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题记
在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成千上万“以法为业,以律为师”的律师正在以独到的眼光审视和判断已经发生的事实和证据,用自己的知识和肩膀担当起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走进贵州藏拙律师事务所采访,主人公王迪一语引起记者的注意。
初识王迪,有文化的法律服务人
身为贵州藏拙律师事务所主任,但同时还有遵义市律师协会副秘书长、遵义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遵义市市级人民监督员、遵义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员、遵义市播州区政协委员等多个头衔的王迪,是一位从教师、乡镇工作员、政法干部一路成长起来后,又转行做律师的新时代法律服务人。
在他的办公室里,一幅“长将静趣观天地,自有幽怀契古今”对联书法与写字台、一排大大小小的笔墨纸砚、书柜里《遵义府志》及各类古典文学书籍相互映衬、格外引人注目……
据介绍,遵义尚嵇青山人罗兆甡(字鹿游),系清初遵义文化代表人物“一罗三李”之首,系遵义尚嵇青山罗氏的一世祖。罗兆甡是黔北境内著名诗人之一,著有《明日悔》《复瓿》《北上》《问石》等文集,可惜诸集著作大都散佚,留世不多,代知县陈瑄撰文《福寿桥记》载于《遵义府志》。罗兆甡是王迪的入遵二世祖(王迪原名罗光向),王迪从小就受到家庭深厚文化底蕴的影响,特别喜爱文学、书法和国学。
长期以来,除了律师本职工作的忙碌之外,王迪都会抽时间看书写字,舞文弄墨。早在年,他就在中国青少年硬笔书法研究会举办的书法比赛中获得硬笔书法三等奖,之后在多次大赛中均有斩获。近期,在贵州省律师协会开展的纪念律师制度恢复重建40周年暨第二届贵州律师诗词书法绘画摄影作品评选活动中,《五律律师》获诗词类二等奖。有人称他为“最有文化的律师”,笔者觉得一点也不夸张。
和王迪攀谈,记者不仅感受到了他“文绉绉”的优雅语言魅力,更感受到了他身上展现出来的律师职业的逻辑慎密语境。
当得知来意后,王迪律师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开始讲述了他从教书直到转行当律师及带团队打造精品律所的一路成长经历。
慧眼识才,“半路出家”的政法干部
年,王迪从贵州省南白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遵义县(现为播州区)乌江镇养龙小学任教。他原以为会在教师这一岗位上当一辈子的“教书匠”。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年暑假的一天,字写得漂亮的他,被乌江镇教育辅导站安排刷标语,不料被一个镇政府领导一眼“相中”,之后,他被借用到政府部门工作,没过几年,凭着自己的勤奋,他考上了遵义县司法局的公务员,从此成为了政法系统一名干部。期间,他曾先后在乌江、龙坑、鸭溪等几个镇司法所担任所长职务并自学取得法律专业本科文凭,还于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了法律执业资格。
干劲十足,极具开创精神的王迪,因工作出色,年升任县政法委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科科长。在政法系统工作期间,他先后荣立过个人三等功、荣获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先进个人、市级优秀人民调解员等殊荣。
打破“铁碗”,寻找人生另一道风景
年,王迪就萌生了辞职当律师、用所学法律知识为更多人服务的想法。
王迪回家和亲人商量说想要辞职出来当律师,没等他说完,他母亲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认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考个公务员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很不容易了,应该要好好珍惜,“天天东想西想的”……看着老母亲坚决反对和生气的样子,孝顺的他被迫选择放弃辞职的想法。
母亲过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再次燃起律师职业的梦想,辞职的冲动再次涌上心头。
年,随着国家司法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律师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每天过着朝九晚五公务员生活的王迪再也坐不住了。经过反复思考,他回家和父亲商量辞职的事,得到同意后,他随即向组织递交了辞职申请,并很快获得上级的批准。
辞去国家公职,王迪的做法在当地政法系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不解: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哪来那么大的勇气?
虽说当下公务员辞职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但作为一个实职副科级干部,选择离开体制,转行当律师,难免会引来诸多猜测和议论。理解王迪的朋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