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对于人类来讲,火灾是致命的,它可以毁掉房屋、财产,更能毁掉文明。
几千年来,一场场大火给人类带来了恐惧,不过也带来了警醒。
对于火灾的认识,人们清醒地认识到,防患于未然最为重要,正如东汉史学家荀悦所说:“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正是因为古代防火到位,一些古建筑才得以保存至今
主动地预防火患,远比被动地去灭火要强百倍,这就是古人“防为上”的防火哲学。
在此思想指引下,古人有了“慎火”、“停水”、“曲突徙薪”的方法论。
“慎火”就是时刻紧绷防火的这根弦,连生活中的细节都要带上防火的意味,“門”字不能带钩,“火”字要倒写,总之要时刻警醒。
广备消防水源,是古人防火的良策
“停水”可不是现代停止供水之意,是要广备太平缸、开凿池渠,是储备灭火之水的意思。
“曲突徙薪”则是兴建防火设施,比如建马头墙、开辟“火巷”等,以此来隔绝可燃物,进而规避火灾风险!
古人防火的手段可谓脑洞大开,这些手段的配合运用则打造出了一个强悍的立体防火体系,才使得中华文明传承不衰,免遭火魔荼毒。
“慎火”这根弦不断被强化,还演进出“慎火文化”
古人对火灾十分恐惧,甚至到了诚惶诚恐的程度。
比如在《礼记》中就记载过一个春秋时期的史实:天黑后,家中负责用火把照明的人,必须规规矩矩站在墙角,不能讲话、不能打招呼、更不能唱歌,一只手握着火把,另外一只手必须捧着一个装满水的大碗,以确保意外失火时能立刻灭火。
可以说“防为上”的理念已经到如临大敌的程度,古人将这种行为称之为“慎火”,小心防火之意。
康熙对防火异常重视,还带头戒烟
古代“慎火”之人比比皆是,比如康熙皇帝甚至还带头戒烟,并对文武百官发布了戒烟令。
当时的惩罚异常严苛,官员在紫禁城、坛庙吸烟,一旦被抓就要被革职,而普通老百姓在坛庙等公共场所吸烟则要被打板子40,还要被流放千里之外。
康熙曾亲口说过:“如朕为人上者,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而人自从。即如吃烟一节,虽不甚关系,然火烛之起,多由于此。故朕时时禁止,然朕非不会吃烟,幼时在养母家,颇善于吃烟,今禁人,而已用之,将何以服人,因而永不用也。”
大意是:不少火灾都是由吸烟引发的。虽然我很早就开始抽烟,而且烟瘾还很重,但是现在要求群臣戒烟,我必须以身作则。
康熙发起的戒烟运动可谓坚决,“慎火”算是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
在“防为上”思想指引下,“慎火”甚至演进成了独特的防火文化,彰显着对火的敬畏。
古人臆造出了辟邪之物,让火魔避而远之,而这就是慎火文化的重要表现。
这就是藻井,悬于棚顶,用于镇火
比如藻井就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形式,藻井悬于棚顶,由木质拼接而成,形状就像水井的栏杆,井中彩绘着藻类和莲花,栩栩如生就像真的水井倒挂一般,古人希望它能镇得住火魔。
宫殿之上的镇脊兽威风八面
另外,在我国古代的建筑物上最常见的就是镇脊兽。
北宋的建筑大师李诫就曾说:“作其象于屋,以厌火祥。”
古人对火恐惧,希望请来神兽佑宅平安。北京紫禁城中的每座宫殿顶端都立着镇脊兽,目的是镇火。比如太和殿上的屋脊两端就有一双对称的龙形物——“正吻”,威风凛凛的样子似乎能让大火远离。
除了建筑文化上“慎火”,在民俗文化意味中,古人“慎火”的思维甚至可以深入到了骨髓。
古代五行之说盛行,于是“五行防火术”大行其道,最明显的就是“门不带钩,阁必有水”的说法。
古建筑的城门、宫门、庙门之上常会挂有牌匾,但是只要字中有“門”,最后一笔往往不允许带钩。
门不带钩,最后一笔平直下来
相传在南宋都城临安,供奉宋朝皇室先祖的殿堂发生了火灾,差点把老祖宗的牌位烧掉了。在追查火灾原因时,当时的一位脑洞大开的大臣竟然说是匾额的“門”字有钩,带火笔,把火硬生生钩了过来。
无稽之谈的一番推断,皇上居然信了。于是以后牌匾上的“門”字一律不许带钩。
你去故宫转转,太和门、乾清门的门匾上的“門”最后一笔,必定都是笔直下来的。
朱元璋还因为“門”上带钩,杀了人呢。
朱元璋定都南京时需要为宫门书写牌匾,著名书法家詹希原亲自操刀,可是一不留神,“門”字的最后一笔带钩了。
朱元璋大怒,他觉得这是在诅咒他,于是就将詹希原杀掉了。
你说古人“慎火”这根弦绷得紧不?
