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期,桂阳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下辖,然而在清朝之前,桂阳却曾是直隶州,辖有临武、蓝山、嘉禾三个县,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府。此外,在桂阳直隶州附近还有一个桂阳县,但却隶属于郴州直隶州的管辖。这意味着在湖南南部,存在着两个直隶州,分别是桂阳直隶州和郴州直隶州,而在郴州直隶州中还包括一个桂阳县。
这一历史状况确实颇为奇异。在湖南、广东两省交界地带,桂阳县周边曾长时间存在多个以“桂阳”为名的政区。值得注意的是,汉朝时期就设有桂阳郡和桂阳县,而桂阳郡下辖桂阳县。桂阳县可能早在秦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因为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人口减少,不大可能设置新县,所以汉初的马王堆汉墓中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上标注了桂阳县。不过,桂阳郡治设在郴县,即今天的郴州市,而非桂阳县本身。
在西晋之后,桂阳郡仍然存在,但不再管辖桂阳县,桂阳县成为始兴郡的一部分。直到隋朝时期,桂阳郡依然存在,并在桂阳县设立了熙平郡。唐朝时,桂阳郡改名为郴州,治所在今天的郴州市。而桂阳县则继续保留其名字,治所却移至今天广东省连州市,并设立了连州治。在唐朝时期,终于消失了同时存在两个名字为“桂阳”的政区的情况,只剩下了一个桂阳县。
在宋代,以“桂阳”为名的行政区域有三个,分别为连州桂阳县、郴州桂阳县和桂阳监。
首先,连州桂阳县,位于今天广东省连州市,是一个治所所在的行政区域。
其次,郴州桂阳县,位于今天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在唐朝时称义昌县,后唐改为郴义县,而在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年)时改为桂阳县。
第三个是桂阳监,治所设在今天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市。这个监是负责金、银、铜、铅、铁等矿产开采及冶铸的机构,设立于北宋时期的年。桂阳监管辖平阳和蓝山两县,治所在平阳县,即今天的桂阳市。
在元朝时,依然有以“桂阳”为名的三个行政区域。首先是广东省连州市的桂阳州,属于江西行省,曾为桂阳县,至元十九年升为散州,领阳山县。值得注意的是,桂阳州和西侧的连州两个州的治所居然设在同一城池内。
第二个是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的桂阳县,保留了宋代的名称。
最后一个是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的桂阳路,至元十四年由宋桂阳军改为桂阳路总管府,领平阳、临武、蓝山三县,治所在平阳县。这三个行政区域在元朝依然保持了对“桂阳”名称的沿用。
在明清时期,以“桂阳”为名的行政区域总共有两个,其中一个消失的“桂阳”位于今天广东省连州市。元朝时,这个桂阳州曾经存在,但在明洪武二年(年)三月被并入了连州,结束了年的以“桂阳”为名的历史,永别了这个古老的名字。
剩下的两个“桂阳”分别是治所位于今天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的桂阳州和治所位于今天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的桂阳县。
桂阳州本为元桂阳路,洪武元年改为桂阳府。然而,九年四月,桂阳府被罢黜,其地并入郴州。十三年五月,在原桂阳府地重新设立桂阳州,隶属于衡州府,至明末领临武、蓝山、嘉禾三县。清朝雍正十年九月,桂阳州升为直隶州,辖境未有变化。
另一个桂阳县治所位于今天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在民国初期,废州存县,桂阳直隶州改为桂阳县。然而,由于与另一地方重名,桂阳县改回了东晋时期的古名汝城县。这一地方因其盛产银矿,曾为古代的“桂阳监”、后来为军、路、州的行政单位,最终将“桂阳”之名留存于历史长河中。