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货日报网
贫困人口脱贫一直是中国政府在倾力解决的问题。而如何利用自身在期货行业的专业能力,为国家制定科学长效的支农惠农政策和实现精准扶贫提供现实可行的做法和依据,也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年至今,新湖期货开创性地进行了“保险+期货”模式和精准扶贫探索,为把“保险+期货”重要支农政策写进国家发展纲要,做了很多基础性的研究与实践。
[农业保障模式的初期探索]
年,受国内玉米大丰收、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内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农民出现卖粮困难、收入降低的问题。为此,国家适时出台临时收储政策,但截至年,临时收储政策成效显著的同时也显现出弊端。国内价格偏高导致国外廉价农产品不断涌入国内市场,国家收储负担逐年加重。
年,在大商所的支持下,新湖期货及其风险管理公司新湖瑞丰积极探索业务创新,联合收储企业辽锦生化(当地玉米贸易和收储龙头企业)、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省级贫困县)的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结合国外经验和中国国情,尝试运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对冲功能,解决农业种植户的卖粮难问题。
在玉米种植阶段,根据历史与市场情况,收粮企业就同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先确定基准收购价。在正式上市时,若玉米价格低于合同价,则按合同价收购;若高于合同价,种植户有权根据当时的市场价做出有利于自己的二次点价。这样,既给种植户吃了定心丸,又让收粮企业确保了种植户的履约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是收储企业一直的困扰。收粮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对冲功能,在与种植户签订合同时,向新湖瑞丰买入一个看涨期权,规避因玉米价格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新湖瑞丰利用场外期权(以期货复制期权替代),通过期货市场对冲粮食价格涨跌的风险,既保护了种植户利益,也保障了收购企业权益。基于此,有了运用期货市场精准扶贫的手段,此次“二次点价+复制期权”也是订单农业与期货衍生品结合,进行精准扶贫的最初探索,该项目获得年上海市金融创新二等奖。
[“保险+期货”模式的落地]
在“二次点价”项目不断深入后发现,受农民和当地政府的认知度、企业收储能力和公信力、政策法规及规范运作等因素的制约,该模式要规模化推进非常困难。这时,新湖期货大胆提出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设想。农户先向保险公司购买粮食价格保险,保险公司再向期货公司寻求再保险(购买看跌期权),期货公司则在期货市场对冲粮食价格涨跌风险,从而形成风险转移、对冲的闭环。该模式就是后来被市场广泛认知的“保险+期货”风险管理新模式。本次的模式升级为运用期货市场精准扶贫拓宽了路径。
图为“保险+期货”模式流程
年,新湖期货和人保财险联合,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探索开展全国首单玉米“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最终实现%的赔付率,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和探索。该模式解决了保险公司过去因没有风险对冲手段而无法推出农民急需的价格保险产品的困境,同时解决了种植户直接参与场外衍生品交易的不可能性的难题。义县的项目试点,对利用“保险+期货”模式进行金融精准扶贫的可行性进行了首次探索,初步实证了该模式在保障农民收入上的作用,为金融精准扶贫开辟了新路径。该试点因成效显著,新湖期货将相关成果向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证监会、交易所等多部门进行了相关汇报,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义县试点模式也被亲称为“义县模式”。该项目获得年上海市金融创新二等奖,也为“保险+期货”金融扶贫模式在年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提供了实证依据。自此,“保险+期货”模式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试点的序幕全面拉开。
此后,新湖期货连续五年持续在义县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年再次优化创新方案,提高保障效果。年全面升级为“收入险+订单+融资”新模式,在主试点模式之上,开展基差收购和支农融资的附加试点,再次引入义县本地玉米贸易龙头企业辽锦生化,以基差收购的方式开展订单农业,打通农民卖粮渠道,实现玉米收入保险和订单农业的结合,兼顾种植端和产业端,探索了综合性的农民收入保障体系。年义县“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成功入选三部委玉米收入保险试点方案支持范围,义县成为首个国家财政资金主导的县域收入险全覆盖试点,中央、省财政和市财政补贴保费比例高达70%,为全县玉米种植户(包括贫困户)提供了更全面的收入保障。
—年,义县试点累计保障玉米规模近35万吨,累计承保玉米种植面积75万亩,总计实现理赔款余万元,惠及试点地区近户农户或合作社。系列试点的开展地区辽宁省锦州市义县、沈阳市康平县、抚顺市清原县均为省级扶贫工作开发重点县,且目前已全部脱贫摘帽,项目受益农户均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农户,规避了传统直补政策中可能存在的补贴受益者不是实际种植者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精准扶贫。
[“保险+期货”模式的全面推广]
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