天一阁,至今保存完好
慎火文化中还讲究“阁必有水”!古代也有图书馆,只是被称作藏书阁。最负盛名的四大图书馆就是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每一座阁,中间一字都带“水”,为的也是“慎火”,希望水能克住火,也在提醒人们要时刻提防火患,不能马虎。
您一定会问,天一阁也是藏书阁,为啥字里没“水”?其实它字面没“水”,但含义里的“水”分却很足。
“天一”是传说中能够生水的星宿,古话说“天一生水”,所以防火能力自然强悍。
在市井民间,“慎火”的文化同样深入人心,比如“火”字倒写和“走水”的说法。
古代,在一些粮仓、油铺以及鞭炮作坊等容易“惹火”的地方,常常会贴着倒过来书写的“火”字符。“火”倒(到)了!用谐音时刻提醒人们注意防范火灾。
再说说“走水”,宋元时期,“走水”是疏导水流的意思,到了明清,它开始有了新意——“着火”。
古人认为失火是上天对人的惩罚,古人又忌讳说这些灾祸的名字,而阴阳五行学说中,水克火,所以“失火”也就被叫做“走水”,寓意大火能被水降服。
“防为上”的防火哲学中,“慎火”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悄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可以说,正是千年积淀而成的慎火文化营造出了一种防火重于一切的氛围,才让国家上下都能对火灾之害异常重视,防范到位,火魔少了逞凶的机会,才使得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至今。
“慎火”是古人头脑中时刻绷紧的“安全弦”!它就像一组“0”前面的“1”,没有了这个“1”,一切都是苍白无力的。
如今,我们能饱览千年华夏文明,“慎火”之举,功不可没。
“停水”手段各显神通,备足了灭火的“弹药”
这是古代写有慎火停水的牌子
北宋时,著名的道家学者陈抟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消防口号——“慎火停水”。
据传,当年宋太宗苦于火患之扰没有良方,于是求教于陈抟。当时的陈抟已经病入膏肓,在临终前他给出了四字良言:“慎火停水”。
宋太宗顿时茅塞顿开,从此这四个字成为了北宋防火的纲领。
所谓“停水”就是广备水源。如何保障消防水源的充足?古人的智慧被发挥到了极致。
这是故宫中的水井
其一就是广泛打水井。
井也是古代最常用的消防水源,时至今日,消防员使用的消防水鹤等其实也是变相的水井。
浙江武义县的俞源村就有一组神奇的七星井,堪称护佑村子的镇火神器。
相传俞源村是明朝的刘伯温按天体星象“黄道十二宫二十八星宿”排列设计建造的,其间穿插着按北斗七星状排布“七星井”,它们是村里的消防常备水源。
这些井分布于村中各处,无论村中哪里失火,它们都能发挥效力,刘伯温的设计可谓精妙。几百年来,俞源村能够长存而未被火灾所毁,七星井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说哪个地方的水井多,紫禁城算一个。紫禁城中总共有80多口水井。
珍妃井、香妃井、大疱井最为著名,这些井也都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宫中各处,宫中的不少井都配有井亭,御花园、建福宫花园中的井都就有井亭,亭子中央有一块大石头,搬开就是井。井亭边配有吊环,相当于滑轮,太监、宫女打水时能省不少力气。
康熙十八年,太和殿失火时,宫中的这些井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太和殿被焚毁,但正是水源充足,才控制了火势,没让火魔延烧到其他宫殿。
故宫中有口消防水缸
除了利用水井,古人防火还讲究常备消防水缸。
重庆的七星缸算是明星消防水缸,知名度较高。清朝乾隆之后,重庆日渐繁华,竹草搭建的吊脚楼依山就势而建,层层叠叠,火灾自然此起彼伏。
为了根治火患,同治年间,官府下令城内各个寺庙、道观设储水池、水缸。宣统元年,官府还在地势最高的通远门外修建了七个大的水池!百姓称它们为七星缸,因为它们是按北斗七星之形修建的。七星缸相互连通,水源充足,因为地处老城中心,所以城中起火,百姓们挑水灭火十分便捷,给力。
有了七星缸助阵后,重庆老城的火灾危害确实小了不少。
紫禁城中的消防水缸也比较出名。
紫禁城中有腹大口收的铜、铁水缸尊。这些大水缸也被叫做门海或者太平缸,每尊可贮水多升。
太平缸归内务府营造司管理,平时要保证缸中是满水状态,内务府中有四个人专门负责查看水缸的储水情况,每五天必须查一次,而且还有巡查记录。
到了夏天,缸中的水还要定期更换,防止有异味。入了冬,从小雪到惊蛰这段时间,宫中的小太监们还要在缸底下烧炭,防止缸内的水结冰,以备失火时能随时取到水。
金水河曾护佑故宫的消防安全
此外,人工开凿河渠,也是保障消防用水的有效手段。
