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州凌川酒厂挖出棺材,众人正觉晦气,不料

年,锦州凌川酒厂的工人正在老库房挖地基,突然,镐头卡在木板上,挖出一个棺材样的木箱,众人正觉晦气,不料阵阵浓香飘了出来……

这年,凌川酒厂要进行厂房改造,派了几个工人在老厂库房里挖地基,挖到80公分深的时候,突然,有人一镐头下去卡住了,大家围上前一看,镐头卡在木板上。

咋会有木板?众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脱口而出“棺材”。随即怨声四起,“晦气呀!”“真倒霉!”“唉,这臭手!”……有人用力将镐头拔了出来,瞬间阵阵酒香扑鼻而来。

大伙儿都是酒厂的人,一闻这味儿,立马围了过来,咋里面还有酒?这酒可不一般!立马七手八脚往下挖,结果挖出了一个灰褐色的大木箱。

厂长张广新知道了此事,赶紧赶到现场。张广新不仅是一厂之长,还是满族传统酿酒技艺的继承人,一肚子酒文化与酒历史。

工人一说这事,他心里就有了底,来到现场一看,深深吸了口气,再凑近被镐头挖破的板缝往里瞅,兴奋地喊道:“这就是老祖宗留下的木酒海!金贵着呢!”

木酒海是个啥东西?

原来它是古代专门用来贮藏白酒的器具,因其有较大的储酒量,被称为“海”。通体是用松油丰富、纹理笔直的红松木板,经传统工艺卯榫咬合制成,四角都是用牛皮加铆钉包裹的。

其内壁表层更是精益求精,用张桑皮宣纸层层裱糊而成。用的浆糊也是相当考究,由鹿血、蛋清和蜂蜡调成。木酒海制作精致,需一年时间才能完成,固若金汤,百年不腐。

用木酒海盛酒不易渗漏,而且酒与内壁的有机物相结合,还能起到增香的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陈年佳酿。

张广新兴奋不已,又找人用木棍探测酒的深浅。一测,嘴都合不拢了,酒深约60厘米,这一大箱足有公斤重呢!他尝了下木棍上的酒,醇香饶舌,不住地砸着嘴,点着头。

凌川酒厂立即上报此事,很快,上级派考古专家来到现场。

专家将酒样送去检测。令人吃惊的是,这酒微黄,是53度陈香型白酒,完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而且香味浓郁,绵延细腻,风味独特。

此时,工人们又在附近挖出了3个木酒海,总共4个木酒海,每个长2.62米,宽1.31米,深1.64米,足足有公斤酒呢!

这么多酒是谁埋在地下的呢?

不久,专家们在发现木酒海的地方找到了一截封条,上写“大清国道光乙巳”几个字,有人立马推算出,这是公元年,也就是道光二十五年。天呐!难道这酒距今已有多年了?

接着,专家又在木酒海的内壁宣纸上发现了模糊的字迹,经辨认为“同盛金”“银”“号”“发”。而后,专家根据现场勘查的结果,为大家解开了谜底。

原来,大清时期,这里曾是锦州城大名鼎鼎的“同盛金烧锅”。同盛金烧锅建于公元年,创始人是锦州城的高士林。

当时大清每逢祭祀、出征、庆典都离不开酒。高士林出身满族权贵,得到朝廷的允许后,专门为朝廷酿造贡酒。

他采用锦州北宁的薏米,义县的红高粱等粮食为原料,辅以26种草药粉,用满族传统工艺酿造成的贡酒,流溢皇宫金樽。嘉庆帝连斟三杯无限感慨:“国可一日无君,大内不可无同盛金!”

大清没落后,同盛金由锦州人孟积善接管。年,张学良在督建葫芦岛军港时饮过此酒,赞不绝口,大笔一挥,写下“酒中仙”三个字。

锦州解放后,同盛金烧锅被政府接管,后来更名为锦州凌川酒厂。朱德到锦州视察时品尝过此酒,提笔写下“南有茅台,北有凌川”。

这次在凌川酒厂发现的4个木酒海,就是公元年,同盛金为朝庭酿造的贡酒。

专家分析,当时正处于鸦片战争时期,大清内忧外患,动荡不安,本来就勤俭持家的道光帝无心再搞排场品美酒了,这些酒就被埋在了地下。

经专家鉴定,木酒海为出土文物,贡酒则属于国家可直接饮用的唯一的液体文物,又被命名为道光廿五。因其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窖藏时间最久的贡酒,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其中公斤的贡酒,经过文物部门批准,在拍卖会上竟一举拍出了万,此款专门用来研究和保护木酒海和贡酒。

年,一个木酒海和10公斤贡酒入驻中国历史博物馆,剩下的贡酒都已封存。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古人酿酒和储酒的技术与智慧令世人惊叹!贡酒和木酒海的发现,对中国酒文化和酒历史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飘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