基于“保险+期货”模式在玉米等农产品的成功试点经验,新湖期货于年将其推广至天然橡胶产业,并精准定位以橡胶产业作为当地经济支柱产业的国家级贫困县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试点优先将县内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范围,希望通过价格保险完成保障贫困户生产和收入稳定,进而实现金融精准扶贫的目标。年6月1日,新湖期货与人保财险合作,国内首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保单正式签发,落地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项目保费由上期所全额支持,最终实现户均增收.3元。该项目获得上期所年度“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优胜奖。
新湖期货连续三年在白沙县开展“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全县天然橡胶累计投保量4.21万吨,受益胶农户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次,兑付理赔总额.68万元,户均增收.7元/年。项目精准定位需重点扶持的贫困农户,使真正的农业生产者受益,有力支持了白沙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年2月28日,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白沙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正式脱贫摘帽。
精准扶贫的其他有益尝试
年,在郑商所的支持下,新湖期货与太平洋财险、上海安信农险合作,在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新疆喀什巴楚县开展棉花“保险+期货”试点。郑商所支持新湖期货补贴全额保费90万元,为巴楚县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投保吨皮棉现货,理赔77.万元,赔付率86.36%。由于无需缴纳保费,理赔额为农户的净收入,在棉价下跌时给予了棉农较好的保障,对于巴楚县这种连片贫困地区来说,起到了较好的精准扶贫效果。
年、年连续两年在郑商所的支持下,新湖期货与南华期货、永安期货、人保财险合作,在国家级贫困县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开展白糖“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试点。其中,年试点是全国首个白糖价格保险县域覆盖项目。两年累计为全县蔗农(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增收约万元,惠及11个乡镇,覆盖最大13万亩甘蔗种植面积。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可,广大蔗农提高了种蔗积极性,显现了金融产业扶贫的效果,为罗城县年实现脱贫摘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年7月,在大商所的支持下,新湖期货与中华财险合作,在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县太康县开展创新性鸡蛋养殖利润保险试点。为当地54户养殖户及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涉及鸡蛋吨的利润保险,保障养殖利润.62万元,实现赔付55.万元。另外,项目引入登海种业,采用“种业+种植+养殖+订单+保险+期货”模式,为养殖户就近采购饲养原料提供便利,促进养殖全产业升级。作为国内首单蛋鸡养殖利润保险,该项目在年交易所结项评审中获第二名。
年9月,新湖期货与太保财险合作,在甘肃省国家级贫困县秦安县开展苹果“保险+期货”专项扶贫工作,为秦安户农户的吨苹果提供价格保险,总保费10万元,由新湖期货全额捐赠,产生赔付6.2万元。年12月—年6月,甘肃省首个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苹果“保险+期货”项目落地秦安县,新湖期货参与对冲吨苹果,为果农提供价值近万元的风险保障,实现赔付余万元。
—年,新湖期货共承接52个“保险+期货”项目,涉及玉米、大豆、粳米、豆粕、鸡蛋、白糖、天然橡胶、苹果、棉纱、棉花10个品种,涵盖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海南省、山西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海市、重庆市14个省市地区,其中包括部分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试点项目累计为参保农户提供了价值约26.5亿元的名义本金风险保障,累计实现对农民的赔付额约1.47亿元,惠及约13万户农户,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参保农户的认可。
[“保险+期货”模式的意义]
运用“保险+期货”模式对基础农产品进行目标价格管理,不仅为贫困农户精准规避价格风险、稳定种植收益,更有利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推广意义。
降低国家财政风险
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相比,“保险+期货”模式中,保险公司提供给农户的农产品价格保险的保费数额相对固定,一般占保额的百分之五,在相同的保障水平下,减少了财政风险。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国家财政的支持可预估,效果易评估,规模也易确定。
形成保收益稳供给的内在保障机制
“保险+期货”模式打开了保险行业扶持农业的新思路,构建了金融行业服务“三农”的新格局。原有的扶持农业的思路是从抵御农业自然风险和意外事故的角度,帮助农户解决灾后恢复再生产能力的问题,实现农产品供给的稳定,却没有形成农户收入保障进而实现保障供给的内在机制。保险与期货相结合,通过期货市场分散价格波动风险,有效解决了价格风险管理需求,形成从自然灾害风险到市场价格风险的多方位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了农户利益,从而形成农产品可持续稳定供应的内在保障机制。
