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官方消息,泉州作为中国年唯一申报项目,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即日起,连载旧作《古城泉州》,蹭蹭热点。
古城泉州
(《中国精致建筑》丛书)
杨昌鸣方拥撰文
著名的侨乡泉州,不仅是许多台湾汉族家庭的祖籍之地,也是东南亚地区不少华侨魂牵梦绕的故园,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撩起万千游子的无尽思绪。
图0-1泉州远眺(方拥摄影)
青山不改、古塔依旧,无论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多少沧桑巨变,它总是令万千海外游子魂牵梦绕、思念无限。
古城泉州,位于福建省的南部,所辖地域东西宽约公里(东经°34′—°34′)、南北长约公里(北纬24°15′—25°56′),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万。泉州地理位置优越,风光秀丽,交通便利,曾经是梯航万国的东方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海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泉州得名于其城北的泉山(即今清源山)。此外还有几个别称,皆与当地的物产及地形特点有关,如桐城、温陵、鲤城等。桐城,实际是刺桐城的简称,因五代时晋江王留从效改筑泉州城时,曾在城下遍栽刺桐树而有此称;温陵,是指当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湿润,四季温暖;鲤城则是因旧时从清源山上鸟瞰泉州城池形似鲤鱼而得名。
泉州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西周时这里为七闽之地,自秦至隋,又先后属闽中郡、闽越国、建安郡、晋安郡等。泉州的正式建制始于唐代。唐嗣圣元年(年)置武荣州,景云二年(年)改称泉州,开元六年(年)始将泉州治所由今南安县丰州镇迁至现在的泉州市鲤城区一带。此后,借助于不断发展的航海贸易的推动,泉州也逐渐繁荣昌盛起来。
泉州的发展过程,最直观地反映在其城池格局的不断变化上。唐代的泉州城范围较小,城池的轮廓为一个不太规整的方形,其城北是州衙,城南则是街坊,比较忠实地遵守着唐代州城前市后朝的规定。及至唐代末期,因战乱频繁,须加强城市的防卫能力,经过当时统治泉州的王潮、王审知等人将近二十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在天佑三年(年)将建于唐旧城内的子城全部建成。五代十国时期,泉州为南唐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所据,他不但在唐代的子城开辟衙城,而且对唐代的旧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造,使城池的范围得以大幅度拓展,城郭的形状也有明显的变化。
图0-2泉州府城池图
尽管从这张地图上已难以看出泉州城池的轮廓与鲤鱼有多少相似之处,却并不妨碍人们在脑海中保留着对鲤鱼城的美好回忆。
两宋时期,泉州的城池虽屡有修治,但总的来说,仍然大体上维持着南唐留从效时期的格局。元代是泉州城市建设的又一次高潮。当时,泉州已跻身于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列,原有的城市规模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至正十二年(年),由监郡契玉立主持,将城池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并增高城墙、加宽城基、增辟城门,除有个别修葺增筑外,这一格局一直持续到明清两代。
图0-3泉州历代城址变迁图
城址的变迁,实际是城市逐步扩展的结果。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泉州古城,正是在这种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逐渐成长壮大的。
民国以降,虽然泉州的城池格局基本未变,但为开辟道路,却将历经沧桑的古城墙全部拆除了,此役自年春起,至年秋止,历时15年,由泉州市政局组织实施完成。l年以后,泉州曾为晋江专区所属县级市,此后又升格为地级市,城市建设正在不断发展。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而且吸收、融合了唐宋时期古代东方地区(印度、波斯、西亚、东南亚等)以及希腊、罗马等外来文化的精华,
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年被命名为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一、建筑体系唐风宋韵
走进泉州古城,人们一定会注意到那些具有优美曲线和绚丽色彩的古建筑。的确,在中国建筑史上,泉州的古建筑是占有一定地位的。
在我国两千年轻柔缓慢的建筑长河中,石建筑尽管曾经流光溢彩,却终究抵御不住木建筑不断掀起的滚滚潮流。就中国木构建筑来说,唐宋之际可谓全盛时期,此后则发展缓慢。明清两代虽出现过最后一次高峰,但这一体系毕竟年事已高,从全国范围来看,衰落的趋势已无可挽回。然而,在闽南我们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如同科场的盛况空前,建筑文化生机盎然。这里有坚实的士大夫思想基础,有丰富的外来文化形态流入,更有能工巧匠出神入化的创造。于是,中国建筑园地上绽开了一朵奇葩,它蕴藏着醇厚的唐风宋韵,构成传统的特殊环境。随着台湾和东南亚的开发,闽南建筑概然担负起庚续华夏传统的历史使命。不知不觉中,一个独特的体系形成了,这就是以泉州木构建筑为代表的闽南建筑体系。
图1-1泉州铜佛寺(方拥摄影)
轻盈舒展的建筑形象,蕴藏着醇厚的唐风宋韵。以泉州木构建筑为代表的闽南古建筑体系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闽南建筑体系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其梁架结构和屋顶曲线的处理上。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闽南木构建筑的梁架结构:
梁架结构是木构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部分,系由若干较小的构件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而成。梁架结构的外部特征及其组织原则的制定,常常随时代、技术、经济、思想、功能等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可以被人们看做反映建筑技术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之一。
闽南木构建筑的梁架结构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有些繁复,但实际上仍属于传统的抬梁式结构与穿斗式结构的混合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在山墙部位类似于穿斗式结构,而在其他部位则更接近于抬梁式结构,尽管在这些部位的细部处理方面仍然表现出浓厚的穿斗式结构的色彩。然而,由于使用功能等条件的不同,闽南木构建筑的梁架结构又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种类型可称为“奉国寺”型。这种类型的木构架与宋《营造法式》中所载的殿堂及厅堂两种梁架类型均略有不同,其主要特点是将内柱升高,梁尾入柱构成垂直的横向承重体系,这一点与厅堂相近,但在其柱间又有重叠多层的栱、枋所构成的槽,这又类似于殿堂,典型代表即辽宁义县奉国寺及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故可称为“奉国寺”型。这种类型未见于《营造法式》记载,但宋代以后实例颇众。它既能产生殿堂建筑庄严雄伟的空间气氛,又能体现厅堂建筑结构稳定的优越特性,因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泉州不少寺庙的大型建筑都采用了这种类型的梁架结构,如开元寺大殿、府文庙大殿、天后宫大殿及承天寺大殿等。
图1-2泉州开元寺大殿
(测绘指导:郭湖生教授绘图:杨昌鸣、方拥、张十庆、余健、何勍等)
开元寺大殿的梁架结构,是闽南木构建筑体系中被称为“奉国寺”型梁架结构类型的典型代表。
第二种类型则是“闽南厅堂”型,因其既与《营造法式》所载厅堂梁架不完全一致,又与江南一带常见的厅堂梁架结构有所区别而得名。它与前述两种厅堂梁架结构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檐下一般不设斗栱,檐檩用“硬挑”或“软挑”;
2.瓜柱上常有一斗三升栱承托檩,也可以在柱端直接承檩;
3.除大通(梁)两端常直接插入柱身之外,其余各通两端亦插入瓜柱上端;
4.内柱柱端常施大斗一枚承檩;
5.檐柱柱端多作矩形枋木代檩承椽,柱端与枋上皮同高。
这种梁架结构类型在泉州地区的中小型寺庙建筑及某些比较讲究的民居或祠堂建筑中都能见到。实例如泉州水陆寺大殿、明伦堂、亭店杨阿苗宅、洪氏大宗祠等。
图1-3泉州水陆寺大殿剖面
(测绘绘图:方拥、杨昌鸣)
水陆寺是附属于开元寺的一座小型寺院,形制较为简单。其主体建筑大雄宝殿的梁架结构具有较明显的“闽南厅堂”型梁架结构特征。
无论采用何种屋顶形式,闽南古建筑的屋顶造型都表现出一个突出的共有特征,这就是特意强调的凹曲屋面及屋脊曲线。
柔美活泼的凹曲屋面及屋脊曲线原本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中国建筑发展史上,虽然一般认为曲面屋顶大致形成于公元5—6世纪,但屋脊呈凹曲状的屋顶形象至迟在战国至西汉时期的云南石寨山青铜器上即已出现。此外在广州及四川等地出土的汉代明器和墓阙上也可看到两端向上翘起的屋脊。时至唐宋,屋脊曲线日趋圆润,凹曲屋面亦渐成定制。然而,明清以降,北方建筑屋脊悉改平直,惟屋面及檐口曲线依旧保留。其变化轨迹恰与梁思成先生所谓“醇和时期”及“羁直时期”大致吻合。
闽南的情形则完全不同。在这里,屋脊曲线不仅顽强地保存着,而且愈形夸张;屋面凹曲也不仅仅只出现在横剖面上,而是同时出现于纵、横两个剖面上。再加上柔缓的檐口及翼角曲线,整个屋顶实际上变成一个多向度的曲面或曰壳状结构,其外观形象轻盈舒展,与北方常见的明清官式建筑的平稳凝重形成强烈对比。
泉州地区的古建筑屋脊曲线系由两个构造部分结合而成:一是室内脊柱由心间向梢间逐渐升高,使脊檩呈中间低两端高的折线状。但由于结构及观感等方面的制约,仅靠脊柱的升高还不足以获得比较理想的屋脊曲线。这样就导致了一种可以有效增大脊檩端部升起高度的特殊构造措施——“假厝”的出现。“假厝”亦即“假屋”之意。也就是根据事先确定的悬链形屋脊曲线,在原有的折线状脊檩上增设若干高度逐渐变化的短柱,再在这些短柱上重新架设脊檩,并铺设望板即成。因这一部分增设的小空间纯为外观所需,故被称为“假厝”。
图1-4泉州开元寺大殿屋顶假厝(方拥摄影)
柔美舒展的屋面曲线,其实是几根短柱、几块木板的默默奉献。
除了屋脊之外,闽南建筑的翼角曲线的构成同样也借助了“假厝”的构造措施,使它在外观上翼角形成了两个特点,一是使檐口的平缓曲线结束于较为明显的翼角反翘,二是使整个翼角呈现出轻盈昂扬的姿态,建筑的沉重感亦随之大大减弱。
图1-5泉州开元寺戒坛翼角(方拥摄影)
姿态昂扬的翼角起翘,使建筑的沉重感大大减弱,这同样应归功于被当地工匠称为“假厝”的构造处理方法。
从闽南建筑的上述特点可以看出,闽南建筑体系在继承唐宋古制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匠心与创意,走上了一条与北方官式建筑不尽相同的发展道路,表现出独具特色的轻灵柔美风格。这种体系的形成,除了有文化传统方面的影响之外,也与本地人民善于因地制宜、巧妙经营有关,而不是单纯追求外观形式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点,就不难理解这种建筑体系得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转载自:《古城泉州》,杨昌鸣、方拥撰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年1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