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锦州千年古刹保存完好的真相辽沈晚

中国泱泱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出土文物浩若繁星,但遗存千年以上的完好建筑却凤毛麟角。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年)的奉国寺,从十一世起的年到二十一世纪的年,跨越整整一千年的历史长河,仍旧保存完好,安然无恙,继续向世人展示着其独特而深厚的文化魅力。承载一千年的光辉璀璨奉国寺是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雕塑、彩绘、壁画、碑刻、匾额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杰出代表,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锦州市义县文物局局长王飞详细这样介绍已经千岁的奉国寺。奉国寺辽代建筑大雄殿,是中国古代建筑遗存中最大的单檐木构建筑!木构建筑梁架上,遗存有多平方米内涵丰富的彩画,越千年时空仍色调鲜明绚丽;殿内的泥塑造像彩绘雕塑群,通高9.5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彩绘泥群;悬挂的匾额是乾隆的笔迹,奉国寺院内还遗存有记载辽代始建时相关内容的碑刻。蕴含了诸多文化内涵的奉国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进入中国世界文化产预备名单。木柱生长千年、挺立千年走近奉国寺辽代建筑大雄殿,扑面而来的便是恢弘感!这座面阔9间通长5米,进深5间通宽33米,总高24米的木构建筑,彰显了辽代建筑的独特魅力。五脊单檐四阿顶七铺作木构建筑,是中国古代高等级建筑遗存中的最高等级制式。按照王飞所指的方向,可以看出,七铺作斗拱样式好似盛开在木建筑上的一朵花朵。进入殿内,7尊泥塑造像的体量非常大,仰头望去庄严高大,手印就能钻进去一个人。殿内的20根木柱历经千年仍旧结实挺拔,没有任何腐朽。大殿建造千年,这些木柱就挺立了千年。工作人员介绍说,每根接近10米的木柱的选材就是一株生长千年的油松。虽生长千年、挺立千年,每年的7、8月份木柱还会滴松油,更让人感叹它们的生命力。奉国寺大雄殿继承唐代建筑形制的同时,融南北风韵于一体,尽展北方粗犷和恢弘豪迈,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进程中承上启下最重要的里程碑。王飞说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从技术的角度分类有三种典范,分别是佛光寺式、海会殿式、和奉国寺式,奉国寺的建筑结构形制是独有的,因此其建筑技艺被直接命名,它的建筑形制对后世金、元、明、清时代直至近代建筑风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历经千年更注重修复、保护和传承10月3日,守望千年奉国寺纪念活动在锦州义县奉国寺内举行,来自文物和建筑学会的专家们与游客一同见证了奉国寺建造年的千年鼎、千年赋、千年纪念碑揭彩仪式。在辽代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传承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共同探讨关于奉国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在活动致辞上说,在奉国寺千年到来之际举办这次活动,向中外彰显中华民族对建筑文化遗产的呵护一如既往,永世守望。奉国寺经过了一千年的沧桑巨变,历朝历代都有修缮的记载,王飞说目前正在进行的保护项目主要是彩绘泥塑造像除尘和加固,泥塑造像上的尘埃在千年时间中已经形成了尘垢,需要像绣花一样一点点清理,不能破坏上面的彩绘。而对泥塑造像结构上出现问题的缺失部位进行接补,也是将延长文物寿命放在第一位,修旧如旧用古老原有的材料和技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此次修复后,奉国寺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游客面前。来源:辽沈晚报记者张墨寒编辑:崔陶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8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