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小芬徐文武沈生智虞舜杰邹玉亮
摘要:从武义茶产业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等方面阐述产业现状,提出新形势下武义茶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武义县产茶历史悠久,唐朝时就是浙江著名的茶乡,宋代所产“蒋富山茶”被写入名家诗歌,声名远扬,明朝茶叶被列入朝廷贡品,清代以来民间茶叶交易十分兴盛。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武义鲜明的茶叶特色。
近20年来,武义有机茶产业风生水起,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居全国前列,成为了全国第一个有机茶之乡,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县、国家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等称号,年获评“中国有机抹茶之乡”。区域公用品牌“武阳春雨”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中国放心茶推荐品牌、中华文化名茶等,以及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名牌产品,逐渐形成了“有机、健康、养生”的武义茶叶品牌形象。目前,全县有6万多人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和经营,茶产业已成为武义农业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年,全县茶园面积71hm2,产量1.66万t,产值10.82亿元。
一、发展优势
1.有机发展特色
武义县地处浙江中部,三面环山,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高山云雾出好茶”是武义茶叶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武义自年申请认证有机茶,先后被评为“中国有机茶之乡”、国家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
目前,全县有机茶生产主体2家,家企业通过欧盟有机认证,有机名茶远销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更香公司有机茶种植面积、产量、销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2.基地规模集中
武义茶叶基地建设从“茶树良种化、茶园设施化、管理组织化”着手,优化茶树品种结构,推进茶树品种改良。年,全县良种化茶园面积hm2,良种化率75%以上;武义自主选育的春雨1号、春雨2号茶树品种成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同时,百亩(1亩约.7m2)以上规模化茶叶基地有余个,千亩有机茶示范基地2个,省级万亩无公害良种茶基地1个。目前,全县机采茶园面积约hm2,机采率达70%以上,居全省前列。
.产业结构完整
武义县生产茶叶包含针形、扁形、卷曲形名优绿茶,以及黑茶、红茶、白茶、香茶、珠茶、眉茶、蒸青、碾茶、抹茶、茉莉花茶等,茶叶产品丰富,企业间产品差异化竞争,同时也带动了夏秋茶生产利用。年全县夏秋茶产量1.17万t,产值.84亿元。
4.产业龙头集聚
武义县突出政策引导,引导茶园生产经营逐渐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集中,茶产业成为武义农业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目前,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基本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和“公司+茶农+基地”的管理模式。
5.产品品牌销售
区域品牌“武阳春雨”,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的“四统一”管理模式,成为武义茶叶代表品牌,确立“绿色、健康”的品牌核心形象。同时,涌现出“更香”“九龙山”“峡雾”“骆驼九龙”“乡雨”“汤记高山”等系列知名企业品牌,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只、浙江名牌产品5只。“更香”“骆驼九龙”等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
6.三产融合加速
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为契机,做足“一片叶子”的文章,茶叶产业链被认定为“全省示范区农业全产业链”。更香公司主打观光体验、科普教育、示范种植与生态保护项目,让有机茶园变成了茶文化生态休闲观光园;骆驼九龙公司挖掘黑茶文化与养生元素,打造以加工工艺观摩、西域特色茶宴品味、历史文化博览为主题的黑茶文化园,被认定为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二、存在问题
1.茶园基础设施滞后
部分农户茶园分散管理,流转程度不高;少数优质茶园山高路远,基础设施滞后,管护、采摘成本较高,已出现弃管、抛荒现象;武义县评选出的十大最美茶园,尚未配套基础的旅游设施,也制约了茶旅融合发展。
2.品牌效应有待提升
武义县缺乏专业团队运作“武阳春雨”公用品牌,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武阳春雨”茶品牌估值20.40亿元,排名仅列42位[1],品牌价值有待提升。同时,扁形茶、香茶等茶产品多数作为初级产品输出,产品效益未能真正发挥。
.专业人才支撑欠缺
缺乏品牌管理运营、品质内控、茶文化推广营销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影响产业创新发展。同时,乡镇茶叶技术示范与推广人员新老断层,新技术、新设备推广难以跟进。
4.茶叶加工用地受限
全县大部分初制茶厂用地为农业设施临时用地,业主对投入资金进行清洁化改造存在顾虑和担忧,以致茶叶生产多停留在初加工散茶阶段,产值提升空间有限。
三、发展机遇
1.整体政策环境利好产业发展
