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在国共两党举世瞩目的战略决战中,东北人民解放军2纵队5师指战员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在义县城头挥响了精彩之笔,打响了——辽沈战役“第一枪”。
经过年夏、秋、冬连续大规模攻势作战,东北野战军共歼敌38.8万余人,收复城市77座,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获得解放,工农业、城市工商业以及军工业都迅速恢复。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实力迅速壮大,到年8月,东北野战军已发展到54个师70万人,还有地方武装及二线补充兵团33万人,部队武器也得到极大改善。
反观国民党军,仅仅两年多时间就有57万人被消灭在东北战场。年1月,东北主帅易主,卫立煌出任“剿总”总司令。经过一番整顿后,卫立煌集团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再加上地方保安团,东北国军共约55万人。但这些兵力都被分割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城市,互不依靠。和人民解放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这些情况都清楚地表明,与国民党军进行大会战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经过数月的电报磋商,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毅然决定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并率先在东北发起辽沈战役。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开始调兵遣将,各路大军云集于锦州城下,一场大战蓄势待发。
林彪、罗荣恒、刘亚楼
林彪点将:5师担任突破义县主攻任务
夺取整个战役主动权的关键在于迅速攻克锦州,切断国民党东北军和华北军的联系,便可将卫立煌困于东北,形成“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之势。
此时,北宁线(北平——沈阳)已被我军控制,但沈阳到锦州的不少重要车站仍被国民党军控制着。我东北野战军大部分主力的集结,装备、弹药、粮袜运输、卫勤保障等都是靠锦州通往阜新、彰武的这条铁路来完成,而义县守敌正扼守这条铁路。我军只有占领义县,才能攻克锦州。因此,东总决定在义县率先打响辽沈战役的第一枪。
古城义县是战略要地锦州西北的屏障和门户。自古兵家就认为:欲保关东,必守锦州;欲守锦州,必守义县。义县四周有高大的古城墙,高约10米、宽约3.5米,系砖石结构,北依大凌河,其余三面是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守住了义县,西可以攻击承德、赤峰,北可窥视阜新、彰武我大片解放区,东可进发沈阳,南可下葫芦岛。
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也深谙此理,于是派其嫡系部队的93军暂20师驻防于此。这支部队是年3月由阜新撤退防守义县的半美械装备部队,该部四分之三是老兵,技术熟练,未受过重创,战斗力很强,总兵力超过人,此外还有骑兵支队、地方保安部队约1.2万人。
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中)、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左)、东北“剿总”参谋长赵家骧在研究作战方案
为了固守义县、构建坚固的防御体系,从春天起国民党守军就严禁在城下1.5公里范围内种植高杆庄稼,还强行拆除了零散民房。在其少将王世高看来,该部兵强马壮、武器精良、弹药充足,工事坚固,锦州更是近在咫尺,空军随时可支援,一旦义县开战,内经葫芦岛,外有沈阳,人民解放军绝对无法攻破。
林彪并未小看义县,也把解放锦州的筹码压在义县上,决定由第3纵队司令员韩先楚统一指挥这关键一仗。9月10日,林彪亲自点将:派战斗力强的5师南下,担任攻打义县主攻任务。
接到命令后,师长吴国璋、政委石瑛立即组织部队进行临战动员和各种准备。19日,5师齐装满员乘火车由四平经通辽、彰武,抵达新立屯,经3天徒步急行军,于23日进入义县城西南,接替兄弟部队防区,准备攻打义县。
大战在即,5师政委建议改变主攻方向,韩先楚开绿灯
