学和考试压力下必然结果。”杭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系副主任吕映认为,应试教育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