作为富民产业,“茶产业提升工程”被列入武义县“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年5年间,武义已实施各类茶叶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1.75亿元,政府补助1.07亿元;投入品牌建设资金0.24亿元,武阳春雨茶品牌获得稳定健康发展。
2.有机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随着绿茶保健功能的不断被揭示,加之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茶叶的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当前国内及国际市场上有机茶成为茶叶消费热点,中档有机茶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现象。武义县作为中国第一个有机茶之乡,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抹茶特色产业激发产业增长点
武义是全省乃至全国最早生产现代抹茶的县(市/区),年就有2条碾茶生产线,发展至今,全县共有抹(碾)茶加工生产线25条,是目前浙江省抹(碾)茶生产线最多的县(市/区)。年全县碾茶产量85t,产值万元,被评选为“中国有机抹茶之乡”,全县4家抹(碾)茶生产企业均通过有机认证[2]。
4.全域旅游发展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武义大力发展温泉康养旅游,获评全域旅游示范县。武义茶产业规模大、集成连片,发展茶旅结合项目潜力巨大,诞生了更香有机生态园、骆驼九龙黑茶文化园、花田小镇茶园等一批茶旅网红打卡点。同时,武义茶叶“有机、健康”的理念,与康养形象契合度高,进一步提升发展的空间较大。
四、面临挑战
1.国际贸易壁垒日益严苛影响武义茶叶出口
武义县是茶叶出口大县,近年来,茶叶年出口量逾t,出口额多万元,出口欧盟、美国、非洲、西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全县拥有自营出口权企业2家,出口食品备案基地家,还有部分精制茶厂通过委托方式出口。
近年来,武义茶企在出口贸易中遭遇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如欧盟层出不穷的新增检测指标(蒽醌、灭菌丹、微生物等),摩洛哥发布的最新茶叶农残标准中,相关指标要求甚至达到检测设备最低限。受此影响,多家茶企不同程度降低了欧盟出口贸易量,唯一一家出口摩洛哥的企业,今年也已暂停对摩洛哥出口。此外,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去年5月以来美国对华茶叶进口关税提高25%,直接导致武义对美茶叶出口量锐减20%。
2.国内市场形势变化影响武义茶叶销售
国内市场形势变化也影响武义茶叶销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宏观政策调整,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出台后,对武义高档名优茶销售影响较大,迫使名优茶企业产品转型。
二是受不可抗力影响,如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线下销售受阻,消费萎缩,价格下行,极大影响了茶农产销积极性和茶企效益。
三是相关行业标准变化,如武义骆驼九龙公司作为全国茶叶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单位,一直致力于推进全国黑茶产业标准化生产,受边销茶氟含量标准影响,公司大批量黑茶囤积。
四是市场导向影响,以抹茶产业为例,近年来全国各茶区抹茶生产热情高涨,近年产量、产值均以50%左右的增幅快速增长。抹茶产业高速增长背景下,武义抹茶产业面临产能短期过剩、低价倾销致价格下行、食品安全监管等潜在挑战。
.省市县竞争加剧影响武义茶叶效益
当前,我国茶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间产业发展竞争不断加大。如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将茶产业作为富民产业发展培育,茶产业竞争不断加大。省内也面临较大挑战,浙江省为传统绿茶大省,各地气候、品种等相关资源接近,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安吉、松阳、新昌等地茶产业快速发展,“安吉白茶”“大佛龙井”等茶品牌享誉市场,武义茶产业面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境况。同时,武义不在“18个龙井茶县(市、区)”内[],武义茶叶不能称“龙井”,只能称“扁形茶”,产品价格大打折扣,电商运营举步维艰,严重影响了武义茶农茶商利益。
五、对策措施
1.持续做强有机
武义县应发挥“中国有机茶之乡”优势,抓住机遇,打破国际贸易壁垒,稳步占领有机茶国际市场,为大宗茶开辟一条新的出路。同时,以“中国有机抹茶之乡”为统领,建设中国“宇治”为发展方向,将有机茶优势与抹茶质量安全要求有效对接,将武义打造成高端抹茶原料基地。
2.助推茶企转型
引进和推广特色品种,加强适宜抹茶生产的基地建设;推广茶叶生产“机器换人”技术,提高机采率,降低人工成本;加强智慧茶园建设示范推广。引导企业顺应市场需求创新产品种类,合理调整茶类结构,错开茶类加工峰期时段。如乡雨公司利用白茶市场消费热点、耐贮存等特点,加大名优白茶生产,减少绿茶生产;骆驼九龙创新产品形式,上马袋泡茶生产线。
.主动适应市场
引导茶企主动对接电商平台,通过线下向线上转移,最大程度拓宽营销渠道,如针对汤记茶业直播制茶卖茶、方氏茶业借助专业营销团队使疫情期间产品销量逆势提升等事例开展典型宣传报道。同时,引导企业打造核心产品,如更香“有机茶”,乡雨“六杯香”,汤记“高山毛峰”“手工茶”,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
4.全力打造品牌
武义县茶叶品类丰富,产品结构完整,但多数小茶企产品以散茶、贴牌茶形式流入市场,品牌形象、产品包装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阵,产品附加值低,效益难显。武义应秉持“一个产业、一个品牌、一致向外”的发展思路,全方位构建“武阳春雨”品牌体系,集中力量打造“武阳春雨”,提升“武阳春雨”品牌竞争力。
作者:周小芬徐文武沈生智虞舜杰邹玉亮武义县茶叶技术服务站武义县人民政府金融发展中心
作者简介:周小芬,女,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
来源:《中国茶叶》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