早在5师到达义县前6天,3纵就在韩先楚司令员、罗舜初政委的带领下突然出现在义县城外,将义县守敌团团包围,并制定了周密的作战部署:2纵队5师从城西、3纵队9师从城南实施主要突破,以城中心鼓楼为会攻点,3纵队8师由城东担任助攻,3纵队7师担任预备队。
东北野战军
9月24日,人称“打仗政委”的石瑛和师参谋长汪洋一到阵地就绕义县转了一大圈,又到3纵的攻击阵地勘察了一遍。接着越过前沿阵地,以铁路作掩护,靠近城墙观察敌人的工事:
敌人主要工事均以古城墙为基础,构筑了明暗碉堡,组成了核心阵地,还增设了城外连排据点,错综配置,形成城外主要阵地。同时又在城外主阵地前方构筑了前进据点,由连、排据守。据点间可以火力交叉侧防,城墙火力居高临下,形成了立体火力网。
每个据点都是以三个以上的大地堡以及四周的小地堡组成,地堡间以交通壕连接,内设厨房、厕所等生活设施,便于长期死守;地堡群外设有宽3米、深3米的外壕,外壕前设有3~4米宽的鹿砦、梅花桩、铁丝网、绊脚索等障碍。
石瑛放下望远镜,揉揉眼睛说:“王世高果然厉害,把个义县城筑成了‘铜墙铁壁’。老汪,我看这还是块硬骨头哩!从这里突破伤亡会很大,弄不好会影响任务的完成。”
参谋长汪洋顺手翻开从不释手的笔记本,指着画满条条框框的义县城防草图小声说道:“城北是大凌河,水深流急,部队接近不了城墙;东西是敌人重点防御地段,不利于我实施突破,东面和南面又是3纵部队的阵地”。
汪洋的铅笔停在了城西南继续说:“吴家小庙以外是一片余米开阔地,也是易守难攻,部队从这里突破,简直就是活靶子。咦!开阔地外还有一条横亘的小山岗,可以设置炮兵阵地,进行直瞄破坏射击。”汪洋抬头看了一眼老政委。
解放军运送物资
“能不能从这里突破?”二人几乎同时脱口而出。“如果有雾就好了。”
“地上不行,地下呢?”汪洋接过话茬继续说道。
两人小声嘀咕着,一个新的突击方案在脑中逐渐明晰起来。
回到师指挥所后,汪洋和石瑛向吴国璋师长做了汇报,将改变主攻方向的想法告诉了师长吴国璋。吴国璋没有马上表态,带上作战科长高克又去看了一遍地形。一向有谋善断,勇敢顽强的吴国璋师长看过地形也觉得从西南方向突破好,但还是有些犹豫:
“东总安排我们担任主攻,归3纵队指挥,而且攻坚部署已经确定,我们怎么好再提意见呢?大战在即,提得不好会动摇韩司令员的决心,影响攻义任务的完成。更何况重新调整部署至少要两三天时间。”
沉默了一会儿,石瑛说:“为了减少作战伤亡,顺利拿下义县,建议还是要提。”
足智多谋的汪洋参谋长在思考如何改变部署的同时,当天晚上又亲率参谋人员测算了开阔地精确的距离和面积,根据其土质测定了交通壕的长宽深,以及要弯曲而增加的长度,并充分考虑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算出挖壕所用的兵力和时间。
韩先楚与战友勘察战场
第二天,韩先楚召集各师领导开作战会议,了解外围情况和作战会议。5师在会议上向韩先楚司令员提出新的作战方案。会议即将结束时,韩司令员又问5师:“你们还有没有什么意见?”石瑛趁机发言:“按说这个意见不应该提,因为要涉及到整个战斗部署……”
3纵队政委罗舜初见石瑛欲言又止,忙说:“讲!”石瑛见机一股脑地将研究好的方案说了出来。“表面上看西南是一片开阔地,攻击部队难以接近城墙,对攻击不利;但如果我们在开阔地挖好交通壕,就能变不利为有利,大大减少部队伤亡;再者西南离城米左右的小山还可以构筑炮兵阵地,从而直射摧毁城墙……”汪洋补充道。
晚饭后,3纵队首长针对5师提出的意见研究了一个多小时,韩先楚司令员还询问了土工作业需要多少兵力能完成任务等问题,汪洋参谋长一一作出解答。最终,宣布同意5师建议,将主攻方向由正西改为西南。就这样,韩先楚司令员为5师突破义县方案开了绿灯。
一夜间义县城外出现多米交通壕,敌惊呼:义县休矣!
26日,参谋长汪洋绘制了交通壕的走向草图,对土工作业任务进行了精心分配。
东野的炮兵阵地
27日晚,5师各团留1个营的兵力担任警戒任务,其余两个营全部出动,趁夜色掩护,按照白天反复勘察确定的路线挖交通壕。为减少伤亡,挖壕部队采取单膝跪地,先卧姿构筑单人掩体,然后由前沿向后(我方)延伸,再由点成线,不断拓宽延长;同时部队实施灯火管制,作业时保持肃静,不要惊动敌人。
这天夜里没有月光,夜色朦胧。敌人和往常一样,例行公事打几枪,放几炮,作业部队虽然偶被干扰,但汪洋组织,工作严密,交待明确,守军似有察觉,却也未能判明真实情况。
5师指战员冒着敌人的零星炮火,奋战14小时,终于在天亮之前,挖掘了5条总长余米的交通壕,直伸敌人城下米处,并构筑了70多个火力发射点。韩先楚司令员看了5师的土木作业后,当即把这一作法在3纵队推广。白天,为防止敌人出城破坏,派少部分兵力担任警戒。29日凌晨2时,东总炮纵朱瑞司令员组织炮兵掩护攻义部队挖沟,对义县守敌进行破坏、压制射击。
眼看壕沟越挖越长,距离自己越来越近,敌人惊恐万分,疯狂炮击进行破坏,但为时已晚。此时东北的国民党军队斗志全无,面对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已束手无策了。事后,被俘的敌师长王世高感叹道:“天一亮,我发现你们的交通壕直通城下,我就感到完了!”
