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落户赣州,填补了江西无大院大所直属机构的空白;医院综合改革、脱贫攻坚等6项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彰;赣州在全省改革工作考评中连续五年荣获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先进单位……一项项改革成果犹如春花竞放,姹紫嫣红。改革,让赣州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年是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一年。一年来,赣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破束缚之羁,解民生之困,谋奋进之局,一批事关发展的改革实招硬招相继落地,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连续四年获全省高质量发展考评第一名,为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改革动力。
聚焦发展所需,勇趟改革“深水区”
舟至中流水深处,击楫勇进向前行。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赣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改革“关键一招”作用,勇趟“深水区”,敢啃“硬骨头”,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纵深推动营商环境、新经济新动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
“四最”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全面推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成为全省首个市县两级全部组建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的设区市;市本级累计精简行政许可事项项,仅保留92项,为全省设区市最少。数字政务加速推进,“赣服通”赣州分厅3.0版建成使用,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一日办结”,企业复工和生产备案“掌上办”;在全国率先启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已开通沿海发达地区7个地市、43项高频服务事项异地办结,实现“异地办事不当异客”。率先在全省开展“全产业链放权”改革;赣州被评为全省“五型”政府建设先进集体,政府服务热线获评全国最佳。
新经济新动能加速培育。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助推“两城两谷两带”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稳居全省第一。新能源汽车量产企业达3家,“整车+零部件+研发+检测+汽车文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链初步形成;现代家居产业向“家居+家电+家装”融合发展升级,世界强企业格力电器智能家居项目落户南康区;章贡区获批建设全省首个信息安全产业园,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家;获批建设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孚能科技成为全省科创板上市第一股。
“三农”短板有效补齐。创新推行“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等精准帮扶措施,赣南老区实现区域性历史性整体脱贫;创新推广精准防贫保险,构建防止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三改合一”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超额完成50%的村经营性收入过10万元的目标。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升级,赣南脐橙品牌价值列全国区域品牌第六位、水果类第一位;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累计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2个;“赣南茶油”连续三年登上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江西省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批筹建。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实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全域监管责任体系更加完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效应明显,全市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第二轮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正式建立,市内流域生态补偿协议签订全面完成;赣州获评“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紧扣民心所向,共享发展“大蛋糕”
改革为民,改革便民,改革利民。赣州始终将改革目光锁定群众“急难愁盼”,从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治安等民生问题入手,让改革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过去的一年,市民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南康区家具厂的工人有切身体会: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家具设计技术,这是赣州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加大产业工人培育力度所呈现的变化。年,全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城乡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市属公办赣南科技学院正式获批,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与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赣州职业技术大学进展顺利,驻市、市属大中专院校又添新成员。
医院看病的市民有切身体会:相比过去的“折腾苦”,现在看病省了许多麻烦。年,在全市推广“先诊疗、后付费”改革试点,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创新高,医院进入全国地级市百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落户赣州。跨省医院医院正式挂牌,群众在本地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赣州市医院综合改革激发医疗服务‘内生力’”入选中国改革年度典型案例。
兴国县失能老人有切身体会:该县田庄上养老中心、夕阳红老年公寓建成后,困扰他们的“照护难”问题解决了,在全省探索的“公建民营”运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失能老人集中照护新途径。年,赣州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落实招工激励、就业补贴等政策,援企稳岗和就业困难人员兜底帮扶力度持续加大;同时率先在全省实行医保部门市以下垂直管理改革,为近0万人口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障待遇和医保公共服务。
居住在中心城区的市民有切身体会:市民更文明了,城市更美了,生活更宜居了,这些得益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创建。年,赣州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全市一体化数字城管平台加快建设,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心城区“四横六纵”互联互通交通体系加快构建;“六个区域性中心”加快建设,“五区一体化”加快推进。
经常上夜班的赣州市民张女士有切身体会:如今,深夜走在大街也不用害怕,治安环境一年比一年好。这是赣州公众安全感、夜间出行安全感、公安满意度、扫黑除恶满意度、禁毒综合满意度等五项指数全省第一的集中体现。年,赣州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扎实推进,定南县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19个县(市、区)获省信访工作“三无”县;探索推进“并组设区”“村居合一”等基层治理试点,有效消除基层服务“盲区”。
聚力示范引领,耕好改革“试验田”
赣州是一块充满改革基因的红色土地。
一年来,全市上下勇于先行先试、开拓进取,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改革决策部署,创新探索出高位推动改革、改革责任链条化、改革调度常态化、改革任务清单化、改革推进集成化的“一高四化工作法”,推出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全面深化改革“赣州经验”。
紧紧抓住深入实施国务院《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制定出台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措施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争取获批项省级以上试点示范事项在赣州布点实施,打造出一个个改革创新“试验田”,推动一批试点示范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截至目前,项省级以上试点示范事项,均已完成或达到时序进度,取得省级以上经验推广59项。
赣州国际陆港、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功能平台加速推进,现代口岸体系加速构建。以赣州国际陆港为核心,赣州成功跻身首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全省第二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确立了赣州在全国物流枢纽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重要地位,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无缝联通陆海两条丝绸之路的主要内陆港口。围绕加快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平台引才聚才新机制,建立决策咨询顾问专家制度,新引进培养产业领军人才22人、高层次人才人、急需紧缺人才人。
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发力,各项事业发展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全面加强。在全省率先试点聘任制公务员,开启了我省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的先河。乡镇干部夫妻跨县分居“团圆机制”探索,把组织关怀落到具体人、具体事,激励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去。巡察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全省率先建立县委书记履行巡察职责报告制度,市、县巡察全覆盖有力落实。寻乌被列为全国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联系县之一。
与此同时,对一批条件成熟的试点予以总结推广,拓展其示范引领效应,为全省乃至全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赣州经验”。“四好农村路”、区块链创新发展、崇义县生态农业融合发展机制等改革经验成为全国典型;开发区改革与创新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5大类30种发展模式等改革经验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或全省推广。据统计,年共有23个全国、全省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赣州召开,赣州在77个国家级、省级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逐浪海天阔,风好正扬帆。年,赣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围绕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赣州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周年。
(冷天虹刘地发赣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庆元)
编辑:胡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