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典型案例金华市武义县做深工业用地容积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投资工作,成立投资专班,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应对不确定形势的关键之举和建设“重要窗口”的重要支撑。面对新要求、新期望,全省上下抢抓历史机遇,全力争先创优,坚持“三个不变”投资工作导向、全力推进“2+6”重大项目清单,加快“4+1”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推广各地抓项目、促投资的好做法、好经验,“浙江发改”特推出“投资典型案例”专题,推动互学互鉴、学学相长,形成更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

今年以来,武义县以“建设用地赋能机制改革”为抓手,通过鼓励企业集约用地,认真做好工业用地容积率“四改”文章,破解发展空间瓶颈,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在疫情冲击下承压前行、难中求进、稳中向好发展。1-8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好于全省。

1

工业用地容积率

“上限改下限”

出台《武义县建设用地赋能机制改革方案》,取消工业用地容积率上限,明确今后凡是挂牌出让的工业用地,建筑项目容积率从以往的不超过2.0改为不低于2.0,大幅提升省定不低于0.4至1.2的容积率要求。同时,根据拟出让地块产业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环境容量,科学设置“标准地”经济技术、规划、能耗、环境等指标,对新出让国有建设用地实施精准赋能。

建立出让申请、集体会审、土地出让、项目审查、竣工验收、达产复核“六步走”流程,由发改、经商、建设、财政等多部门联合保障“标准地”赋能机制运行,实现用地%标准出让,确保每块地带着最优标准入市。今年以来,武义县已通过用地赋能方案会审工业用地7宗,挂牌2宗,面积达.31亩。

2

鼓励企业厂房建设

“低层改高层”

一方面,对已出让的工业用地,通过奖励政策推动企业建设高(多)层厂房、拆旧建新等,引导企业“向空间要土地”,提高建筑项目容积率。如对改建、扩建为4层及以上的厂房(不包括办公、宿舍、综合楼等),予以元/平方米的奖励。去年以来,已完成旧厂区改造9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91万平方米。

另一方面,按照“土地集约、功能集成、要素集中”的理念,高标准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鼓励新建的小微企业园提高用地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建设“垂直工厂”和“空中园区”,加快形成一批规范化、集约化、绿色化的产业集聚发展高地。目前,全县已建成小微企业园6家、在建6家、拟建3家,推动余家企业入园集聚发展。

3

亩均评价推动企业

“被动改主动”

以亩均评价为抓手,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引导企业主动提高用地容积率,加快转型升级。

一方面,对于新进项目、新供项目签订投资建设协议,严格准入标准,规定新出让工业类项目亩均税收最低20万元以上,亩均增加值最低标准至少上浮50%,相当于对亩均准入门槛提升2倍以上。

另一方面,通过“低散乱污”整治专班、“云企服”整治平台等,对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的ABCD四档企业实施差别化奖惩。如对效益较高的企业,设立五个星级的“晋星奖”,给予首次晋星的企业10-50万元的奖励,并设立总额万元的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以阶段性参股、跟进投资、年度奖励等方式鼓励企业技术革新转型升级;对效益差的D类企业,实行电价、水价、气价、污水处理费等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

4

引导工业企业用地

“花园改厂房”

针对部分企业热衷于修建“花园式厂区”,造成用地结构失调、投资强度过低、重复建设和闲置现象严重等问题,规定工业项目建设需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对于调整绿化面积,改建、新设厂房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引导企业在集约利用土地和加强内部环境建设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如浙江正点实业有限公司曾经是“花园式工厂”标杆企业,占地20.24万平方米,其中建筑总面积仅为7.66万平方米。自年以来,企业对绿化面积进行改造,目前已建成一栋二层厂房、建筑面积平方米,拟建一栋四层厂房、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企业通过改建,增加2.85万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土地利用率和亩均效益。

供稿:投资处

原标题:《投资典型案例

金华市武义县做深工业用地容积率“四改”文章全力破解项目用地瓶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