吴国璋
吴家小庙激战,一个连打退敌人7次反击
9月29日16时,在隆隆炮声和滚滚浓烟中,人民解放军在义县城外打响战斗,肃清外围敌军。
在5师进攻正面和侧翼有三处据点:老严家、老李家和吴家小庙。担任扫清外围据点任务的14团决心先攻占城西南的老严家。11连采用掘壕抵近突破的战法,迫近敌阵地50米处,之后在师、团的火力支援下奋勇攻击,据点敌军弃阵地向北面老李家据点溃逃。全连乘胜追击,以伤亡3人代价,全歼敌军近百人。
14团趁势逼近敌外围重要支撑点——吴家小庙。
吴家小庙位于城西南米处,敌军在此布置了两个加强排,还有1挺重机枪、60门火炮,虽然只有四排房屋,但内有交通暗道可直通城内,可得到守军强大火力支援,外还有深壕障碍。因此吴家小庙是一个重要突破口,能否按时攻下,直接关系到攻城部队能否按时发起攻击。
吴国璋师长亲自部署,14团10连担任攻坚任务,并以火炮12门、轻重机枪24挺支援战斗。
30日上午11时,10连隐蔽进入冲击出发阵地。12时28分,火力急袭,31分炮火延伸,在火力掩护下,爆破组连续八次爆破成功,并在外壕内架好梯子,无一伤亡。1、2排乘势冲入据点,控制住西南角大地堡和东侧一段围墙。东北角地堡群敌两个班在猛烈炮火掩护下连续发起两次反击。10连连排干部除带领预备队的副政指申明和外均已伤亡。
我军打开义县突破口
8班副王凤江挺身而出,指挥战士用冲锋枪、手榴弹将敌击溃,并协同申明和率领的两个班打下敌子母堡,歼敌30余人,打退西北角之敌第三次反击。14时30分全部占领吴家小庙,10连突击队7个班兵力只剩下约20人。团令3营组织增援,但遭敌炮火封锁,无法靠近,带队增援的营长刘培珍牺牲。
城内守敌先后各以一个排的兵力,在炮火支援下,又从暗道沿交通壕发起两次反击,企图夺回吴家小庙,均被击退。此时申明和抓住时机,迅速调整组织,收集弹药,准备再次抗敌反冲击。16时,城内守敌又以一个连兵力发动两次反扑,10连战士在申明和指挥下沉着应战,以猛烈火力杀伤敌人,没有手榴弹就扔爆破筒、炸药包。阵地上仅有的1挺重机枪被敌炮火击毁,战斗组长杨青山用3挺打坏的机枪组装成1挺机枪继续射击。
过程中10连伤亡惨重,手榴弹、子弹全部耗尽,炊事员高发和搜集到敌遗弃的2门60炮和2箱炮弹,3班立即开炮,恰好击毙了在后面指挥的敌营长。王风江机智地抽掉60炮弹保险栓,当作手榴弹接连投向敌群,司号员也吹起了冲锋号,敌人一时摸不清虚实,退了下去。副团长王扶之及时指挥炮火将暗道摧毁,粉碎了敌最后一次反击。
我军开进义县县政府
10连一直坚守到19时30分,在7小时的战斗中,共打退敌军组织的1个排到1个连的7次反击,毙伤敌营长以下余人,10连伤亡人。吴家小庙战斗,10连为师主力突破义县开辟了道路,占领了有利的冲击出发阵地。
正当14团与敌人激烈争夺吴家小庙据点时,我突破义县的火力部署已全部完成。炮兵纵队第1团、2纵队炮兵团统归5师指挥,隐蔽于城西南小山后,负责摧毁敌城墙主体工事;5师师属炮兵营及15团两门92步炮连夜经交通壕拉到靠近城墙三四百米的土木质发射点,准备直射突破口两侧的地堡群。
5师主攻团13团接防吴家小庙一线进攻出发阵地后,又连夜挖了近千米交通壕,将其延伸至城墙下50米处。
主攻团尖刀连4分钟便将红旗插上义县城头
10月1日,各战前准备工作全部就绪,上午9时30分,总攻开始。
5师炮兵群以最大的射速向突破地段城墙和敌人的工事倾泻重磅炮弹。所有火炮几乎弹无虚发,敌人工事随之一个个土崩瓦解。顷刻间就在10米多高、7米多厚的城墙上炸开一个40米宽的大缺口。炮火向敌人纵深延伸后,13团团长张峰亲率尖刀连越出堑壕,直扑敌城墙。
义县战斗中的国军俘虏
不到4分钟,尖刀班就占领了城墙豁口,将红旗插在义县城头。占领突破口后,尖刀排长赵金明与重机枪班长用两挺重机枪击退向突破口反冲击之敌,夺下突破口两侧阵地。后续部队加入战斗,迅速向纵深发展进攻。
13时30分,经4小时激战,5师指战员会同3纵队部队全歼守敌1余人。敌师长王世高、副师长韩润珍在钟鼓楼敌师指挥所旁一小土房里被13团活捉,义县攻坚战胜利结束。
义县攻坚战斗打得如此干脆利索,大出林彪之意料,当他了解到5师采取挖沟接敌打法后,当即口述七条指示,发给攻打锦州各纵队、师,严令执行。后来,锦州战役打响后,20多个小时便全部解决锦州守敌。此役,2纵队5师再次担任主攻任务,将突破义县成功经验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
1、解放义县:打响辽沈战役第一枪;《辽宁日报》年
2、辽沈战役第一枪;《军事史林》年
3、吴家小庙血战记——解放义县忆实;《党史纵横》年
4、拉开辽沈战役的序幕——义县攻坚战;《海陆空天惯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