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部委发文推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远程银行

来源

零壹财经

作者

曾卓编审

王若曦

为切实做好“十四五”时期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6月3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从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丰富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产品体系、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持续完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强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加强组织领导等多方面对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做出了明确要求。本文站在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角度,从涉农金融产品、农村零售金融、金融科技助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探讨金融机构在向广大农村市场下沉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转型机遇和挑战。

一、丰富金融产品体系,解决涉农贷款难题

《意见》指出,要将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体系,推出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近年来,中央已多次部署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领域倾斜,中央一号文件也反复提到农村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尤其是融资抵押质押物范围的拓宽,以及大宗农产品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建设。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类型较为单一,提供的服务也不够全面,导致涉农主体对金融工具的了解较少,接受程度较低,进一步加大了农村金融工作开展的难度。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要在农村开拓市场,必须适应农村产业丰富度和经营主体差异化不断加大的趋势,因此,金融产品的创新不仅要从金融机构内部做起,针对不同贷款主体突出个性化设计,还要积极与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进行相互配合,提高风险管控的能力。

表1: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特点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零壹智库

《意见》提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发专属贷款产品,大力开展保单、农机具和大棚设施等抵押质押贷款业务,发挥保险保障作用和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多元便捷的金融服务。

目前,已经由各地农商行大力推广,并被广泛接受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是订单农业贷款,农户可以将与收购企业签订的订单或农产品收购协议书作为抵押、质押,或由收购企业提供第三方担保以获得贷款。东莞农商行的订单农业贷款面向从事订单农业生产的经济组织或自然人,自然人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万元,非自然人一般不超过万元,担保方式可以是抵押、质押,也可以由收购企业等第三方提供保证,较为灵活;北京农商行则要求农户与龙头企业签订农业订单,贷款期限根据农业订单的生产期限核准,最长不超过3年,由签订农业订单的龙头企业或由农商行认可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这一模式为创新抵押物品种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保险+期货”也是近年来开始试点探索的新金融模式,其原理是由农户购买价格保险,保险公司则通过购买期货将风险分散给期货市场,而这一模式也可以进一步拓展,通过引入银行机构,为农户提供基于农产品保险保单的质押或抵押贷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主体贷款难的问题。年,由上海新湖瑞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辽宁义县等地区政府合作探索的“新湖人保辽宁玉米项目”是全国首例“保险+期货”项目,并且已经成功试行多年;年1月,随着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由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中国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建信期货广州营业部与广州市天生卫康食品有限公司签约的全国首单绿色金融支持生猪“保险+期货+银行”项目在广州花都落地。在这些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政府补贴效率大幅提高,参与这些项目的农户,其收入得到了保障,保费负担也有所减轻。

二、银行下沉服务重心,农村零售金融转型

《意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专门的乡村振兴金融部或在相关部门下单列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条线,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强化支农支小定位,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

随着国内金融监管政策趋严,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传统金融的盈利空间不断收窄,实力较为雄厚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继续争夺传统金融业务优质客户的同时也在尝试下沉服务重心,加快零售业务转型的速度,努力开拓新的市场。大型银行不断抢占市场资源,竞争力本就较弱的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开展业务越来越困难,再加上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催生了客户更深层次的金融需求,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水平不高的农商行和村镇银行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不少农村商业银行意识到了业务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截至年,A股上市的8家农商行已经全部提出了“零售转型”战略,作为农商行龙头的重庆农商行提出“坚持将零售业务作为全行发展之基和立行之本,致力打造出特色鮮明、贡献突出、市场领先的零售业务品牌”;青岛农商行“注重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的持续推进,并积极借助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全力增加线上金融服务供给”;苏州农商行“加快线上贷款产品体系创新和建设,提升产品实效性和体验感,依托地区网点优势,下沉服务重心,以网格化营销为理念,通过走访建档,以‘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推动零售业务发展”。

表2:A股上市农商行零售转型战略

资料来源:根据各银行年年报整理,零壹智库

年,复杂的外部形势和经营环境给银行业带来了严峻挑战,而相比于传统业务,零售金融所表现的较强稳定性和较高利润贡献度让人们眼前一亮,根据年报统计,年A股上市银行中,农商行的零售业务利润占比平均为43.07%,比城商行高出近一倍,可见农村零售金融的潜力巨大。

图1:A股上市农商行零售业务利润占比

备注:各银行零售业务利润占比由零售业务利润总额除以全行利润总额计算得出;“农商行平均水平”和“城商行平均水平”由各银行零售业务利润总额之和除以各银行全行利润总额之和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各银行年年报整理,零壹智库

在“国内大循环”和“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之下,乡村振兴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农村金融机构更应该把握这个机遇,立足本土,利用服务地方经济的天然优势,加快推进零售金融转型,既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降低不良贷款率,也有利于延伸服务半径,更好服务涉农小微企业。

三、金融科技赋能三农,远程银行遇新机遇

《意见》对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完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也做了明确要求。一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有效整合涉农主体的信用信息,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逐步提高发放信用贷款的比重。二是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开发线上服务平台或移动应用程序,推进全流程数字化的移动展业,破解农村偏远地区网点布局难题。三是持续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推动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普及应用,积极引导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向乡村下沉。

伴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各类数据已经全面融入生产关系,大数据作为一种新概念的基础设施,其价值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是数据,难点也是数据,由于农村临时流动人口较多,农户经营模式多样,且管理不规范,经营信息不透明,导致农户原始信息更新速度快,真伪不易辨别,大大增加了信息采集难度。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有“政府主导”、“人民银行主导”、“涉农机构主导”、“政府+人民银行”、“政府+专营机构”五种模式,从成效来看,“政府+专营机构”模式既有政府资金平台支持,又有专业征信机构进行产品开发和应用,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在浙江丽水、广东梅州等局部区域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正与《意见》中提到的“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市场化征信机构运维地方征信平台,引导市场化征信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涉农征信服务”相吻合。农村信用体系的完善,能较好地解决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解决农户贷款难题、防范银行信贷风险、增加“三农”信贷投入等起到积极作用。

表3: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模式比较

资料来源:李政为,吴杰.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模式及政策建议

在构建完善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普惠金融的发展还可以依托5G、智能终端等技术,让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年中央一号文件就首次提出了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互联网数字化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数字普惠金融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能够实现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正好可以弥补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少且分散的缺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远程银行正是当下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之一。

远程银行最早由银行客服中心升级而来,是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远程方式开展客户服务、客户经营的综合金融服务中心。在科技的加持下,远程银行能精准挖掘用户偏好,提供更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并且将拟人化操作、互动界面等应用于移动终端,在提供无接触服务的同时,也能让客户感受到服务的“温度”。截至年末,我国已经有15家商业银行设立了远程银行服务中心,其中既有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大型银行,也不乏南京银行、北京农商行、上海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的身影。

不论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期,还是在后疫情时期,远程银行都有着独特的专业优势和出色的数据管理与应用能力,因此远程银行的建设也呈现着加速发展的态势。对于中小银行,尤其是众多规模较小、数字化建设较为落后的农村商业银行而言,朝着远程银行的目标发展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但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先遣部队”对远程银行模式探索的不断深入,未来必定会有更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入其中,结合各自资源与优势,推出更多差异化的特色金融服务。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