在一些大型园林中比如圆明园、颐和园、拙政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工开凿的河渠、人工湖。这样的设计既保障了消防水源的充足,还体现了水生财的风水文化,更使得园林风格更灵动,充满生机。
据说紫禁城的外金水河是后挖掘的,原因就是当时“承天门”失火远水未能扑救,为了吸取这个教训,才专门开凿了外金水河。有了外金水河后,太和门、乾清宫发生的几次火灾,外金水河都发挥了消防水源的“神助攻”作用。
而且有了外金水河的点缀,紫禁城除了威严还平添了几分活力。
除了上述几种消防水源,在城市中,人们还会设立“水仓”。
乾隆五十九年,扬州著名的丝绸街着火,整条街陷入火海,当时因为水源不足,扑救不力,整条丝绸街化为灰烬。
痛定思痛,城中的巨商出资在闹市中买下一块空地建起了大院,院内摆放了上千个水缸,缸内满满都是水,一旦街上有店铺着火,人们提水分分钟就能到现场。人们管这个消防水源叫“水仓”。
此后,扬州各处纷纷建起了“水仓”,到了同治年间,丁家湾同善堂、徐凝门积善堂、砖街万安堂都有了水仓保平安。
水是火的克星,起火之时最趁手的家伙就是消防之水。几千年来,聪明的中国人开辟了多种消防水源,既有取之不竭的深井水,也有机动灵活的消防水缸,还有水量充沛的人工河湖,更有及时高效的城市水仓,正是它们的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才降服了火魔。
也正是广备水源,才让人们心安,才没了后顾之忧。它们也成了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超强底气。
“曲突徙薪”,防火设计大开脑洞,远离火患
曲突徙薪出自《汉书·霍光传》,原意是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这样就能避免火灾。
曲突徙薪引申出来的意思是建筑采用防火设计,远离火患的袭扰。
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具有超强防火能力
古代的建筑防火设计中,马头墙、室内防火墙、“火巷”通道、防火分区,随便一项设计都是防火的扛把子,硬核担当。它们都是“曲突徙薪”的活学活用。
马头墙是指高于山墙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它的辨识度很高,当你漫步在徽州古镇,一定会被青瓦马头墙所吸引。马头墙属于赣派建筑、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
古代民居鳞次栉比,密度很大,一旦起火很容易火烧连营,而高高竖起的马头墙,则能在邻居家起火时阻挡住火势蔓延过来,所以马头墙也被形象地称为封火墙。
马头墙错落有致,常见的有两叠式或三叠式的两种,一些大户人家的马头墙的叠数可多到五叠,被人称为“五岳朝天”。
除了墙上有墙,中国建筑的防火设计中还有室内防火墙这一神来之笔。
室内防火墙是实体隔墙,能有效阻止火势在建筑物内部的蔓延。
明朝时期,为确保存放皇帝銮驾等贵重物品的仓库不被火患袭扰,仓库会建这种室内防火墙。每隔七间房就空出一间,然后用三合土填满这间屋子,最后封砖盖瓦。这样一间“实心房子”隔火能力杠杠滴。
《清明上河图》中有防火的玄机
另外,从城市整体火灾防控的角度,古人祭出的防火分区、防火间距的设计则保障了城市的整体安全。比如在《清明上河图》中就能找出古代城市防火规划的精妙之处。
当时汴京城利用街道、河流等将城市划分出了不同的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之间有大约30米的防火间距,即使发生火灾也不容易迅速蔓延。这已经有了些现代城市消防规划的意味,这算是“曲突徙薪”理念的新境界。
如今的火巷还在发挥作用
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也能清晰地找到“火巷”的踪影。早在五代时期,周世宗柴荣大举改造汴京时看到房子一间挨一间,连缝隙都没有!一旦起火,那就是成片延烧。
柴荣强行拆除了一些民居,开辟出了30多条六米宽的巷道,也就是火巷。火巷可以起到消防通道和防火隔离带的作用,不仅能为人员疏散和扑救火灾提供有利条件,还能有效地阻止火势在相邻建筑间蔓延。
我们在《清明上河图》中看见民居相邻却没有压迫感,通透的原因就是“火巷”的分隔发挥了作用。
火巷的设计,是典型的“曲突徙薪”活学活用,看来周世宗柴荣更懂“防为上”的哲学深意。
综述:防患于未然,这是古人防火的哲学,防为上上策。“慎火”,绷紧防范的神经;“停水”,广备各类消防水源;“曲突徙薪”,精妙的防火设计。这三种防火套路的组合使用打造了一个古代中国的防火体系,正是因为火灾防范到位,我们才有幸见到了如此众多的国之瑰宝,也正是古代火灾防控体系的强悍,中华文明才得以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