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西北五市柔性引才用才助力振兴发展

艰苦边远地区加快发展,人才是关键。年12月,我省印发《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辽西北等艰苦地区流动的若干措施》,提出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柔性引进和使用机制等9条举措,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辽西北等艰苦地区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一年多来,辽西北五市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措施》,不断强化效益意识和柔性引才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让更多优秀人才向辽西北等艰苦边远地区顺畅流动,补齐人才匮乏的短板。

辽西北各市对人才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机制、配强工作力量、强化激励保障,一系列举措目标明确——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为吸引集聚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朝阳市将“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作为市县两级书记工程,建立“17”工作推进机制,坚持市领导与7个县(市)区党政分管领导联动,共同推进。整合11个单位成立市人才建设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目前市、县(市)区共有多人从事人才工作。

葫芦岛市强化人才服务激励保障。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人才加强激励力度,每年给予工作补贴。严格落实《葫芦岛市关于推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充分利用1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基金)池,在待遇上对到建昌县创新创业的各类人才实行倾斜。

辽西北五市紧紧抓住全省鼓励引导人才向辽西北等艰苦地区流动的有利契机,创新人才柔性引进和使用机制,搭建各类引才引智平台,为引进人才架起畅通“桥梁”。

阜新市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创新创业平台,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目前,省农科院已在彰武县建立现代农业专家工作站,沈阳农业大学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建立4个人才工作服务站,省、市、县三级专家联合进站开展技术服务。

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等平台,铁岭市开辟了省级学会专家与县域特色产业间的直通车。在西丰县,添育中草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沈阳药科大学建立专家工作站,引进5名专家,种植4个品种,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走上种植中草药材的增收致富之路。

利用省科协各学会、协会的专家资源,铁岭市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县”建设。在推进过程中,省、市、县三级科协互联互动,摸准需求、对接专家、协调沟通、对接产业和实体,保障示范县工作接地气、出实招、见实效。目前,铁岭市共创建示范县3个,占全省总数近1/4,累计建立专家工作站19个、学会服务站29个,引进省级优秀专家余人次。

辽西北五市充分利用辽宁教育资源优势,推进辽西北等艰苦地区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合作,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专家,“订单式”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为推动乡村振兴、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在朝阳市,“政府大学”“企业大学”“企业成果”等共建模式不断得到创新。市、县(市)区政府与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以校地共建方式,为“大学进园区进企业”提供服务和保障。企业和大学联合组建公司或产业发展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企业引进大学院所科技成果,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据统计,“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开展以来,全市共有家企业与清华大学、中科院、东北大学等省内外余所大学院所开展合作,转移转化科技成果项,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人次。

锦州七里河经济开发区园区企业与省内3所院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创建科研实践基地5个,引进高端人才53名,包含博士生21名。义县对接省农科院果树所、蔬菜所、花生所后,多位专家深入义县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累计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5期,培训余人。

围绕县域产业发展需求,阜新县、彰武县与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13个院所校开展人才科技共建,从借智借力到协同创新、从县校合作到产教融合,优势互补、互促互进。在与省农科院和沈阳农业大学对接时,两县整建制地吸引农业领域专家人才前来挂职交流、开展项目合作。陈温福院士任农业产业发展顾问,19名专家挂职科技副县长、副乡(镇)长,59名行业专家深度参与产业规划、基地选址、棚舍设计等工作,先后开展调研指导和技术攻关余次,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近千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