促进土地要素流转集中
小农户对风险的认识不够,对新型避险工具接受程度较低,合作社和大户相对好一些,懂得利用“保险+期货”模式抵抗风险、保存实力。“保险+期货”模式能促进土地流转,小农户可出让经营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合作社进行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及跨村镇、跨省市发展。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户经营土地规模小,且缺知少识,既不懂也缺乏财力运用新知识与新技术,通过土地流转集中经营,可提升贫困地区集体抵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保险公司开辟新业务
农产品价格保险的诞生,促使保险公司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也使其成为国家在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方面新的落地主体,保险公司在金融行业中的地位得到了有效提升。通过价格保险加期权再保险的方式,保险公司得以被间接引入期货市场。对于期货市场而言,得益于农产品价格保险的潜在巨大体量,以玉米为例,每年两亿吨产量,假设产量的1%参与投保,即有万吨的规模,引入农产品价格保险的中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步伐加速,期货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也有了提高。
创新升级产融结合
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险+期货”模式促进了产融结合创新模式的升级。对种植端,通过保障价格和收入,促进土地加速流转和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种植又有利于引入大型粮食贸易或加工企业开展订单农业,促进产业端的企业与种植大户密切合作,稳定粮食供需关系。同时,因为风险可控,可借助险资或银行开展保单质押等融资支农业务。由此实现产融结合,促进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搭建价格风险管理桥梁
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且价格波动较大。历来靠天吃饭的农民,具有天然的风险管理需求。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决定了其是专业的价格风险管理市场,但当前“大”期货市场与“小”农户的对接并不顺畅。保险公司有广泛的基层网络和对风险较深刻的理解,且保险的操作公开透明、有信誉,对农户来说容易接受和参与。通过“保险+期货”模式,期货公司与保险公司在专业性和公信力上形成互补,二者相辅相成,各取所长。
具有可复制性
“保险+期货”模式为金融扶贫开辟了新路径,自义县“保险+期货”模式推出后,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先后将该模式纳入其试点支持范围。年以来,大商所累计在23个省区、余县开展个“保险+期货”试点,覆盖万亩种植面积,涉及农户61.46万户。上期所自年起已累计向近19.3万户次的贫困胶农赔付约1.6亿元,其中建档立卡户约7.6万户次。郑商所年至今共在白糖、苹果、棉花、红枣品种上开展52个“保险+期货”项目,累计投入资金约9万元。越来越多的农户在“保险+期货”中得到了实惠。
[思考和建议]
“保险+期货”模式从种植、生产、销售、融资等环节解决了农户难题,实证了该模式在提高政府财政资金补贴效率、提高农户价格风险管理上都起到显著作用。特别在精准扶贫方面,该模式有效助力贫困地区抵御市场价格风险,具有稳定生产、保障生活水平的作用,但目前,“保险+期货”试点仍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仍需不断提升和完善。
其一,不同的地方政府对“保险+期货”的认知存在差异,建议“保险+期货”业务通过国家相关部委牵头,对地方政府的农业部门做好“保险+期货”培训,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建议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扶持中,专项加进“保险+期货”补贴款项。
其二,农民作为微收入群体,没有能力自担全额保费,要保证“保险+期货”模式能稳步扩大推广,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补贴支持。可根据不同地区农民的收入情况,确定自缴比例。对于贫困地区,农民的自缴比例可相对低些。
其三,“保险+期货”项目实现赔付不应是体现试点效果的单一因素,而要把抵御和规避风险的最终效果作为主要指标,建立并完善“保险+期货”项目效果评估体系,对整个项目流程中的风险管理、资金流转、参与各方受益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其势必对“保险+期货”模式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经过几年的“保险+期货”模式结合精准扶贫的探索实践发现,保险模式不仅是利用期货市场的专业优势为农业和贫困地区精准“造血”,助力实现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长期可持续管理,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升级,又可使中国农业的风险管理和精准脱贫实现增“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期货专业培训和指导,改变了参保方原有的思维定式,注入了金融思想的活水,提升了他们的金融知识和风险管理的意识与理念。“保险+期货”模式为中国农民的收入保障和农业的稳定供给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为国家脱贫攻坚贡献应有的力量。
(作者单位:新湖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